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駡最多的人和最多人駡的人--李敖 Most people curse curse most people - Li Ao   》 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1)      陳纔生 Chen Caisheng

  就文學角度而言,李敖稱得上一位持之以恆的日記作傢。在部隊服役期間,他除了寫作一些詩歌、小說、散文、論文和書信外,最大的成績便是他的《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作傢的日記往往是一種秘而不宣的私生活記錄,如魯迅、茅盾、郭沫若等等生前的日記就是如此。魯迅曾說自己的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鬍適早年發表的《藏暉室札記》,也衹是其友許怡蓀從他的日記中摘抄出來的一部分而已。而像鬱達夫發表的日記體作品,則在很大程度上屬於加工提煉後的文學創作了。從這些發表出來的文字是很難看出日記作者的生活真相的。與許多日記作傢不同的是,李敖的日記既是寫給自己看的,也是可以拿來給別人看的。他的日記基本上是公開的。在連隊裏,李敖日記成了戰士們精神上的食糧。幾十年過去了,戰友們依然記得那個在休息時間不停地揮筆寫作的書生形象。他似乎永遠不會感到疲勞,一有空隙便能文思泉涌,神速地執筆成文。即使是在夜晚熄燈後,同室的戰友也時常能看見他打着手電筒看書或寫日記。他說:“許多事本來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可是它們消磨了你一天的青春,把它們簡單記下來,留給回憶,也許就是它們的意義了。”②  李敖軍中日記基本上是每月一册,每册都有標題,如“橫槊集”、“插羽集”、“金戈集”、“殺氣不脫集”、“雙槍少尉集”、“在那一連串苦鬥的日子”、“不與集”、“茲疑錄”等等,從標題可以看出他在此一時期的生活內容和思想路嚮。就他的日記內容看,他的確是有聞必錄、有感必記,訓練狀況、連隊生活、人際糾紛、同學來信、讀書心得、個人“隱私”、百姓生活,以及標語中的錯字,厠所裏的“文學”,小學生在墻上的鬍寫亂畫,等等等等,無論美醜,無論善惡。他說:“我要把我內心的喜怒哀樂好惡皆不掩飾地表示出來,我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不是道學家的門徒。”  他始終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從不午睡。在悶熱如蒸的正午,在戰友的鼾聲中,他悄悄地記下半日來的生活。他的日記是典型的隨身日記,日記本包在一個塑料袋裏,放在胸前,不論下雨或汗如雨下,由於有塑料袋的保護,日記本不受影響。上課時間,如果那課講得枯燥乏味,他便拿起筆又寫日記又寫詩,决不浪費一分一秒。他在日記中自我勉勵道:“我實在該這樣走路——時時刻刻用功。用五分鐘的功,半小時的功,一天的功。”  就這樣,在一年半的艱苦生活中,他寫下了完整無缺的預官日記,共計66萬字。真實地記錄下了那個時代裏個人、軍營、家庭、社會之間,相互産生的激蕩。有戰友說看李敖日記,像是看“鬼打架”。蓋矛盾麯折錯綜復雜之謂也。從他的日記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思想上的變化特徵,同時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對現實生活形象再現的藝術功力。比如他對環境的描寫:  四時起床,夜行抵山頭再防禦,時陰霾滿天,乃臥於山頂,雨衣甚潮,側臥及用槍托為墊,乃稍解潮氣……太陽出來了,曬走了草上衣上的露水,曬出了身上的“露水”——我明顯地感到胸前一行行汗珠的下淌……  太陽大了,德武的“人造樹”遮不住了,乃跑到竹林下,在人聲嘈雜中睡了一小時。二時五十即出發,一上公路即遇大雨,我沒帶雨衣,雨點大,打人痛,可是要熬過這“遲滯作戰”大正面的課目。沿公路南下……我在水中洗了一陣褲腿,時全身早已透濕數次,晚風自對岸吹來,冷得至於上下齒打抖其劇,真要老命、要老命。時方晚晴,景色甚美,對岸群山與火車過鐵橋皆好看,傍晚始奔下山。在路旁吃飯後出發,過善化、新市。途中談天,賴以忘疲,唱歌時連長奇怪我高興,我語以苦中作樂,今日唱歌及走單軌玩,人多怪之。連長途中一再怪我愛請客的毛病,爾昭說我不量財力請客之不當。晚上趕路竟把褲管“騰”幹,真想不到也!十時後抵新化。今日淨走八個多小時,三萬公尺,六十多裏,善培送的襪子助力不少,右腳鞋墊又從中凸起,故一大段路甚艱苦。途中吸煙一支,邊際效用甚大。①  整日上午六○及八一炮講習試射,面對美濃溪旁,群山遙抱,溪水與砂石相間,午飯後人皆就蔭而臥,我卻攜板凳、望遠鏡、講義夾步於一砂石角上,遠眺二村女浣衣,二童子浮於木上戲水,全身雖受日炙,然以清風澄水微波,亦不覺其苦也。