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花間一壺酒   》 第34節:書評是製造敵人的藝術      李零 Li Ling

  匿名攻擊不允許,當然就得有批判公開化,比如辦書評雜志等等。但我們這兒的書評幾乎清一色,全是虛頭八腦捧臭腳,頂多殿尾,寫幾句"美中不足,有待改善"之類的話。
  相反,真正的批評,最厲害的批評,反而都是夾敘夾議摻在論文之中,惡毒起來,把學術論壇當痰盂馬桶尿池子,和前者形成鮮明對照。批評也有境界高下之分:上者是以發現問題推動研究為目的,下者衹求挑錯找茬貶低別人炫耀自己,但這種界限很難掌握。
  有批評就不免傷和氣,在西方也好,在我們這兒也好,都是得罪人的("書評是製造敵人的藝術")。為了避免糾紛,西方在稿件審查和職稱審查方面有匿名審查制度,而且對藉匿名審查報一箭之仇的人也有防範措施,比如被審查者如果正好是審查人過去批評的對象,他的意見就不一定起作用。
  現在,我們這兒,公開批評不像公開批評,匿名審查不像匿名審查,沒有規範是一個問題,學術道德差也是一個問題。很多人讀別人的文章,都是拿它當行為藝術,各取所需,自為新解,特別是如果這文章恰巧於常見的對立兩無所取,大有騎墻壁上之嫌,並不符合立場鮮明而又喜歡進入角色的"閱讀規則",那麽喜歡尋釁打架的雙方,都可能饗之以老拳。
  在西方,婦女被強姦,罪犯逃跑了,她可以找路燈算賬。在飯館,叫咖啡燙一下,也有人發了財。這兩年,有些人正經事不學,訛人倒是學得挺快,你衹要一點名,他就不依不饒。
  輕則讓雜志給他開闢戰場,睚眥必報,來而不往非禮也,一直到對方啞巴了纔算完事;重則寫狀子,告你侵害名譽,賠這賠那,也輕饒不了。這再次證明學術和法律有不解之緣!
  當然,中國空間小,本來白衣秀士專搞窩裏鬥傢裏耗肝火太盛二尖瓣狹窄的主兒就多,看傢護院爭蠅頭小利的意識就強,很多人泡在一個單位裏,被東傢長西傢短唧唧喳喳的氣氛包圍久了,好人都得學壞,不告別人就得讓別人告。西方法律意識與中國婦姑勃豀相結合,這是中國特色現代化的悲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說校園政治第2節:給不合理制度"火上澆油"第3節:"博導"是國際醜聞
第4節:給少數人"錦上添花"第5節:書不是白菜第6節:渾身都是寶
第7節:饑餓是最好的廚師第8節:"經典化"就是為擺脫危險第9節:學校不是養雞場
第10節:校園目睹之怪現狀第11節:放下筷子駡娘第12節:大人有錢你有命
第13節:清官上面有皇帝第14節:發展不是沒頭蒼蠅第15節:犧牲大傢的學術生命
第16節:不說人話專說鬼話第17節:沒有學問,光點鈔票第18節:大國不學外語
第19節:"愚兵投險"的禦兵之術第20節:知恥近乎勇第21節:改革就會有犧牲
第22節:用不着妄自菲薄第23節:要講兼容並包第24節:馬年說伯樂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