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反思:中國人成纔障礙   》 第34節:自我潛能的壓抑(11)      上官子木 Shang Guanzimu

  自身資源的最優化
  德國化學家奧托·瓦拉赫是1910年諾貝爾化學奬的獲得者,但他早年並沒有顯示出任何方面的才華。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瓦拉赫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然而學了一個學期,老師對他的評價很低,認定他儘管很用功,但因過分拘謹的性格而絶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所成就。瓦拉赫繼而改學油畫,可他既不懂得構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倒數第一,被學校認定為“繪畫藝術上不可造就之才。”當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纔無望時,衹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個性品質,建議他學化學。從此,瓦拉赫的潛能被挖掘出來,他也逐漸開始在化學方面展現出才華。
  在自身資源的優化內容中,包括個性與奮鬥目標的匹配。成功的自我個性管理意味着,不僅能夠充分瞭解自己個性方面的長處與短處,能夠有效利用自己的優勢個性品質,盡可能減少劣勢個性品質的負性影響;而且能夠將劣勢個性品質經巧妙設置而轉化為有利因素。成功的前提,不僅要瞭解自身的長處與優勢,還要找到能夠發揮自身潛能與優勢的最佳途徑。
  自我管理中最首要的管理內容是個性、情緒及心理素質的管理,而瞭解自己個性的優勢及弱勢則是基本前提。值得註意的是,不必強求自身個性品質的完美無缺,關鍵是懂得如何從揚長避短的角度進行優化組合。當然,有些素質是必備的,如對問題多解的容納度、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在當今,單靠個體的自身力量已很難獲得大的成果,與他人合作則成為現代創新活動的突出特徵,由此,合作意識是保證成功的一種必不可少的人格特質,而靈活應對不同的外界環境,則是成就事業所必須具備的能力,適應性顯然已成為一種具有普適性的人格特質。
  個性品質對學習活動和自我成就的影響既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多方面的,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對學習動機的控製與調整、對思維類型的製約與限定上,而且也體現在對新穎問題的敏感程度、對改變原有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的主動程度上。然而,在個性形成的初期,個體的自我主導作用極為有限。這不僅是由於在每個人的個性形成過程中,都會有一些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因素導致了某些不良個性成分的萌生,而且也由於在人們有能力管理自我個性之前,基本的個性結構已經初步形成。因此,對於個人來說,與個性品質本身相比,管理個性品質的能力則顯得更為關鍵。
  成功並不意味着分門別類地妥善管理好自身的智力、情緒、性格,以及與他人的關係,而是合理安排、有效組合自身的各種基本條件,這無疑已構成了一個復雜的自我管理係統。所以說,成功是與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緊密相關的,而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並不取决於或智力、或情緒、或性格的某單項指標是否高超,而是取决於各單項之間的合理組合乃至最佳匹配。
  運用自身的能力也是講究策略和方法的,方法得當可有效發揮現有和潛在的才智,方法不當則會阻礙已有才智的發揮。成功與否不在於我們擁有的才能,而是我們如何運用才能。個人擁有的資源包括智力、知識、想象力等,衹有通過有效的組合及轉換才能産生預期的效果。實際上,有效組合、轉換才智比擁有才智更重要。
  一般來說,個人自身的某些基本條件是較難變動的,如純智力因素、性格等,但認識自身的智力特點、性格特點及情緒特點並加以妥善管理的能力卻是可以經過努力而不斷提高的。一個有較高自我管理能力的人,不僅能夠較合理有效地安排各項人生任務,而且在客觀理解他人、擺正自己與他人之間位置方面也有着天然的優勢,於是便在自身與環境、主觀與客觀這兩大方面都實現了基本條件的最佳利用,從而大大提高了做各項事務的成功率。
  良好的自我管理意味着具備良好的判斷力,即能判斷出自我內部經驗中所存在的各類有形或無形的知識資源與能力資源,這些資源有時是在個人的認知過程中體現出來,有時則處於隱蔽狀態,很難覺察到其存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自序第2節:學校教育的缺陷第3節:自我潛能的壓抑第4節:生活選擇的迷茫
第5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第6節:社會文化的誤導(2)第7節:社會文化的誤導(3)第8節:社會文化的誤導(4)
第9節:社會文化的誤導(5)第10節:社會文化的誤導(6)第11節:社會文化的誤導(7)第12節:社會文化的誤導(8)
第13節:社會文化的誤導(9)第14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0)第15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1)第16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2)
第17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3)第18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4)第19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5)第20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6)
第21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7)第22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8)第23節:社會文化的誤導(19)第24節:自我潛能的壓抑(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