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两千年中国历史中的风云变局:喋血的权杖(精选)   》 二 一颗政治新星的诞生(1)      王觉溟 Wang Jiaoming

  王氏一门的骄奢淫逸在其时的天下已无人可以匹敌。
  顿感寂寞的王氏兄弟便开始相互攀比,如火如荼地展开奢侈大赛。
  有一回成都侯王商偶染微恙,就向皇帝“借用”了长乐宫后的明光宫,用来避暑。又因为自家宅第中水浅塘狭,不能得乘风泛舟之乐,王商便擅自命人凿开长安城的城墙,引纳北经上林苑的沣水水流,灌注到自家园林的大池里供行船游乐。船上编织各色羽毛做顶盖,四周都围上帷帐,令执桨撑船的人吹唱越歌。
  而曲阳侯王根也不甘示弱。他看见王商借皇宫凿皇城,就索性在自家宅第里大肆营造“王氏皇宫”。皇帝刘骜有一次又扮成阔少爷出宫猎艳,看见王根府邸后不禁目瞪口呆。王府中的园林假山、亭台水榭居然完全仿造皇室规制,建得跟未央宫的白虎殿一模一样。
  正当王氏家族竞相以奢侈为尚的时候,只有一个王氏子弟默默无闻地恪守着清贫。当高官厚禄、肥马轻裘的王家子弟们在长安的街衢上横冲直撞、招摇过市时,他却只是一名深居陋巷的书生,正在苦读《礼经》。
  当王家的纨绔子弟们在豪门中纵情享乐、挥霍无度时,他却恭敬整敕、严肃俭朴地过着平淡的日子,上要奉养孀母寡嫂,下要抚育长兄遗下的孤子。
  他,就是王莽。
  王莽自幼丧父。其父王曼因早丧,所以既无封侯、也无官职。
  叔伯父和堂兄弟们峨冠博带,高居庙堂,在帝国的权力巅峰上呼风唤雨。而一袭素白衣袂的书生王莽,茕然独立在他们的身后,显得面目模糊。
  此刻,王氏一门的人基本上看不到这个穷亲戚。历史也还看不到这个无名青年。
  在历史的宏大叙事面前,此刻的王莽只是一段可有可无的细节。
  然而,这是段不甘平庸的细节,它只是蛰伏在历史的褶皱处韬光养晦而已。
  它在静静等待,有朝一日,它必将把自己铺衍为不能被人随手翻过去的一页华文典章。
  机会终于来了。
  大将军王凤病重。王莽一看,这经书也读得差不多了,该轮到自己上场了。于是,病榻上的大伯父在最后的日子里便受到了这位孝顺侄子的悉心照料。王莽日夜守护着他,亲自先尝药石,弄得蓬头垢面,好几个月都不解衣带,恪尽了卑幼之礼。王莽的无微不至深深打动了王凤。弥留之际,王凤特意叮嘱太后和皇帝,任命王莽为黄门郎,不久又升迁为射声校尉。
  王莽终于崭露头角了。
  没有人发现,汉朝宗庙的墙基正在悄然松动,一道罅隙正无声地开裂。
  当上朝廷命官的王莽并未像他那些堂兄弟一样因富贵而放纵,而是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在朝野众人的眼中,一个有为青年的面目开始逐渐清晰。
  叔父王商看在眼里,很是欣赏,便上书请求分出自己的封邑来改封给王莽。许多朝臣也时常在皇帝面前对他赞不绝口,如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等人,皆是当时的名流显贵。太后也总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爱惜之意。
  皇帝刘骜发现朝堂内外都对他好评如潮,便越发器重他。成帝永始元年,王莽被册封为新都侯,升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短短数年之间,身为一介书生的王莽忽然间平步青云,官运亨通,成为身居要津的朝廷重臣。
  一颗众人瞩目的政治新星正发出耀眼的光芒,在汉帝国的天空中冉冉上升。
  没有人知道它将变成太阳。
  时来运转的王莽没有得意忘形。
  因为他志在天下。
  他的官越大,他就越礼贤下士;他的爵位愈显,他就表现得比贫寒时更加谦恭。而且他还仗义疏财,把朝廷赏赐给他的车马衣裘全都拿出来救济门客,致使家无余财。同时收容赡养了许多名士,广泛交结朝中的将相公卿……经过如此一番苦心经营之后,上至满朝文武,下至布衣百姓,人人争说王莽。曾经显赫一时的叔父们,相形之下无不黯然失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序言·絮言(1)序言·絮言(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1)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2)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3)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4)三 丧钟为谁而鸣(1)
三 丧钟为谁而鸣(2)三 丧钟为谁而鸣(3)
四 一语成谶(1)四 一语成谶(2)
四 一语成谶(3)五 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1)
五 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2)一 一个计划在缓缓酝酿(1)
一 一个计划在缓缓酝酿(2)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1)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2)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3)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4)三 赵王府的上空晦气盘桓(1)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