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國學基本教材·孟子大學中庸捲 》
孟子捲·論教育(10)
李鍌 Li Xian
④管夷吾舉於士管仲在牢獄中被齊桓公舉用。管夷吾,字仲,齊桓公尊稱他為“仲父”,謚敬。士,獄官,此處指獄官所掌理的囚係人犯之事。
⑤孫叔敖舉於海孫叔敖隱居在海邊耕種,被楚莊王舉用為令尹。孫叔敖,字叔,名敖。春秋時楚國人。
⑥百裏奚舉於市百裏奚在交易貨物的市場中被秦穆公所舉用。百裏奚,春秋時人。原來任虞國大夫,晉獻公消滅虞國,俘虜了百裏奚。百裏奚逃到宛,被楚國人抓到,秦穆公聽說他賢能,用五張黑羊皮把他贖回,授以國政,相秦七年而秦霸。
⑦餓其體膚讓他身體受到饑餓。
⑧空乏其身使他睏窮。空乏,窮睏缺乏。
⑨行拂亂其所為做事時,拂逆擾亂他的所作所為,行,行事。拂,違戾。
⑩動心忍性聳動他的心志,堅忍他的性情。動,聳動、警動。
曾增也。
人恆過然後能改一般人常是有了不當的言行之後才能改正。
睏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睏滯鬱結在心志中,阻礙梗塞在思慮中,然後才能奮起振作。趙岐《孟子註》:“衡,橫也,橫塞其意於胸臆中。”作,奮起。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從別人的臉色來驗證,從別人的聲音來聽取,然後才能警悟通曉自己的過失。徵,驗。喻,知曉。
法傢拂士法度的世臣與輔弼的賢士。拂,音bì,弼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處在憂患中纔知奮鬥生存,處在安樂中易於縱恣而敗亡。
析論
孟子綜觀古史,發現虞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裏奚都是早年遭逢艱睏,備受煎熬。然而,這六位聖賢都是剛毅堅忍,不屈不撓,以惡劣的處境為熔爐,自我淬礪;以橫逆的人、事為養分,涵養智慧。他們終於通過嚴格的考驗,步步提高人生的境界,或成為仁民愛物的帝王,或成為輔弼君王的賢臣,對天下、對國傢、對歷史文化各有其卓越而深遠的貢獻。
於是孟子進而提出相當深刻的闡釋。他認為像虞舜、傅說等這樣的聖賢之所以飽經憂患,備歷艱睏,是上天“將降大任於是人”。肩負上天所交付的重責大任(啓迪民衆,安定天下的責任),必須接受怎樣的磨煉呢?孟子昭示世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換句話說,也就是“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的潛力是很大的,聖賢的潛力更是可以不斷開發。越是環境艱睏,越是橫逆當前,就越能激發出潛藏在生命深處的能力、(新浪讀書獨傢首發)智慧。一旦他們豐富了閱歷,恢弘了氣魄,充實了學養才能,深厚了道德修為,因緣際會,得遇英主,自能成就大格局、大事業。
至於一般人,是否也要歷經磨煉,才能成長、成熟,從而有所作為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從“人恆過”到“而後喻”八句,就是針對一般人來說的。一般人還未成為聖賢,自然難免犯過。當他們遭逢事窮勢蹙的際遇,自然會心中鬱結,思路不暢了。經過深思力索,終於想通了,於是奮然興起,有所改善,有所作為。當他們犯了言行之過,別人的不滿、怨怒之氣,或者形於臉色和眼神,或者發於聲音和言辭。察覺別人的辭色,於是心中有所警悟,從而知過、改過。像這樣不斷的“睏於心,衡於慮”;“徵於色,發於聲”,雖然本身原非聖賢,但是假以時日,也能培養相當的才智,而發奮圖強,有所作為了。
個人的人生,固然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國傢的興亡,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政府中,如果缺少老成謀國、能遵守大經大法的大臣;如果缺少忠肝義膽、具大智慧、骨鯁端方的輔弼之臣,必然是小人道長,日益沉淪。在國際間,如果沒有強敵環伺,虎視眈眈;那麽這種群小當道、君臣怠弛的政權,其前途也就不言而喻了。
問題與討論
1學習語言,必須安排怎樣的環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
|
|
目錄 | 序 | 孟子捲·論性善(1) | 孟子捲·論性善(2) | 孟子捲·論性善(3) | 孟子捲·論性善(4) | 孟子捲·論性善(5) | 孟子捲·論性善(6) | 孟子捲·論性善(7) | 孟子捲·論性善(8) | 孟子捲·論性善(9) | 孟子捲·論性善(10) | 孟子捲·論性善(11) | 孟子捲·論性善(12) | 孟子捲·論行為(1) | 孟子捲·論行為(2) | 孟子捲·論行為(3) | 孟子捲·論行為(4) | 孟子捲·論行為(5) | 孟子捲·論行為(6) | 孟子捲·論行為(7) | 孟子捲·論行為(8) | 孟子捲·論行為(9) | 孟子捲·論行為(10)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