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與文明   》 6.????路(上)(6)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在川黔的四大口岸中,通過仁懷的稱為“仁案”。仁案涉及今仁懷、習水、赤水三縣市,它們原本同屬仁懷縣。
  川黔兩省接壤山高地險,江河阻障。黔北古????道分水、陸兩道運????,川????是從四川二郎灘陸運30裏到達仁懷馬桑坪(先在沙灘,後改在馬桑坪)入庫,又由馬桑坪逆赤水河船運到集散地茅臺,再由茅臺陸運到黔北、黔中和黔西北各地。
  從茅臺陸運到各地的????道主要有兩條:一是從茅臺出發,經三百梯、縣治、岩校口、懷陽洞、壇廠、桑樹灣、長幹山到楓香壩,再經柴溪(傘騰瀆)到遵義,再由遵義去貴陽等地。另一條是從茅臺出發,經梅子坳、????津河、生界壩、魯班場、吳馬口到岩孔、金沙去黔西、畢節等地。
  懷陽洞是茅臺至遵義必經的“官道”,運????人常常肩挑背負過此歇息,還有不少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於此留下勝跡。懷陽洞奇嵌怪石,窪麯玲瓏,洞多石刻,稱為仁懷第一勝地。
  吳馬口是川????入黔走黔西的必經重鎮,那裏古街、古橋、古道、古寺無不藴藏着濃厚的????韻。
  為了疏通赤水河,促進????運,自清乾隆八年(1743)以來,對赤水河進行過四次整修。乾隆八年的那次是第一次,當時雲貴總督張廣潤倡導疏瀎赤水河,在民間選賢徵工。居住在仁懷縣二郎裏的吳登舉立誓承修,以全家八口人的性命做抵押,被清廷批準。乾隆十年(1745) 十月十一日動工,次年三月一日大功告成。張廣潤視察修竣工程時,親臨吳登舉傢,題“忠耿過人”相贈,並賜吳公岩渡口,由他收費以償其勞。
  吳登舉去世後,遵義府同仁懷縣在兩河口處建祠塑像,分賜“功成不朽”和“身死名存”二匾,以示紀念。現在祠雖已毀,但有碑記可考。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五月,詩人鄭珍賦有《吳公岩》贊譽了吳登舉修瀎赤水河的功績,後來又有衆多文人墨客題字於吳公岩,便形成了吳公岩????道文化勝跡。吳公岩共有摩崖石刻8處,內容均與????運有關。如“張廣酒德政碑”、“曉諭碑”等。
  2000年仁懷市在吳公岩修建了????文化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的????運文物。其中有兩件古代稱????的大秤砣,它是????路上重要的歷史見證。
  仁懷古????道是一部辛酸的????運史,在民間流傳着許多川????入黔的故事,同時還流傳着許多反映????運工人悲慘生活的民歌,如《背????歌》、《拉船歌》等。
  在仁懷古????道上,還釀出了馳名中外的茅臺美酒。
  明末清初,陝西????商開發了四川井????,在“川????入黔”的途中,他們將貴州赤水河邊的茅臺村設為一個販????碼頭。“????走赤水河,秦商居茅臺”,就是當時陝商活動的形象寫照。當時的貴州衹有一種酒,即黃庭堅詩中提到過的“貴州有洋河”。一位姓劉的陝商居茅臺村,他回到故鄉西鳳酒的發源地陝西柳林鎮,找到一位姓田的配酒師來到茅臺村,以西鳳酒配方加赤水河水,經九次勾兌造出了香醇可口的茅臺燒鍋。這是最初的茅臺酒,這也是因????而生發出來的美酒。
  到了清同治八年(1869),????商華聯鋒在此建立了貴州成義茅臺酒廠,所産酒使用 “仙女飛天”、“百年老窖”等商標。在成義酒廠創建十年後,茅臺鎮又出現了榮和酒廠,創辦人是經營天和????號的????商王立夫。經過長期發展,到了20世紀20年代,榮和酒廠的規模已和成義酒廠不分上下。在1915年巴拿馬世界博覽會上獲得世界名酒第二名的貴州茅臺酒,就是榮和酒廠送展的“王茅牌”。
  川????入黔的????道是盛産美酒的地方,以國酒茅臺為代表的仁懷白酒享譽天下。????商們不僅帶來了????的美味,更帶來了美酒的醇味,這是他們值得一書的功績。在酒文化博物館茅臺國酒文化城裏,在高高聳立的巨型茅臺酒瓶裏,在巨幅摩崖石刻“美酒河”裏,在仁懷“中國酒都”稱號裏,我們品到美酒醇香的同時,又知道著名的茅臺酒居然與鹹????之間,還有這麽一段不解的因緣。
  上一頁
  [返回目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1.玄滋素液(1)1.玄滋素液(2)1.玄滋素液(3)1.玄滋素液(4)
1.玄滋素液(5)1.玄滋素液(6)1.玄滋素液(7)1.玄滋素液(8)
2.穿井取鹵(1)2.穿井取鹵(2)2.穿井取鹵(3)2.穿井取鹵(4)
2.穿井取鹵(5)2.穿井取鹵(6)2.穿井取鹵(7)2.穿井取鹵(8)
2.穿井取鹵(9)3.煮海熬波(1)3.煮海熬波(2)3.煮海熬波(3)
4.陽光産品(1)4.陽光産品(2)4.陽光産品(3)5.造????者:????丁(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