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谈笑风生 Laughing 》
第34节:演说的身体语言(2)
贺壮 He Zhuang
2. 手势
手势和演说者所表达的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情绪我们却用了不恰当的手势,就可能会对听众产生误导。正常情况下,演说时双手要放在听众看得到的位置,也就是身前或者身侧,而不要背手或插在衣兜里。让别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双手,有坦诚相见的意思,表示我没有武器,也不会作弊。所以人们见面时先握手。如果两个不很熟悉的人在交谈时,一方把手放在对方看不到的位置,就会令人在心理上产生不信任感。不过如果彼此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则不必过于拘泥,手的放置可以自由些,就像熟人之间不会每次见面都握手一样。
关于手势的活动区域,也有大致的划分。颈部以上为上区,手势在上区时,表示积极、高昂的情绪,比如把拳举到耳旁表示庄严宣誓,把手挥过头顶表示热情的激励和号召。颈部至腹部以上为中区,手势在中区,表示理性、平和的情绪,这是手势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腹部及以下为下区,手势在下区,表示消极、低沉的情绪。如向斜下方挥手表示坚定的拒绝,双手摊在大腿两侧表示无可奈何。另外手势的活动幅度也表达不同强度的情绪,幅度越大,表示情绪越强烈,幅度越小,表示情绪越平和。
演说的手势大致分为三类:拳、指、掌。
在一般情况下,拳很少用到,因为拳表示很强烈的情绪,比如人在情绪激动时会挥拳示意,握拳在腹部表示非常悲切。我们在演说时不会经常表达太强烈的情绪,所以很少用到拳。
用指的情况也不多,用指的手势,是指食指或者把食指和中指并拢。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就是不要用手指指人,因为这带有攻击的意思。其实严格来说,手指不要指向任何水平的方向,即使所指的方向没有人,这个动作也有失雅观,如果我们要指市方向,正确的手势是五指并拢,以整个手掌来指向。手指的指向一般是向上的,大致有两种用意。一是象征数字,二是表示强调一个问题。
手势中用掌最多,比如伸出手,手心向上,表示表达意见或征求意见;手心向外,表示否定;手心向内,表示请大家注意我。用掌的手势变化非常多,不必讲得太详细,因为手势究竟怎样发挥,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和特点。许多演说家的手势风格各不相同,象李燕杰、陈安之、高建华、易中天等,他们演说时手势特征的差异很大,在这里我们不做详细的探讨,因为我们讲得越详细,越容易给大家圈上条条框框。一个演说者最自然的手势只属于他自己,所以我们在了解了上述基本规则的前提下,自己琢磨,形成符合自己风格的手势,再根据演说时的情绪、内容来自由发挥。关于手势的运用,这里只送给大家两句话,一句是霍元甲说的:“随心所欲,顺其自然。”一句是岳飞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3. 眼神和目光
莎士比亚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透过一个人的眼睛看到他的内心世界。古龙的小说《天涯明月刀》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傅红雪和来自苗疆的高手苗天王比武,这个苗天王其实算不上一流高手,他总在比武时暗算对手。但这次傅红雪一上来就识破他的诡计,把他打败了。苗天王很惊讶地问傅红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傅红雪说:“从你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你没有那么高的武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开场白(1) | 第2节:开场白(2) | 第3节:开场白(3) | 第4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1) | 第5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2) | 第6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3) | 第7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4) | 第8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5) | 第9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6) | 第10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7) | 第11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8) | 第12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9) | 第13节:演说的四项基本要求(10) | 第14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1) | 第15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2) | 第16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3) | 第17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4) | 第18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5) | 第19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6) | 第20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7) | 第21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8) | 第22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9) | 第23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10) | 第24节:演说的四项高级要求(11)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