前些日子,北京在巴黎街头举办了中国文化年的大型活动,我在电视上看到后很兴奋,于是给一位正在巴黎访问的朋友发了封电子邮件,说巴黎人对中国文化如此迷恋,让我觉得特别高兴。不料,这位朋友回信说,近年西欧某些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可是不少,说中国人没有文化,没有教养,为了钱可以不顾一切等等。这位朋友的回信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心里凉了半截。可是转念一想,觉得一个国家的形象是要靠每个公民的言行来展示的,光靠文化代表团去展示的作用当然是有限的。有些欧洲记者喜欢做贬低中国人的文章,可是,“谣言止于智者”,只要我们身上没有了这些毛病,谣言自然就会平息。到2008年,到中国来旅游和考察的外国人会比任何时候都多,亲身感受中国,感受中国人,那时,每个中国人都是形象大使,一个真正的中国将会近距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不过,那时候中国的形象如何,还是要由我们自己来选择的,外人谁想扭曲或者美化,都是徒劳的。
我们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礼仪文明是我们的强项,只要我们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存有温情和敬意,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实行“文化自戕”,就会真正认识到我们传统礼仪的精妙。这就是我今天用了这么多时间来给大家谈中华礼仪的原因。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人文奥运”,脚踏实地走向“人文奥运”。
附:彭林答问提问:我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是北大团委下属的文明礼仪学校的秘书长。听了讲演,我想我们学校以后的发展可能要换一个言辞:风吹草动。以前的发展更注意形象的培训,但是我想,今后更该注意深层化文明的培养,这对我们大学生是更加重要的。所以,我在这里冒昧而真诚地表示欢迎。
这次活动的主办方应该把礼仪的培训或者礼仪文化的培养引入到北京大学的校园里。
另外,我们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外交学有一门专业叫“外交礼仪”的课程,学习在国际交往中的外交礼仪,例如要注意阿拉伯国家的礼仪是什么样的,美国的礼仪是什么样的,但是,我想什么才是中国的礼仪?我现在不明白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礼仪。我们要尊重对方的礼仪,却不知道哪天别人可以尊重中国的礼仪,这就是我想问的问题。
彭林:这位同学问得非常好,它使我想起几个星期以前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跟侯耀华先生等做的一个节目。侯先生一开始说,世界各国的礼仪非常丰富,有的摇头不算点头算,有的点头不算摇头算;有的见了面彼此要用鼻子碰一下,表示亲近。他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随后他说,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再用老礼,而应该和国际接轨。我反问他:您说的跟国际接轨,是跟国际上哪种礼仪接轨?是跟点头不算摇头算的礼仪接轨?还是跟见了面互相碰鼻子的礼仪接轨?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民族,它的文化最表层、最直观的东西就是礼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现在最糟糕的问题,正如这位同学所说,是我们学了许许多多的外国礼仪,却不知道自己国家的礼仪是什么。2008年奥运会,外国朋友来中国之前想“入境问俗”,了解一下中国的礼仪,我们却是“无可奉告”,真是不可思议。
我曾经看过一些中国人写的礼仪手册,包括北京某礼仪学校的教材,往往先是在前言部分大讲一通我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等等,但是,正文部分却都是西方的礼仪,怎么画眉,怎么涂口红,怎么打领带,怎么吃西餐等等。可悲的是,有些手册的书名还冠以“中华礼仪”的字样。我想,这样的礼仪教科书出版得越多,礼仪学校办得越红火,中华的礼仪文化就完蛋得越快。正如刚才张教授所说的,咱们应该一起把五千年文化礼仪中的精华传承下来,中华礼仪文化不可能都是糟粕,总有好的部分,现在我们要把里边合理的部分找回来,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制定出一套中华礼仪。
提问:这次讲座的主题是“呼唤礼仪,继承传统文化之魂”,我想问一下,怎样才能传承传统文化之魂?怎样才能把礼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怎样提高大家的文化修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