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散文集 》  欧阳修集     》
卷三十四 居士集卷三十四
    
欧阳修 Ouyang Xiu
  
  ◎墓志五首
   【江邻几墓志铭〈嘉祐六年〉】
   君讳休复,字邻几。其为人外若简旷,而内行修饬,不妄动于利欲。其强学
   博览,无所不通,而不以矜人,至有问辄应,虽好辩者不能穷也,已则默若不能
   言者。其为文章淳雅,尤长于诗,淡泊闲远,往往造人之不至。善隶书,喜琴、
   奕、饮酒。与人交,久而益笃。孝于宗族,事孀姑如母。天圣中,与尹师鲁、苏
   子美游,知名当时。
   举进士及第,调蓝山尉,骑驴赴官,每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得之,
   乃觉。历信、潞二州司法参军,又举书判拔萃,改大理寺丞,知长葛县事,通判
   阆州。以母丧去职,服除,知天长县事,迁殿中丞。又以父忧终丧。献其所著书,
   召试,充集贤校理,判尚书刑部。当庆历时,小人不便大臣执政者,欲累以事去
   之。君友苏子美,杜丞相婿也,以祠神会饮得罪,一时知名士皆被逐。君坐落职,
   监蔡州商税。久之,知奉符县事,改太常博士、能判睦州,徙庐州,复得集贤校
   理,判吏部南曹、登闻检院,为群牧判官,出知同州,提点陕西路刑狱,入判三
   司盐铁勾院,修起居注,累迁刑部郎中。君于治人,则曰:“为政所以安民也,
   无扰之而已。”故所至,民乐其简易。至辨疑折狱,则或权以术,举无不得,而
   不常用,亦不自以为能也。
   君所著书,号《唐宜鉴》十五卷,《春秋世论》三十卷,文集二十卷。又作
   《神告》一篇,言皇嗣事,以谓皇嗣,国大事也,臣子以为嫌而难言,或言而不
   见纳,故假神告祖宗之意,务为深切,冀以感悟。又尝言昭宪太后杜氏子孙宜录
   用。故翰林学士刘筠无后,而官没其资,宜为立后,还其资,刘氏得不绝。君之
   论议颇多,凡与其游者,莫不称其贤,而在上位者久未之用也。自其修起居注,
   士大夫始相庆,以为在上者知将用之矣,而用君者亦方自以为得,而君亡矣。呜
   呼,岂非其命哉!
   君以嘉祐五年四月乙亥,以疾终于京师,即以其年六月庚申,葬于某所。君
   享年五十有六。方其亡恙时,为理命数百言,已而疾且革,其子问所欲言,曰:
   “吾已著之矣。”遂不复言。
   曾祖讳浚,殿中丞,赠驾部员外郎;妣李氏,始平县太君。祖讳日新,驾部
   员外郎,赠太仆少卿;妣孙氏,富阳县太君。考讳中古,太常博士,赠工部侍郎;
   妣张氏,仁寿县太君。夫人夏侯氏,永安县君,金部郎中彧之女,先君数月卒。
   子男三人:长曰懋简,并州司户参军;次曰懋相,太庙斋郎;次曰懋迪。女三人,
   长适秘书丞钱衮,余尚幼。君姓江氏,开封陈留人也。自汉轑阳侯德,居于陈
   留之圉城,其后子孙分散,而君世至今居圉城不去。自高祖而上七世,葬圉南夏
   冈;由大王父而下三世,乃葬阳夏。铭曰:
   彼驰而我后,彼取而我不。岂用力者好先,而知命者不苟。嗟吾邻几兮,卒
   以不偶。举世之随兮,君子之守。众人所亡兮,君子之有。其失一世兮,其存不
   朽。惟其自以为得兮,吾将谁咎?
