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它古典 》 曹雪芹毒殺雍正帝 》
第二節 呂四娘殺雍正傳說産生的原因(1)
霍國玲 Huo Guoling
文學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傳說故事屬民間文學範疇。民間文學是文學的一種,因而也同樣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而决不可能完全是人們頭腦中虛擬出來的。
文學,包括民間文學,都有其産生的背景和原因,呂四娘殺雍案也不例外。
雍正身為皇帝,卻死得不明不白。由於宮廷不能做出確切說明,自然引起人們的傳言與猜測。猜測屬於虛構,卻並非空穴來風、虛無飄渺之事,否則便不會廣泛流傳。
民間傳說中,首先把殺雍者定位在了與雍正有深仇大恨的人身上。對於這種“定位”,選擇的是呂留良的後代——呂四娘。為了說明這種“選擇”,讓我們先從文字獄說起。
所謂文字獄,就是從文字中尋找罪行,然後進行審訊、治罪,輕者終身監禁,重者滿門抄斬。
中國封建時代的文字獄自古有之,然而,到了雍正朝和乾隆朝時,達到頂峰。形成罪行的文字,可以是專著、詩文集,也可以是一篇短文,一首詩,也可以是隻言片語,而且衹要認定這是罪證,那麽便不管它是自己作的還是抄來的,甚至援引古人的。可以說“文字獄”是專門對付文人的“特刑庭”。以這種辦法來達到長期禁錮思想,鞏固封建統治的目的。
“文字獄”極其殘酷。被判定者,定是逮捕、受審、抄傢、監禁、流放,充軍、凌遲、殺頭。已死的人,則開棺戮屍。對於文字獄還有“連坐”制度。一人犯罪,全家株連,包括婦孺老嫗在內,滿門抄斬。作者有罪,那麽為他寫序、跋,題詩、題簽者,也都有罪,那些刻印、售書、收藏者也不能逃脫。地方官有牽連者,同樣處置,若無牽連,則犯有“失查”罪。因而,一個案件下來,判罪者往往是少則幾十人,多則被殺頭者就逾百人,被流放、關押、降為奴隸者,則多出被砍頭者數倍。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為何將殺雍正者說成是呂留良的後代呢?這與呂留良案是個牽涉人極多的大冤案有關!
呂留良案源於曾靜案。
曾靜是個比較清苦的漢族讀書人。中年放棄舉業,教授生徒,具有反滿意識,人稱“蒲潭先生”。雍正六年九月,曾靜派門徒張熙帶着他的書信和《生員應詔書》前往陝西,交給嶽鐘琪。
嶽鐘琪是漢族軍官,籍貫四川成都,在平定羅卜藏丹津判亂中表現卓著,受封三等公,調陝西任川陝總督。這個職位自康熙十九年定例,本係八旗人員的專缺。人們認為他是嶽飛的後代,因而對他的提升引起爭議。反對者認為他必有反滿情緒,應對他防備,調離總督要職。民間一些人士則認為,他必然忠義愛民,反對雍正的暴政,而對他寄予希望。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曾靜投書給他。
曾靜在信中稱嶽鐘琪為“天吏元帥”。信的內容,據嶽講為:江南無主遊民夏靚遣徒張倬上書。其中皆詆毀天朝,言極悖亂,且謂係宋武穆王嶽飛後裔,今握重兵,居要地,當乘時反叛,為宋、明復仇等語。《文獻叢編》第2輯《張倬投書嶽鐘琪案》25頁上至26頁下。嶽鐘琪接到曾靜的書信後,立即審訊張熙,得知夏靚、張倬均係假名,真名分別為曾靜和張熙。嶽鐘琪將曾靜案立即奏報,受到雍正的誇奬。雍正說自己朝夕焚香,對天起誓,祝願嶽鐘琪“多福多壽多男子”。並即刻派遺刑部侍郎杭奕祿等前往湖南,與湖南總督共同審理曾靜一案。
從審訊口供中瞭解到曾靜的政治觀點,共有三個方面:
(一)歷數雍正的十大罪狀,即: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懷疑誅忠、好諛任佞《大義覺迷錄》2。。
(二)主張“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義”。
(三)希望拯救百姓於貧窮。
經審訊又得知,曾靜及其門徒們最崇敬呂留良,深受其影響。曾靜寫有《知新錄》。書中甚至提出應由呂留良做皇帝:皇帝合該是吾學中儒者做,不該把世路上英雄做。周末局變,在位多不知學,盡是世路中英雄,甚至老姦巨滑,即諺所謂光棍也。……明末皇帝該呂子做。《大義覺迷錄》2。呂留良(公元1629~1683年),號晚村,浙江石門人。他於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中秀纔,後來思想起了很大變化,悔恨自己獵取清朝功名。康熙五年以後,放棄做官求榮,退而著書立說。主張“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義。”他堅持漢族立場,不承認清朝統治,將視為“彼中”、“燕”、“北”、“清”、拒而不稱“大清”、“國朝”、“聖朝”。他拒不出仕,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開博學鴻詞科,官員推薦他,他拒而不赴;第二年地方官又以山林隱逸舉薦他,他也堅詞予拒。為避免糾纏,後來甚至削發為僧。他的做法影響很大,所謂“鄉晚進有志之士,風聞而興起其甚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第一節 雍正實屬暴亡 | 第二節 宮女縊殺“世宗”未遂說 | 第三節 中風而死說 | 第四節 沉淫而死說 | 第一節 雍正信奉道教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1)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2)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3) | 第三節 雍正依靠“既濟丹”強健了體魄(1) | 第三節 雍正依靠“既濟丹”強健了體魄(2) | 第四節 大臣也說食丹後“大有功效” | 第二節 一些史書記載雍正係中毒暴亡 | 第一節 應當以辯證觀點看待丹藥 | 第二節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雍正是食丹而亡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1)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2)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3) | 第一節 一些史學家對於雍正死因種種說法的認識(1) | 第一節 一些史學家對於雍正死因種種說法的認識(2) | 第二節 正確分析與認識雍正的死因 | 第三節 小結 | 研究的必要前提(1) | 第一節 呂四娘殺雍正傳說簡介 | 研究的必要前提(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