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书信 2007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力作:金色筆記   》 第34節:黑色筆記(6)      多麗絲·萊辛 Doris Lessing

  我要描述的這個組織經歷了一次可怕的"黨內"鬥爭(我不得不在"黨內"這個詞上用上引號,這是因為這個所謂的""從來沒有正式宣佈成立過,它很大程度上衹是一個感情化的實體),它分裂成兩派,為的都是雞毛蒜皮的事---這些事那麽微不足道,我現在甚至回憶不起來了。我們衹是感到十分震驚和迷惑:那麽大的仇恨和對立僅僅是因為一個小小的組織問題而引起。兩派組織同意繼續合作---我們總算沒有完全喪失理智。但我們有各自的方針政策。出於失望,我至今仍想笑出聲來---一切都那麽無關緊要,但事實是,這個組織就像一個由流放者組成的團體,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懷着流放者所懷有的深仇大恨。我們大約有二十來人,個個都是流放者。我們的觀點遠遠趕在這個國傢發展水平的前頭。噢,對了,我現在想起來了,我們之所以發生爭吵,是因為我們中有一半人抱怨說某些成員"沒在這個國傢紮根"。我們就因這樣一些方向性問題而鬧分裂。
  下面就談談我們這個分裂出來的小派別吧。其中三人來自空軍兵營,他們最初都是在牛津認識的---分別名叫保羅、傑米和泰德。然後是喬治·豪斯婁,一個養路工。維利·羅德是一個來自德國的難民。接下去是我自己。還有瑪麗羅斯,她就出生在這個國傢。在這個圈子裏我是個與衆不同的人物,因為衹有我一個人是自由的。這"自由"的含義是指我當初是自己選擇到這個殖民地來的,衹要我樂意,隨時可以離開。但我為什麽不離開這個地方呢?我恨這個地方,自從一九三九年初次來到這裏結婚並成為一個種植煙草的農場主的妻子以後,我就一直恨它。我是在此前一年在倫敦認識史蒂文的,他當時在那裏度假。到農場後第一天,我便知道自己喜歡史蒂文,但絶對無法容忍他那兒的生活。但我終於沒有回到倫敦,而是進了城,做了一名秘書。多年以來,我的生活似乎顯得很充實,開始三心兩意地做一些暫時性的工作,並一直保持這種狀況。比如說,我成了一名"共産黨員",其原因就在於左派是這個鎮上惟一具有道德力量的人,衹有他們理所當然地把種族隔離看做洪水猛獸。然而,在我身上始終存在着雙重人格:共産黨員的人格和安娜自己的人格。安娜的人格一直在評判共産黨員的人格,反之亦然。我想,我可能患上了某種懶散癥。我知道戰爭馬上就要爆發,回傢的路將變得艱難,但我還是繼續留了下來。我不喜歡這裏的生活,我並不快活,但我還是去參加日暮後的聚會,跳舞、打網球,看日落。時間似乎顯得那麽遙遠,我簡直感覺不到自己曾經做過這一切。我"記不起"作為坎貝爾先生的秘書是怎麽生活過來的,每天晚上又是怎樣去跳舞的。好像這些事都發生在另外一個人身上。不過,我好像認清過我自己,但這樣的想法也衹是那天找到了一張舊照片纔産生的。那張照片上的人是個又瘦又小、脾氣暴躁的小女孩,簡直就是一個洋娃娃。比起當地的女孩子來,我自然顯得老於世故;但經驗卻比她們少得多---生活在殖民地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做更多的事。女孩子們在那裏能做的事如果在英國就非得去爭去搶不可。我的老於世故衹是在文學和社交方面。瑪麗羅斯顯得很脆弱,很容易被人傷害,但即便跟這樣的女孩子相比較,我仍像嬰孩一樣缺乏經驗。那張照片上的我站在某傢俱樂部的門口臺階上,手裏握着個球拍。我看上去很開心,很刻薄。那是一張又小又尖的臉。我身上從來沒有過殖民地人那種令人羨慕的品質---即好脾氣。(為什麽說它令人羨慕呢?反正我很喜歡那樣的脾氣)。我已記不起自己有過什麽想法,衹記得每天都對自己說:我現在必須訂好機票回傢。即使戰爭開始以後也一直這樣想。大約就在這個時候我碰到了維利·羅德,跟政治打上了交道,但並非第一次。我當時年紀太輕,當然不可能參加西班牙革命,但我的朋友們參加了。因此,共産主義和左派對我來說已不是什麽新鮮事。我不喜歡維利,他也不喜歡我。然而,我們卻開始在一起生活,或者說盡可能這樣去做。在一個小鎮上生活,任何人都知道你在幹什麽。我們住在同一傢旅館裏,一起用餐。我們在一起差不多過了三年。然而,我們相互間既不喜歡,也不理解。我們甚至在一起睡覺時也不怎麽開心。當然,那時候我沒有經驗,在那以前我衹跟史蒂文睡過覺,但為期不長。我知道我們並不投合,這一點維利也知道。自從對性有所瞭解以後,我懂得了"不投合"這個詞的某些真實的含義。它並非指沒有愛情,沒有同情心,不耐煩,不懂事理。兩人在性關係上不投合,好像他們身上的化學結構就是對立的,但在跟別人上床時又會變得非常幸福。對了,維利和我十分清楚這一點,因此也就不去追求那種無益的歡娛。我們衹能在感情上有些相通。我們都同情對方,兩人都懷着一種悲愴的失望,並為之苦惱着,因為我知道,在這方面我們無法使對方獲得幸福。沒有任何東西阻止我們選擇對方作為自己的伴侶,但我們沒有這樣做。你說怪不怪,我沒有這樣做是因為我具有被我稱之為懶散或好奇心的品質,即使我覺得自己早就剋服了它,但實際上它總是逗留在我身上揮之不去。這是不是由於脆弱?在我寫下這個詞以前,我從沒想過這個詞可以運用到我身上,但我揣測它確實可以用在我身上。然而,維利决不是個生性脆弱的人。相反的,他是我所知道的最無情的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譯林出版社
第1節:譯 序(1)第2節:譯 序(2)第3節:譯 序(3)第4節:自由女性Ⅰ(1)
第5節:自由女性Ⅰ(2)第6節:自由女性Ⅰ(3)第7節:自由女性Ⅰ(4)第8節:自由女性Ⅰ(5)
第9節:自由女性Ⅰ(6)第10節:自由女性Ⅰ(7)第11節:自由女性Ⅰ(8)第12節:自由女性Ⅰ(9)
第13節:自由女性Ⅰ(10)第14節:自由女性Ⅰ(11)第15節:自由女性Ⅰ(12)第16節:自由女性Ⅰ(13)
第17節:自由女性Ⅰ(14)第18節:自由女性Ⅰ(15)第19節:自由女性Ⅰ(16)第20節:自由女性Ⅰ(17)
第21節:自由女性Ⅰ(18)第22節:自由女性Ⅰ(19)第23節:自由女性Ⅰ(20)第24節:自由女性Ⅰ(2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