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健康時報強力推薦:食品真相大揭秘   》 第34節:看不見摸不着的食品添加劑是這樣存在的(2)      安部司 An Busi

  我在演講的時候,經常在現場演示奶精的做法,每次會場都會響起驚訝聲。
  誰也不知道這幕後的故事。
  的確,沒有法律規定不能用植物油做奶精。
  但是,這些難道不都是些仿冒商品、假冒商品嗎?
  這種仿冒、假冒商品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我們消費者也應該反省。奶精為什麽會在咖啡店裏碼放成堆、隨便取用呢?有多少人能抱着這種"簡單的懷疑"精神,想一想其中的理由呢?(當然,並不是說所有隨便取用的都是不好的。)
  不僅是奶精,如果沒有懷疑精神的話,不管什麽時候,都易中製造商的下懷。
  在這種仿冒食品、假冒食品橫行的年代,我們更應該具有一雙鑒別真假的慧眼。
  合併標示的"背後"
  中午時分,某便利店。
  上班族Y先生(35歲)正在挑選午飯吃的飯糰。他將飯糰一個個的拿在手裏,專心地讀着"背面"。
  "因為妻子跟我說最近發生過牛肉仿冒事件,必須好好看了標示再買。但實際上,看了標示也不明白。"
  Y先生一邊說着,一邊挑了一個鮭魚飯糰。標示上有pH 調整劑、甘氨酸、調味料(氨基酸等)。比起其他的飯糰,標示的添加劑算是少的。
  "3種添加劑,種類少的應該好一些吧。"
  Y先生拿起飯糰走嚮收銀臺。
  但是,Y先生拿的飯糰裏所含的添加劑不止3種,實際上少說也有6種,多的話有可能有10多種。
  這是為什麽?
  原因就在於合併標示。
  合併標示,指的是把若幹種添加劑算作一種進行標示。食品衛生法規定,香料、乳化劑等,如果是用於同一目的,可以算在一起合併標示。
  這一規定的本意是為了便於大傢理解,但對於添加劑公司、食品加工業者來說,沒有比這再方便、再好的法律了。
  比如說防止食品變質、變色的pH 調整劑。
  這不是哪一種物質的名字,而是檸檬酸鈉、醋酸鈉、富馬酸鈉、三聚磷酸鈉等添加劑的集合體。通常會使用四五種,如果不加入這麽多的話,pH 的調整效果就不會顯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天津教育出版社
第1節:導讀 看穿食品的美色與美味(1)第2節:導讀 看穿食品的美色與美味(2)
第3節:前言(1)第4節:前言(2)
第5節:前言(3)第6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1)
第7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2)第8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3)
第9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4)第10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5)
第11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6)第12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7)
第13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8)第14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9)
第15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10)第16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11)
第17節:被人稱作"食品添加劑之神"(12)第18節:大量使用添加劑的加工食品(1)
第19節:大量使用添加劑的加工食品(2)第20節:大量使用添加劑的加工食品(3)
第21節:大量使用添加劑的加工食品(4)第22節:大量使用添加劑的加工食品(5)
第23節:大量使用添加劑的加工食品(6)第24節:大量使用添加劑的加工食品(7)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