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胡适的谦和雅量   》 第34节: 第三章 倾心育才二十一“物理女王”师外行——胡适对吴健雄(4)      Huang Tuanyuan

  胡适见此,写了《他也配》的文章发表。他用一生中罕见的语言辟谣:“‘安福部’是个什么东西?他也配收买得动这两个高洁的青年!”胡适还撰文提高傅斯年在知识界的影响,说“他(傅斯年)的学业根基比我深,读的中国古书比我多的多。”1920年初,经过胡适竭尽全力地帮助,傅斯年得以官费出国留学。
  傅斯年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学习。然而,师生仍然不断通信交流。傅斯年1921年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说:“先生现在中国知识界的地位已高,因此事件必多,分神的地方不免。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可免而又可凭以施行所期的现象,但从将来的大成上看,不免反为魔障。人的幸福我以为全在学问与事业之进行中,而不在成就之后……”傅斯年像这样“训导”老师,还有更甚之处。后来,当胡适面临担任国民党政府“国府委员”兼“考试院长”的要职犹豫不决时,傅斯年写信给胡适说:“借重先生,全为大粪上插一朵花!”使得胡适打定主意,拒官不做。
  抗战胜利后,有人推荐傅斯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却保举远在美国的胡适担任。但是他又要求去北大代理校长。他知道老师不忍心得罪人,所以他“上任”后,把那些在北京沦陷时期出任伪职的人员一个个开除,为胡适到任扫清道路。他清除为日本人服务过的周作人,却被蒋梦麟以“让周留在北京是保护北大财产”为名保住。傅斯年气得大骂蒋梦麟!胡适治学严谨,傅斯年也是注重证据,自己动手。他的口头禅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还说“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他是教育家,又是历史学家,所著的《性命古训辨证》是传世之作。
  “青出于蓝”。傅斯年这位敢说敢骂的山东汉子,办《新潮》、火烧赵家楼、创建史语所,还能够炮轰宋子文、攻倒孔祥熙,甚至在台湾,他是敢在蒋介石面前跷起二郎腿、放胆直言的人!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突发脑溢血,在演讲台上以身殉职,胡适无比悲痛,写下许多泣血的纪念文字,他还在公开的场合动情地说:“有人攻击我,傅斯年总是挺身而出,说‘你们不配骂胡适之。’那意思是只有他才配骂。孟真也承认这一点。”二十三给予满分赠“希望”——胡适对罗家伦
  “五四”运动,彪炳千秋。
  引起爆发“五四”运动的,是列强的贪婪,是北洋(中国)政府的无能,更是一代精英的豪气,是中国人民的觉醒。而当时鼓舞和激励游行队伍的,是《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慷慨激昂,义正辞严。民族的义愤,潜藏在中国社会内部的巨大力量,喷发出来了!中国为之沸腾,世界为之惊诧。
  起草这篇“宣言”的人,名叫罗家伦。他是北京大学外文系的学生,也是胡适的学生。
  罗家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19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恰逢胡适阅卷。胡适将罗家伦的文章欣赏了一遍又一遍,给了他这次考试的惟一一个满分!随即,他向招生委员会力荐,优先录取了罗家伦。
  于是,北大外文系才有了主修外国文学“特招生”罗家伦。
  于是,胡适的哲学课多了一个慕名前来“选修的”罗家伦。
  通过胡适的邀请,罗家伦便同傅斯年、顾颉刚等人到胡适家中读书聚会,常出常进。
  在上海陪同美国教授杜威讲学的胡适听到北京在1919年5月4日爆发惊天大事后,先行回到北京。5月9日,他带几个教授和罗家伦等三名学生同闯警察厅,要求释放5月7日被捕的学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胡适说
第2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
第3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2)
第4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3)
第5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4)
第6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5)
第7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6)
第8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7)
第9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8)
第10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9)
第11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0)
第12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1)
第13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2)
第14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3)
第15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4)
第16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5)
第17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6)
第18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7)
第19节:第一章 热心交友一“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和二“章”(18)
第20节:第二章 诚心待人十三“不能批评孙中山”——胡适和孙中山(1)
第21节:第二章 诚心待人十三“不能批评孙中山”——胡适和孙中山(2)
第22节:第二章 诚心待人十三“不能批评孙中山”——胡适和孙中山(3)
第23节:第二章 诚心待人十三“不能批评孙中山”——胡适和孙中山(4)
第24节:第二章 诚心待人十三“不能批评孙中山”——胡适和孙中山(5)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