   【尚书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铭〈嘉祐二年〉】
   欧阳氏世为庐陵人,庐陵于五代时属伪吴,故欧阳氏在五代无闻者。淳化三
   年,修仲父府君始以进士中乙科,其后为御史,有能名。
   真宗尝自择御史,府君以秘书丞见。见者数人皆进,自称荐,惟恐不用。府
   君独立墀下,无所说。明日,拜监察御史。中丞王嗣宗指曰:“是独立墀下者,
   真御史也。”绛州守齐化基犯法,制劾其事。化基,嗣宗素所恶者,讽之,欲使
   蔓其狱。府君曰:“如诏而已。”嗣宗怒,及狱上奏,用他吏覆之,索其家,得
   铜器十数。府君坐鞫狱不尽,免官。明年,复得御史,监蕲州税。又明年,迁殿
   中侍御史、左巡使。居二岁,奏事殿中,真宗识之,劳曰:“御史久矣,亦劳乎!”
   问何所欲,府君谢不任职而已。后数日,真宗语宰相与转运,使宰相疑其有求而
   不先白己,对以员无阙。复使与一大郡,宰相召至中书,问御史家何在?欲郡孰
   为便?对曰:“无不便。”宰相怒,与海州,又移睦州。
   天禧元年,入迁侍御史。二年,出知泗州。先是,京师岁旱,有浮图人断臂
   祷雨,官为起寺于龟山,自京师王公大臣皆礼下之,其势倾动四方。又诱民男女
   投淮水死,曰:“佛之法,用此得大利。而愚民岁死淮水者几百人。至其临溺时,
   用其徒唱呼前后,拥之以入,至有自悔欲走者,叫号不得免。府君闻之,惊曰:
   “害有大于此邪!”尽捕其徒,诘其奸民,诛数人,遣还乡里者数百人,遂毁其
   寺。
   入转尚书司封员外郎、三司户部判官。六年,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前为使者
   以市舶物代俸钱,其利三倍。府君叹曰:“利岂吾欲邪!”使直以钱为俸。今上
   即位,就转工部郎中,秩满,以一弊舟还,无一海上物。归朝,赐金紫,为两浙
   路转运使,以足疾求知江州。天圣四年,又求分司,未得命,以其年二月某日卒
   于江州之廨,享年六十有八。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某所。
   曾祖讳某。祖讳某,伪唐吉州军事判官。父讳某,伪唐屯田员外郎。娶米朱
   氏,封金坛县君,先府君以卒。嗣子鉴,为右侍禁、武昌巡检。女二人,长适某,
   次未嫁。
   府君讳载,字则之。性方直严谨,治身俭薄,简言语,为政务清净。平居敛
   色而坐,如对大宾,终日不少懈弛,人用惮之。荐举下吏,人未尝知,后有知者
   来谢,皆拒不纳。所至官舍,未尝窥园圃,至果烂堕地,家人无敢取者,其清如
   此。铭曰:
   唐隳盗猖,土裂四方。钟氏于洪,入州自王。传死子时,败臣于杨。自梁迄
   周,庐陵伪帮。欧阳是家,世以不章。违命之侯,庐陵王土。欧阳有闻,始我仲
   父。以贡中科,来者继武。仲父之材,御史其能。廉清俭恭,直躬以行。铭以藏
   之,子孙之承。
   【徂徕石先生墓志铭〈治平二年〉】
   徂徕先生姓石氏,名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也。徂徕鲁东山,而先生非隐
   者也,其仕尝位于朝矣,鲁之人不称其官而称其德,以为徂徕鲁之望,先生鲁人
   之所尊,故因其所居山以配其有德之称,曰徂徕先生者,鲁人之志也。
