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王晓峰博客文集:文化@私生活 》
第34节:人傻、钱多、速来(1)
王晓峰 Wang Xiaofeng
人傻、钱多、速来
这个标题据说来自一个妓女往家里发电报的内容,召集老家姐妹赶紧过来。它十分经典,仅仅6个字就把事实讲得明明白白。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家乡的姐妹收到前方电报,肯定浩浩荡荡、前赴后继地杀将过来。钱这么好挣,谁还种地。我暂且把这个现象也列入到"民工潮"。
这些年,又有一股民工潮开始涌动,我一直在观察,这股民工潮和我说的妓女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就是都冲着"人傻、钱多、速来"来的,不同的是,他们干的和妓女不同,不是那种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很风光、很体面的事情,而且,他们都是在某个领域里响当当的人物,令很多人艳羡的一个群体。他们不是来自农村,而是来自海峡的那边-- 台湾音乐人。
不是我对台湾人有什么偏见,而是这么多年接触了解,我不得不用妓女的电报来总结他们来内地的心态-- 人傻、钱多、速来。
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音乐人"反攻大陆"的时候,根本不是抱着"人傻、钱多、速来"的心态来的,因为那时候内地流行音乐刚刚起步,内地经济和台湾相比还很落后,台湾流行音乐正如日中天,随便出个什么破唱片都能挣钱,谁还有心思到内地来淘金。尤其是,内地唱片业连个规则都没有,做事情是很有风险的。台湾音乐人如果来内地做事情,绝对不是为了钱。
侯德健是为了政治立场回到了内地,虽然他后来确实挣了钱,那是因为他比内地任何一个音乐人都更懂流行音乐,他教会了很多人使用合成器,他教会了很多人编曲。进入90年代,有个叫方龙骧的音乐人来到内地,他也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实在无法忍受台湾流行音乐的沉闷,当他听到崔健的摇滚,仿佛听到有个声音在对他呼唤:归来吧,归来呦。在他的想像中,内地可能还有十多个像崔健这样的人物,如果把这些摇滚歌手都汇集在一起,做出的音乐会是什么样子?至少可以把台湾的那些垃圾音乐的声音从体内排泄掉。于是,他来了,在他的努力下,连续出版了七八张内地摇滚专辑[包括《摇滚北京》系列、面孔乐队和丰江舟的专辑],事实上,这些专辑并没有让方龙骧赚到多少钱。如果他真想赚钱,也不会开发什么"内地摇滚"了。
比方龙骧更早一点的是台湾魔岩唱片公司老板张培仁,他来到内地之后,签下了一大堆摇滚乐队。可以说,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早期北京那拨出色的摇滚歌手都被张培仁收编了。这个理想主义者肯定想到过赚钱,但是当他听到那些激动人心的音乐后,估计早就把挣钱的事情抛在脑后了。他是真的很喜欢这批摇滚歌手。但是他挣到钱了吗?显然没有,如果挣了钱,魔岩的牌子就不会消失。
内地经济在90年代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也逐渐在改变各行各业。拿唱片业来说,以前录制一张唱片,可能只需要4万块钱[1994年左右],一个乐手录一首歌可能才一两百块钱,一个制作人制作一张专辑也不过三四万块钱,写一首歌不过两千块钱,整张专辑下来,如果节省一点,可能不到8万块钱,如果奢侈一点,也就10万块钱。在那个年代,就算你投入50万,做出来的和投入5万的效果也差不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序 | 第2节:恶之花开(1) | 第3节:恶之花开(2) | 第4节:恶之花开(3) | 第5节:想变成人的猫 | 第6节:从无知者无畏到物质者无所谓(1) | 第7节:从无知者无畏到物质者无所谓(2) | 第8节:从无知者无畏到物质者无所谓(3) | 第9节:从无知者无畏到物质者无所谓(4) | 第10节:北京到底有没有文化?(1) | 第11节:北京到底有没有文化?(2) | 第12节:星巴克与认同文化(1) | 第13节:星巴克与认同文化(2) | 第14节:星巴克与认同文化(3) | 第15节:没有性生活的鸡(1) | 第16节:没有性生活的鸡(2) | 第17节:开头与结尾 | 第18节:把韩寒拉出去毙了 | 第19节:给你自由过了火(1) | 第20节:给你自由过了火(2) | 第21节:王朔:"飞"越疯人院(1) | 第22节:王朔:"飞"越疯人院(2) | 第23节:王朔:"飞"越疯人院(3) | 第24节:王朔:"飞"越疯人院(4)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