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開悟   》 內能自謙 外能禮讓      證嚴法師 Zheng Yanfashi

  內能自謙 外能禮讓
  有位道士以自大的心態,來評斷一切事物;最後,被慧忠禪師考倒而認輸。相較之下,慧忠禪師內能自謙、外能禮讓,纔是真正令人敬愛!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有一位弟子叫做慧忠。這位慧忠禪師,年輕時就很謙虛禮讓、才華洋溢。皇帝聽到他的行誼後,就邀請他入皇宮,與他下棋、吟詩,甚至一起談道問法。慧忠禪師一直抱着謙虛的態度,而且能明朗應對,非常有智慧。所以,皇帝也對他恭敬有加。
  有一天,有位道士自稱天地宇宙間,萬事、萬物之理他都懂,要求見皇帝,以顯耀他的才華。皇帝知道後,請慧忠禪師來考驗道士的能力。
  慧忠禪師謙讓地說:“他什麽事都懂,但是我懂得卻不多。”
  皇帝說:“以你所知的來考驗他。”
  慧忠禪師就問道士:“聽說你懂得很多,天地萬物之理都瞭解。請問,你比較精通哪一門學問?”
  道士說:“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作文、認字,還能算術、算命理,這些我都很精通啊!”
  慧忠禪師就問:“你住在太白山,到底太白山是公、還是母的?“道士被這麽一問,愣住了!雖然他住在太白山,卻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慧忠禪師用手指着地,再問他:“這是什麽呢?”
  道士說:“土地啊!”
  禪師蹲下去畫了一橫問他:“你懂得地上這一畫嗎?”
  道士說:“那是一啊!”
  慧忠禪師說:“土的上面多一劃,應該是王。”
  爾後,禪師又問他:“三、七合起來的數字是多少?”
  道士說:“三、七是二十一。”
  禪師說:“你錯了!三加七是十,哪裏一定是二十一呢?”經過以上的問答,最後道士終於認輸、離開了。
  皇帝嚮慧忠禪師說:“我有國傢、權位,這都不是寶。最高興的是有你這位國師,你纔是我的國寶。”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同樣是修行,但是要如何修行,端視自己的修養。
  學佛要學習內修自謙,待人要有誠意,行為要端正,處事要謙虛,纔是修行的根本。如果妄加自大,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什麽都懂,有時往往會害了自己。
  上述的道士,以自大的心態來評斷萬事萬物,是不是傷害了自己?慧忠禪師內能自謙,對外在的事物也能明朗應對,待人接物都很端正、誠懇,這纔真正值得稱贊、令人敬愛!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目 錄(1)目 錄(2)目 錄(3)前 言
期待大同的世界拉住生命的繩索以禪思開啓大愛從口蹄疫風暴看尊重生命
平等心珍惜清平的日子戰爭之害母愛就像長流水
父母難為“求不得”苦為富不仁的董事長風水與福慧
一念差,步步錯以心轉境鑽石眼貓的婚禮雖富猶貧的老人
富中之富發揮人生使用權心的迷惑把握現在,及時付出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