   先生貌厚而气完,学笃而志大,虽在畎亩,不忘天下忧。以谓时无不可为,
   为之无不至,不在其位,则行其言。吾言用,功利施于天下,不必出乎己;吾言
   不用,虽获祸咎,至死而不悔。其遇事发愤,作为文章,极陈古今治乱成败,以
   指切当世,贤愚善恶,是是非非,无所讳忌。世俗颇骇其言,由是谤议喧然,而
   小人尤嫉恶之,相与出力必挤之死。先生安然,不惑不变,曰:“吾道固如是,
   吾勇过孟轲矣。”不幸遇疾以卒。既卒,而奸人有欲以奇祸中伤大臣者,犹指先
   生以起事,谓其诈死而北走契丹矣,请发棺以验。赖天子仁圣,察其诬,得不发
   棺,而保全其妻子。
   先生世为农家,父讳丙,始以仕进,官至太常博士。先生年二十六,举进士
   甲科,为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御史台辟主簿,未至,以上书论赦,罢
   不召。秩满,迁某军节度掌书记,代其父官于蜀,为嘉州军事判官。丁内外艰去
   官,垢面跣足,躬耕徂徕之下,葬其五世未葬者七十丧。服除,召入国子监直讲。
   是时,兵讨元昊久无功,海内重困。天子奋然思欲振起威德,而进退二三大臣,
   增置谏官御史,所以求治之意甚锐。先生跃然喜曰:“此盛事也,雅颂吾职,其
   可已乎!”乃作《庆历圣德诗》,以褒贬大臣,分别邪正,累数百言。诗出,太
   山孙明复曰:“子祸始于此矣。”明复,先生之师友也。其后所谓奸人作奇祸者,
   乃诗之所斥也。
   先生自闲居租徕,后官于南京,常以经术教授。及在太常,益以师道自居,
   门人弟子从之者甚众,太学之兴,自先生始。其所为文章,曰某集者若干卷,曰
   某集者若干卷。其斥佛、老、时文,则有《怪说》、《中国论》,曰去此三者,
   然后可以有为。其戒奸臣、宦女,则有《唐鉴》,曰吾非为一世监也。其余喜怒
   哀乐,必见于文。其辞博辩雄伟,而忧思深远。其为言曰:“学者,学为仁义也。
   惟忠能忘其身,信笃于自信者,乃可以力行也。以是行于己,赤以是教于人,所
   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扬雄、韩愈氏者,未尝一日不
   诵于口。思与天下之士,皆为周、孔之徒,以致其君为尧舜之君,民为尧舜之民,
   亦未尝一日少忘于心。至其违世惊众,人或笑之,则曰:‘吾非狂痴者也。’是
   以君子察其行而信其言,推其用心而哀其志。”
   先生直讲岁余,杜祁公荐之天子,拜太子中允。今丞相韩公又荐之,乃直集
   贤院。又岁余,始去太学,通判濮州。方待次于徂徕,以庆历五年七月某日卒于
   家,享年四十有一。友人庐陵欧阳修哭之以诗,以谓待彼谤焰熄,然后先生之道
   明矣。先生既殁,妻子冻馁不自胜,今丞相韩公与河阳富公分俸买田以活之。后
   二十一年,其家始克葬先生于某所。将葬,其子师讷与其门人姜潜、杜默、徐遁
   等来告曰:“谤焰熄矣,可以发先生之光矣,敢请铭。”某曰:“吾诗不云乎
   ‘子道自能久’也,何必吾铭?”遁等曰:“虽然,鲁人之欲也。”乃为之铭曰:
   徂徕之岩岩,与子之德兮,鲁人之所瞻;汶水之汤汤,与子之道兮,逾远而
   弥长。道之难行兮,孔孟遑遑。一世之屯兮,万世之光。曰吾不有命兮,安在夫
   桓魋与臧仓?自古圣贤皆然兮,噫子虽毁其何伤!
