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天皇巨星的心路歷程:劉德華傳   》 第34節:縱橫銀海(28)      夏君 Xia Jun    方子 Fang Zi

  當主持人宣佈劉德華是第四十一屆臺灣金馬奬影帝時,劉德華的腦子裏一片空白。但緊接着,他做出的第一個動作就是與身邊的梁朝偉緊緊擁在一起。
  “我很多謝梁朝偉,從韓國這麽遠也要趕來,明知道可能得不到奬。這樣的氣量不是人人可以有的。”
  這樣的鏡頭——這樣的鏡頭卻是很容易讓人落淚的。
  9.從“爛仔”到“影帝”
  “劉德華什麽都有了嗎?哈哈。劉德華本人可沒有這個感覺。什麽纔是真正的‘什麽都有了?’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你曾經擁有的成績,你曾經走過的路,都是過去的吧?今天我得到金像奬,我不可能永遠活在今天吧?明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在寫這一段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香港的電影金像奬。
  香港電影金像奬最初是由香港資深的專業雜志《電影雙周刊》發起的。《電影雙周刊》的現任主編、同時也是香港金像奬協會的董事陳柏生至今仍記得25年前的情景:“記得是1981年11月,在一次《電影雙周刊》的編務會議上,談到每年搞的十大華語、外語片評選時,我說‘我們能不能搞大一點’。”
  “搞大一點”的意思是搞一個像模像樣的頒奬禮,這個提議得到了當時在座各位編輯的支持,於是,1982年3月9日,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奬頒奬禮在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舉行。
  1993年,“香港電影金像奬協會有限公司”正式註册。金像奬董事局由香港10個專業電影協會派員組成,此奬項每年評選一次,旨在通過評選與頒奬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金像奬是目前香港最具代表性、最具權威性的電影奬項典禮活動,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的奧斯卡奬”。
  電影頒奬禮的評奬制度,大概可以分成兩種,一是評審團製,一是單純的投票製,衹要是大會的合格選民,便可投票。而金像奬采取的是類似一人一票式的投票製。
  所謂類似,即不是確實的一人一票,有可能出現一人兩票的情況,視其身份决定。再者,金像奬因由多個影界專業團體組成,在個別奬項中,為突顯專業要求,由專業團體投票所得分數的百分比相應較高。因為這些團體會員人數分別很大,如演藝人協會有過千人員,剪接師、攝影師、美術協會卻衹有數十人。
  由此可見,香港電影金像奬的評選還是比較嚴謹的。
  有一句話大傢都知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以此類推,在香港,不想獲金像奬的演員就不是好演員了。
  從第二屆開始,劉德華多次被提名金像奬,但一次都沒有獲過奬項。直到第十九屆,他憑藉《暗戰》再次提名最佳男演員奬。由於同時入圍最佳男主角奬的有黃秋生的《千言萬語》、吳鎮宇的《爆裂刑警》、劉青雲的《目露兇光》以及曾志偉的《半支煙》,個個都是實力超群。該奬項成為當晚全場關註的焦點。而劉德華最終以脫胎換骨的表演,衆望所歸地贏得該奬項。當吳君如、王菲、劉嘉玲在臺上念出他的名字時,華仔激動異常,興奮地和黃秋生、吳鎮宇以及曾志偉一一擁抱。
  第十九屆金像奬最大的特色是國際化,在香港紅館舉行的頒奬典禮,以往未能出席的工作人員,這一屆都傾巢而出。而多位亞洲導演包括韓國導演許秦豪、泰國導演朗斯尼美畢達以及日本導演降旗康男擔任頒奬嘉賓,加上1000位外地遊客的參與,更凸顯了該屆頒奬禮國際化的特點。
  就是在熱烈而隆重的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奬的頒奬禮上,多次失落的劉德華終於第一次捧起了金像奬影帝奬杯。
  事隔三年,2004年4月4日,香江之夜,流光溢彩,備受矚目的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奬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
  從踏上紅地毯走秀,到為女主角頒奬,劉德華都一絲不苟地做足了功夫,就像他這二十多年來兢兢業業的演藝之路。揭曉最佳女主角時,劉德華、張學友兩位嘉賓在臺上輕鬆地賣關子,雙方都故意推讓,要對方念姓名,說是自己怕得罪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節:成長之路(1)第2節:成長之路(2)第3節:成長之路(3)第4節:成長之路(4)
第5節:成長之路(5)第6節:成長之路(6)第7節:縱橫銀海(1)第8節:縱橫銀海(2)
第9節:縱橫銀海(3)第10節:縱橫銀海(4)第11節:縱橫銀海(5)第12節:縱橫銀海(6)
第13節:縱橫銀海(7)第14節:縱橫銀海(8)第15節:縱橫銀海(9)第16節:縱橫銀海(10)
第17節:縱橫銀海(11)第18節:縱橫銀海(12)第19節:縱橫銀海(13)第20節:縱橫銀海(14)
第21節:縱橫銀海(15)第22節:縱橫銀海(16)第23節:縱橫銀海(17)第24節:縱橫銀海(18)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