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百年巴金 》
第六章 做讀者和作者的朋友(3)
陳瓊芝 Chen Qiongzhi
“我就是真理,我就是大道,我就是生命。” “我要給你們以晨星!” 他多麽希望能對人說一句這樣的話,但是又深知他不能夠。而且話是沒有力量的,離開了行動,話就成為騙人的東西了。 以前的努力失敗了,但是他堅信自己實現人類大同的理想信仰沒有錯,也沒有變。時代已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了,在中國已另有一股解放力量崛起,從井岡山到瑞金,現在又正在曠古未有的長徵之中,這強大的鐵流在大地奔騰,帶給了人們新的希望和力量。這是巴金看到了的。在橫濱,就在上面提到的那篇《月夜》中,他樂觀開朗地寫道: 雖然因此想到了以前的一切和現在橫在那裏的廢墟,我也有一點傷感,反而我又一次在這裏聽見舊社會的垂死的呻吟了。同時在朦朧的夜霧中,我看見了新的巨靈像背負地球的阿特拉斯那樣在空中立着。這新的巨靈快要來了罷。他會來完成我們所不能完成的一切! 這裏說的阿特拉斯(Atlas),是希臘神話中的巨人,被罰用頭和雙手(一說用雙肩)支持天空。巴金希望出現也是這樣強有力的“巨靈”。 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是1935年2月。他盼望再有機會開放生命的花朵:“等着吧,終於有一個時候我會拿行動來表現,來證實呢!”他感到自己還有勇氣,還有活力,還有信仰。但是一個問題再次睏擾他:“我能夠做什麽呢?”就在這時,他收到了上海吳朗西的來信,吳和柳靜、伍禪、郭安仁正籌備出版“文化生活叢刊”,還打算辦一個書店,想請巴金當總編輯,回國主持編輯工作。 信是五月寄到的,它像一粒石子在巴金的心湖中蕩起圈圈漣漪。編雜志、出書、搞出版,巴金並不陌生。在日本寫的那篇《小小的經驗》,就回顧了最早的編雜志的經歷:那是“五四”後一年,巴金剛十六歲,像一隻被風暴打破的船找到停泊的港口,在故鄉成都,他結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結成了一個叫“均社”的團體,友誼的成果之一就是編輯出版《半月》,巴金自己常常在上面發表文章。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們的刊物發展成了一個研究和傳播新文化的陣地。後來,這雜志創刊剛剛一年時,因為登了提倡女子剪發的文章,觸犯了政府禁令,被查封了。不久他又參與編輯另一刊物《警群》,因內部意見分歧,衹出了一期就辦不下去了。半年後,巴金又和朋友吳先憂等創辦了周刊《平民之聲》,由他主持編務,通訊處就設在他自己的傢中。這個雜志又因警察廳認為“對於國傢安寧恐有妨害”,不允許發行,衹好半公開在街頭零賣。辦這些刊物常常是集寫、編、發行於一身。那上面所發的文章的材料和論點大半是從上海、北京等處的新雜志上找來的,他們所有的衹是一些生活經驗和青年的熱情,對新思想一知半解,對社會情況也沒做精細觀察,自然說不上研究,他說“唯一的秘訣是抄書”。但是從此改變了巴金的生活:看見自己的所想化做文字印在紙上,他第一次發現他面前有一個可以發散他熱情的工作了。他也萬沒想到這“小小的經驗”為未來的出版傢巴金奠定了最早的基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鷺江出版社 |
|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1)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2) |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3)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1)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2)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3)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4)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5)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6) |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7)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 | 第三章 美麗的夢(3) | 第三章 美麗的夢(4) | 第三章 美麗的夢(5) | 第三章 美麗的夢(6) | 第三章 美麗的夢(7) | 第三章 美麗的夢(8) | 第三章 美麗的夢(9)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0) | 第三章 美麗的夢(11)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1)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2)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3) |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