   【尚书驾部员外郎致仕薛君墓志铭〈治平三年〉】
   尚书驾部员外郎致仕薛君,讳长孺,字元卿,绛州正平人也。赠太傅讳温瑜
   之曾孙,殿中丞、赠太师讳化光之孙,右班殿直、赠左骁卫大将军讳睦之子,尚
   书户部侍郎、赠司空简肃公兄之子。薛为绛大族,简肃公为时名臣,君为薛氏良
   子弟。少用简肃公荫,补郊社斋郎、将作监主簿、太常寺太祝、大理评事、卫尉、
   大理寺丞、太子右赞善大夫、殿中丞、国子博士、尚书虞部比部驾部三员外郎,
   历知赵州临城县,通判汉、湖、滑三州,知彭州,坐断狱降监阳武县税。会简肃
   公夫人薨,葬于绛州,即起君知州事以办葬。岁满,通判成都府,未行,遂以疾
   致仕,居于许州之郾城。嘉祐六年七月丙午以卒,享年六十有一。
   君在汉州,州兵数百杀其军校,烧营以为乱。君挺身徒步,自坏垣入其营中,
   以祸福语乱卒曰:“叛者立左,协从者立右。”于是数百人者皆趋立于右,独叛
   者十三人亡去,州遂无事。明年,蜀大饥,今韩丞相安抚两川,独汉人不甚殍,
   赐诏书奖谕。其在绛也,曰:“绛,吾乡里也。长老乃吾父师,子弟犹吾子弟也。”
   为立学置学官以教之,为政有惠爱,绛人大悦。君为人谨默淳质,平居似不能言,
   而其临事如此。
   先娶李氏,早亡;后娶董氏,封范阳县君。子男二人:长曰延,永兴军醴泉
   县主簿;次曰通,蔡州司户参军。孙男曰震。孙女三人。以治平三年二月乙酉,
   葬于绛州正平县清原乡周村原。将葬,其女弟之夫欧阳修为之铭曰:
   维圣有言兮,仁勇而寿。寿胡不多兮?勇则信有。为政乡州兮,称于长老。
   柩车来归兮,乡人奔走。遗思在人兮,刻铭不朽。
   【国子博士薛君墓志铭〈治平三年〉】
   君讳良孺,字得之,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少孤,育于其叔父,是为简肃
   公。以公荫,为将作监主簿、太常寺奉礼郎、大理评事、将作监丞、大理寺丞、
   迁太子右赞善大夫、殿中丞。尝知秦州清水县,县杂蕃夷,君为简其政令,示之
   必信,蕃夷畏爱,岁满罢去,人甚思之。其后签书通利军判官公事,与其军守争
   事,坐停官。久之,复为殿中丞,迁国子博士、监陈州清酒务。嘉祐八年二月甲
   午,以疾卒于官舍,享年四十有六。
   宋兴百年,薛姓五显,而简肃公以清德直节闻。故其家法严,而子弟多贤材。
   君为人开爽明秀,幼为简肃公所爱,若己子。长工书,作歌诗。尝一举进士,不
   中。以荫补,例监库务,无所施其能。一为民政,遂有声。平居喜饮酒谈笑,与
   其亲戚朋友欢然,未尝有怨恶。其在通利,与其军守所争皆公事,既废,无怼色,
   至卒穷以死,豁如也。呜呼,可哀也已!
   曾祖赠太傅讳温瑜。祖赠太师讳化光。父右班殿直、赠左骁卫大将军讳睦。
   君娶张氏,故枢密直学士逸之女,封仁寿县君,先君二岁而卒。子男一人,曰逊。
   女三人,长适大理评事王正甫,次适太常寺太祝王端甫,次尚幼。治平三年二月
   乙酉,其孤逊举其丧,合葬于绛州正平县清原乡周村原。将葬,庐陵欧阳修曰:
   “余,薛氏婿也,与君游而贤其人,宜有以哀之。”乃为之铭曰:
   维古才子兮,出于名族。嗟吾得之兮,既哲而淑。有能不施兮,不遐以趣。
   卒困于艰兮,泰乎自足。绛水深长兮,山冈起伏。利我后人兮,安于吉卜。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卷一 居士集卷一 | 卷二 居士集卷二 | 卷三 居士集卷三 |  | 卷四 居士集卷四 | 卷五 居士集卷五 | 卷六 居士集卷六 |  | 卷七 居士集卷七 | 卷八 居士集卷八 | 卷九 居士集卷九 |  | 卷十 居士集卷十 | 卷十一 居士集卷十一 | 卷十二 居士集卷十二 |  | 卷十三 居士集卷十三 | 卷十四 居士集卷十四 | 卷十五 居士集卷十五 |  | 卷十六 居士集卷十六 | 卷十七 居士集卷十七 | 卷十八 居士集卷十八 |  | 卷十九 居士集卷十九 | 卷二十 居士集卷二十 | 卷二十一 居士集卷二十一 |  | 卷二十二 居士集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居士集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居士集卷二十四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