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文化遺産的歷史回眸:後望書 》
二、城市化的提速與負載(1)
朱幼棣 Zhu Youdi
爭論“破壞性建設”,還是“建設性破壞”本身沒有多大意義。
幾乎所有的城鎮都經歷着量的擴張和質的變化。推土機、挖土機、打樁機、混凝土和塔吊的森林、時髦的玻璃幕墻與鋼鐵的構建,廣場噴泉雕塑和緑地……摩天大樓、立交橋,以及城鄉間低矮的棚屋、高低不平的土路,老街舊城的廢墟,構成了當代中國城市最常見、最壯麗,也最破敗的風景。
現在,中國城市化率達到了多少?
有人說還很低,衹有30%~40%。
其實,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區已經達到了70%~80%。北京、上海、天津絶大多數的縣已經變成了城區,鄉鎮變成了街道和社區。廣州、南京、杭州、成都、武漢等等大城市,像一個個巨大的磁場,把周圍的鄉鎮都吸為城區,西安市甚至把百裏外的臨潼都吸入了城區。北京、上海取消了農業戶口,浙江即將在全省範圍內取消農業戶口。
摸着石頭過河,難免就有水流、路徑和方向的問題。
“亡其國,先亡其史”,這從來都是外來闖入者狠毒的一招。重溫歷史,不堪回首中的回望——在時間的坐標中,才能找到今天的定位參照。
兩千年的時光依稀。100多年,不算太遙遠,半個世紀,更能精確地計算與測距。城市的擴大與停滯,大躍進與大跨越,以及隨之而來的調整。一再交錯進行的變速成了中國發展的鐘擺一般的“模式”。
新中國建立後,實際上采用農村與城市兩元分隔的模式和管理方法。農村與城市發展,農村、城市的行政組織管理,農副産品與工業品的生産流通交換,農村人口與城鎮居民之間的流動,都通過計劃安排,用高度集中的行政辦法進行協調解决。戶籍與糧票——地方糧票與全國糧票——則把沒有“糧票”的農民,一年四季固定在鄉村與土地上了。“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是領袖與詩人理想的農村田園風光。
上個世紀50年代,經濟建設高潮中,我國中西部大批工礦型城市出現了。興辦工礦企業到農村招工;城市無法解决就業問題,靠“上山下鄉”緩解失業。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躍進”、“大煉鋼鐵”和糧食産量“放衛星”後,國民經濟進入調整階段,城鎮首先精簡居民,動員來自農村的職工返鄉,並對全國城市規模進行了壓縮,4年中撤銷建製市40多個。對城鄉人口流動,特別是大中城市規模的擴大,實行了嚴格控製和限製。
潮漲潮落的中國經濟,在“文化革命”中更是到了幾近崩潰的邊緣。
3.1 歷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城鎮人口比重
在建國後前30年中,我國城鎮人口僅增加了約1?郾3億。
2007年春天,我到英國訪問,從倫敦、劍橋、曼徹斯特、愛丁堡和工業城市格拉斯哥,在20多天的行程中,我再次想到半個世紀前提出的“超英趕美”的口號。當時一個重要的指標是鋼鐵的産量,而現在則是GDP。中國的鋼鐵産量已經大大超過英國,GDP按照購買力評價實際也已經超過英國。但我們是不是缺失了什麽?——文化、傳統,還是城市的歷史風貌?從第一産業、第二産業到第三産業,高新技術、服務業與旅遊業的興起,科學、文化與歷史顯得如此的重要!
1980年後的20年間,城市化在中國提速,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減緩的勢頭。城鎮淨增人口約2?郾5億,這還不包括大量進城務工的農民。
農村勞動力的富裕一直是存在的。在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人均不到一畝耕地,即使是中部許多農村,一傢人也衹有幾畝地。在我的家乡,種地幾乎到了綉花般“精緻”的程度。農村家庭聯産承包使農村富餘勞動力得到了空前解放——這種“解放”的具體表現是大規模的農村人口嚮城鎮轉移。農民在嚮城鎮遷徙轉移過程中,長期受到束縛的創造力和智能得到了空前的發揮——它與土地資源一樣,在一波又一波開發中升值增值,並轉化為巨額資本,成為中國經濟起飛的有力雙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
|
|
為了前瞻的回顧 | 序2 絶種·絶跡·絶唱(1) | 序2 絶種·絶跡·絶唱(2) |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1) |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2) |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3) |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4) |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5) | 二、尋找峽𠔌與陝州(1) | 二、尋找峽𠔌與陝州(2) | 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1) | 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2) | 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3) | 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1) | 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2) | 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3) | 五、聳立在莊稼地上的現代樓閣 | 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1) | 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2) | 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3) |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1) |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2) |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3) |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