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类 解密管理史上的神奇之地:揭秘西点   》 第34节:第五章 停滞不前(1)      黄飞 Huang Fei

  第五章 停滞不前
  第一节 骄傲的西点
  内战为美国扫清了前进的障碍,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人们都在为不断前进而努力,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当时的许多大学也不甘落后,纷纷进行改革,试图屏弃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大学的角色变得更加明确。
  19世纪末期,密歇根大学校长布里尔曾说,"今天校园生活中的活动前所未有,一个学校不稳步前进就必将落后。"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也认为为了适应人类知识的进步,必须改进大学的教学体制。
  内战让西点人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它的毕业生在战争舞台上的突出表现使得人们更加对西点刮目相看,这也是西点所应得的荣誉。但是就在西点被人们所崇拜的同时,西点也陷入了止步不前的状态。西点人沉醉于老的规则,排斥一切新生事物而不思进取,西点开始停滞不前。
  为了维持塞耶时代确立的完整的教学体制,保持西点的魅力,这一时期西点的几任校长都不遗余力地为维持西点的传统和现状而努力。
  首先是西点军校的课程和教科书基本保持不变,比如阿尔伯特的画法几何教材一直沿用到了20世纪30年代,工程学教材也"老得不能在老了",一位1871年毕业生这样说道。
  为了保持学员的质量,西点的编制扩张很慢,1843年军校学员共有220人,然而到1900年仅仅增加到492人,半个世纪的时间西点人的增长速度与其他院校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西点的近亲繁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大部分教授、讲师、助教以及学校行政人员都来自于本校毕业生,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做法给西点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和弊端,西点在将近半个世纪里越发变得保守。
  为了保持西点的这份传统,甚至连新建筑物都很少,学员之间的俚语也多年未变。校长和教师们继续按照战前拟定的方针努力改进学校。问题是,无论校长还是教师们都未曾展望未来;相反,他们以为面临的问题和从前一样。于是,像以往一样,他们要求提高入学标准;国会也像从前一样对此表示拒绝。学校还是录取了几乎所有的考生,然后在前一两年的课程学习中发现有一半或更多的学员不够格。到1879年,1875年入学的学员中仅40%毕业。而在1868年采取的书面考试体系中,考生的通过率要高于此。据一位学员说,原因在于,当着学校委员会的面进行口语考试的老办法令许多人"非常恐惧,以致于不知所言,而未能通过考试的学员中有的毕业于优等学校,或曾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竞争激烈的面试。"
  另一个比较典型的事情是军校的武器装备依然比较老式,枪炮过时、老化。
  西点军校忽视了国家的其他方面,以至于连一贯友好的监察委员会战后也经常提出批评。1879年,该委员会要求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希望能"克服课程的单调性"。以不定期的讲座代替通常的背诵会"使教学体系更灵活、更令人激动,也更有成效"。还提出要增加历史课程,开设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以及用德语取代西班牙语,不过这些建议无一落实。
  从表面上看,西点军校没有存在的理由。战争一结束,它就失去了在科研和工程学上的优势,一则由于普通专业学院的兴起,再则由于军校课程未反映出的技术知识的增长。因为西点军校不能比战前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这些课程中,学员在化学和工程学方面所花的时间就少于普通专业学校的学员,落在其后。西点军校的学员在战场上证明了他们的优秀,但现在已经没有战争可打,今后也没有战争的影子,除了在那些只有当地居民在意的边境地区。军中掀起了学习知识的热潮,军队更加专业化,从而需要新型的年轻军官,但西点军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情况。西点军校之所以能够不顾时代的气息因循守旧,是因为人们都不太介意。西点军校无视美国社会,美国社会也同样忽视了西点军校。
  国家对西点军校的缺点听之任之,一个主要原因是其在内战中的成功表现。美国对西点军校战时的表现十分满意,以至于每当监察委员会或其他批评者提出其需要变化,提到这一培养了格兰特、谢尔曼、李还有杰克逊的体系需要变化时,西点军校校内校外的反应都极为愤怒。这种态度在教授和校长中的表现尤为明显,而直到1900年他们还几乎都来自内战退伍军人。他们一起努力维护1861年到1865年的记忆在现实中的重视,抵制一切试图改变他们学习时就存在的体制的行动。
  1866年乔治·W·卡勒姆校长隐约听到有谣传说国会提出要对西点军校实行某些改变。他立即向亨利·威尔逊参议员写信表示反对。他宣称:"一个由塞耶将军建立的、在半个世纪中取得了诸多优秀成果的体制,不应该因为任何新的政策而有些许的改变。维持现状是最明智的做法。"他建议威尔逊参议员在征询军校毕业生的总体意见,尤其是塞耶、格兰特和谢尔曼的意见之前,不要有任何行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1节:目录第2节:代序:一个特殊的地方
第3节:楔子:火热的夏天,火热的西点第4节:第一章 1802年建校(1)
第5节:第一章 1802年建校(2)第6节:第一章 1802年建校(3)
第7节:第一章 1802年建校(4)第8节:第一章 1802年建校(5)
第9节:第一章 1802年建校(6)第10节:第一章 1802年建校(7)
第11节:第一章 1802年建校(8)第12节:第二章:塞耶时代(1)
第13节:第二章:塞耶时代(2)第14节:第二章:塞耶时代(3)
第15节:第二章:塞耶时代(4)第16节:第二章:塞耶时代(5)
第17节:第二章:塞耶时代(6)第18节:第二章:塞耶时代(7)
第19节:第二章:塞耶时代(8)第20节:第二章:塞耶时代(9)
第21节:第二章:塞耶时代(10)第22节:第三章:1840-1860年繁荣时期(1)
第23节:第三章:1840-1860年繁荣时期(2)第24节:第三章:1840-1860年繁荣时期(3)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