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老俗事   》 第34節:二月二竜擡頭(2)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為了尊崇竜,在"二月二竜擡頭"這天,婦女們必須停止針綫,以防"紮壞竜眼",還要停止洗衣,恐怕"傷了竜皮"……
  由於二月二這天已是"驚蟄"之後,陽氣上升,各種鼕眠的昆蟲陸續復蘇,所以,這一天,還有一個驅除毒蟲的活動。明人於奕正、劉侗《帝京景物略》捲二,春場記載:"二月二日竜擡頭,煎元旦祭餘餅,熏床炕,曰熏蟲兒。"這天清晨,傢裏的老年人要有一人早起,手執小棍,挨房敲打炕沿,嘴裏念叨着:"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蜈蚣不見面。""二月二,竜擡頭,蝎子蜈蚣不露頭。"認為這樣一來,蝎子、蜈蚣等害蟲就不能復蘇了。
  至於二月二這天的吃喝,一改春節期間大吃油膩之風,天津、河北等地這天應時素食是煎燜子。燜子是澱粉熬成膠狀塊,把它切成小碎塊,放在平底鍋上用油煎炒,煎到有一層黃色脆皮時,盛在碗裏,用芝麻醬調稀,撒上蒜末,拌好後即可食用。佐以主食大餅或燒餅,非常可口。
  在北京,這天各傢各戶要吃"懶竜",說是吃了"懶竜",可以解除春懶。所謂"懶竜",是用發面蒸的一條長形捲體,做法是把發面擀薄製成長片,放上和好的肉餡,然後捲成長條形,盤於籠屜中,蒸熟後切開,傢人分而食之。這一天,吃米飯名為"吃竜子",吃麵條為"吃竜須",吃春餅名為"吃竜鱗",吃餃子名為"吃竜耳朵",喝茶要喝竜井茶。總之,是取吉祥之意。二月二這一天,要派人去接姑奶奶回娘傢住些天。據說是因為按照舊俗,新媳婦不在娘傢住新正月,甚至不許見娘傢正月的燈;而二月二日則是過了正月的第一個雙日,於是就把這天定為接姑奶奶的日子。
  在往昔,北京到了這天,街頭會出現不少紅包袱、緑衣服的少女回娘傢。假如這天婆傢有事不允許娘傢接回,接的人免不了要垂頭喪氣,大失所望;新媳婦則要哭天抹淚。因此,京諺又說:"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1)第2節:序(2)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第4節:新春話年畫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第11節:迎春福、祿、壽(1)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第15節:北京"雜拌兒"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第17節:新春逛廠甸(2)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