現在我還在該處寫日記,一同學言我如是頗有“詩意”,我心頭有所思,可是充滿了一片茫茫的味兒。往遠處望,山真是高得多,平望過去,鵝卵石、碎石、緑草、黑沙、澆水、長堤、輕煙、微波、淺藍的天、不定的白雲、雲上的山峰,現在我準備來一次水清而濯足了。上面太陽曬着,水不算涼,可是腳放下去卻有一番“不知足下”的感覺,頭上的膠盔還不錯,遮了不少的陽光和熱度,水中的魚比蝌蚪還要小,板凳放在沙上就陷了下去,愈陷愈深。①  作者寫“雨衣甚潮”、汗珠“下淌”、“太陽大了”、“雨點大,打人痛”、“上下齒打抖甚劇,真要老命、要老命”,鞋墊“從中凸起”、“一片茫茫”、“水中的魚比蝌蚪還小”等等,這種細微的心理感受與單純的環境描寫相比當然更具有形象的表現力,文筆簡潔清峻,具有一種獨特的意境美。再如:  天黑下雨,我輕裝,衹穿雨衣戴膠盔,急行於泥濘,轉赴馬路,在橋邊被團長拉了一把,真混球!軍行甚速,間跑步,唱了一段歌以解之。至小新營,東嚮走入土路中,小休息一會,又在泥中亂走……我渾身汗濕,拉出上衣,在冷風中吹吹,吹了一路,反倒涼快。自山上小休後,再行即漸不支,終落伍,獨行山中,夜色甚美,但有一點恐懼,遠村燈火,望之極美、極誘人。黑路摸索多時,宜其嚮往夜間之光明也。②  午後赴六○陣地,在小三角茅棚中躲雨,脫衣扭幹衣服,不穿衣真舒服,寧冷不願濕裏也。下午又去看地形,路多為水淹,車行時雨打面不能睜目,又冷又濕,要命要命。自臺南北部後甲裏看地形歸,在大子村下車,請忠慶、信忠、明山等喝酒,吃花生及糕,另送駕駛煙一包,我此時已凍得吃不消,乃把軍氈裹在身上濕衣服裏纔免於身上大抖。車過新化時,又下車請他們喝酒吃東西,我又貯酒一瓶於水壺中,以禦夜間在野外過夜之寒氣,準備以醉態爭取“殺時間”也!③  這裏,作者在“泥中亂走”的語句十分形象地表達了行軍中泥濘遍地、慌不擇路的情態,既寫出了行為動態,又寫出了此時的心態。作者“落伍”後,獨行山中的“夜色甚美,但有一點恐懼,遠村燈火,望之極美、極誘人”,又真切地寫出了自己當時復雜的心理活動。而“雨打面不能睜目,又冷又濕,要命要命”一句更是敘中有描,描中有敘,極盡白描之極緻,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寒冷中的生理和心理感覺,有聲有色,如在面前。  在李敖的軍中日記裏,以內省式的思想感受居多,以客觀的敘述居多,但作者對心靈上感觸頗深的事物總是不放過捕捉感覺的機會,因此像上述細膩的藝術感覺在李敖的軍中日記裏時有出現,其中顯露出來的作者的藝術才能,恰恰說明了他日後的白話文成就並非天外來客,蓋其來有自也。  就總體而言,李敖的軍中日記不僅是他個人生活的實錄,更是當時國民黨軍人生活的紀實,它所具有的史料價值自然不容忽視。他的戰友、後來取得博士學位的楊爾琳教授以“真、切、透、活”評價,其實不虛。  關心窮苦百姓的生活,記述底層人的故事,是李敖軍中日記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最引人註目的當屬他對軍中樂園黑暗內幕的調查。60年代的臺灣已在世界上有“妓女王國”的“雅號”,“軍中樂園”就是其中的一大“景觀”。  1960年3月7日,李敖從步校分配到連隊的第四天,便參觀了“美娜公共茶室”、“仁武特約茶室”,即人們所說的“軍中樂園”——軍隊中的妓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1)一、他嚮往“偉大驚人”(2)二、行為“古典”
三、神交梁啓超四、師從嚴僑(1)四、師從嚴僑(2)
五、暗戀羅君若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1)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2)
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3)七、姚本師,“不拒麯木”八、鬍適:(1)
八、鬍適:(2)九、“偏要驚人過一生!”(1)九、“偏要驚人過一生!”(2)
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1)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2)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3)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1)一、他嚮往“偉大驚人”(2)二、行為“古典”
三、神交梁啓超四、師從嚴僑(1)四、師從嚴僑(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