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於去惡
蒲鬆齡 Pu Songling
北平陶聖俞[1],名下士[2].順治間[3],赴鄉試,寓居郊郭。偶出戶,見一人負笈……儴[4],似卜居未就者[5].略詰之,遂釋負於道,相與傾語,言論有名士風。陶大說之,請與同居。客喜,攜囊入,遂同棲止。客自言:“順天人,姓於,字去惡。”以陶差長[6],兄之。於性不喜遊矚,常獨坐一室,而案頭無書捲。陶不與談,則默臥而已。陶疑之,搜其囊篋,則筆研之外,更無長物。怪而問之,笑曰:“吾輩讀書,豈臨渴始掘井耶[7]?”一日,就陶藉書去,閉戶抄甚疾,終日五十餘紙,亦不見其摺叠成捲。竊窺之,則每一稿脫,則燒灰吞之。愈益怪焉。詰其故,曰:“我以此代讀耳。”便誦所抄書,頃刻數篇,一字無訛。陶悅,欲傳其術;於以為不可。陶疑其吝,詞涉誚讓[8].於曰:“兄誠不諒我之深矣。欲不言,則此心無以自剖;驟言之,又恐驚為異怪。奈何?”陶固謂:“不妨。”於曰:“我非人,實鬼耳。
今冥中以科目授官[9],七月十四日奉詔考簾官[10],十五日士子入闈,月盡榜放矣[11].“陶問:”考簾官為何?“曰:”此上帝慎重之意,無論鳥吏鱉官[12],皆考之。能文者以內簾用,不通者不得與焉。蓋陰之有諸神,猶陽之有守令也[13].得志諸公、目不睹墳典[14],不過少年持敲門磚[15],獵取功名,門既開,則棄去;再司簿書十數年[16],即文學士,胸中尚有字耶!陽世所以陋劣幸進,而英雄失志者,惟少此一考耳。“陶深然之,由是益加敬畏。
一日,自外來,有憂色,嘆曰:“僕生而貧賤,自謂死後可免;不謂迍邅先生[17],相從地下。”陶請其故,曰:“文已奉命都羅國封王[18],簾官之考遂罷。數十年遊神耗鬼[19],雜入衡文[20],吾輩寧有望耶?”陶問:“此輩皆誰何人?”曰:“即言之,君亦不識。略舉一二人,大概可知:樂正師曠、司庫和嶠是也[21].僕自念命不可憑,文不可恃,不如休耳[23].”
言已怏怏,遂將治任[23].陶輓而慰之,乃止。至中元之夕[24],謂陶曰:“我將入闈。煩於昧爽時,持香炷於東野[25],三呼去惡,我便至。”乃出門去。陶沽酒烹鮮以持之。東方既白,敬如所囑。無何,於偕一少年來。問其姓字,於曰:“此方子晉,是我良友,適於場中相邂逅。聞兄盛名,深欲拜識。”同至寓,秉燭為禮。少年亭亭似玉[26],意度謙婉[27].陶甚愛之,便問:“子晉佳作,當大快意。”於曰:“言之可笑!闈中七則[28],作過半矣;細審主司姓名[29],裹具徑出[30].奇人也!”陶扇爐進酒,因問:“闈中何題?去惡魁解否[31]?”於曰:“書藝、經論各一[32],夫人而能之。策問[33]:‘自古邪僻固多[34],而世風至今日,姦情醜態,愈不可名[35],不惟十八獄所不得盡[36],抑非十八獄所能容。是果何術而可?或謂宜量加一二獄,然殊失上帝好生之心。其宜增與、否與,或別有道以清其源[37],爾多士其悉言勿隱[38].’多弟策雖不佳,頗為痛快。表:‘擬天魔殄滅[39],賜群臣竜馬天衣有差[40].’次則‘瑤臺應製詩’[41]、‘西池桃花賦’[42].此三種,自謂場中無兩矣!”言已鼓掌。方笑曰:“此時快心,放兄獨步矣[43];數辰後[44],不痛哭始為男子也。”天明,方欲辭去。
陶留與同寓,方不可,但期暮至[45].三日,竟不復來。陶使於往尋之。於曰:“無須。子晉拳拳[46],非無意者。”日既西,方果來。出一捲授陶,曰:“三日失約,敬錄舊藝百餘作,求一品題。”陶捧讀大喜,一句一贊,略盡一二首,遂藏諸笥。談至更深,方遂留,與於共榻寢。自此為常。方無
夕不至[47],陶亦無方不歡也。
一夕,倉皇而人,嚮陶曰:“地榜已揭,於五兄落第矣!”於方臥,聞言驚起,法然流涕。二人極意慰藉,涕始止。然相對默默,殊不可堪。方曰:“適聞大巡環張桓侯將至[48],恐失志者之造言也[49];不然,文場尚有翻覆。”於聞之,色喜。陶詢其故,曰:“桓侯翼德,三十年一巡陰曹,三十五年一巡陽世,兩間之不平,待此老而一消也。”乃起,拉方俱去。兩夜始返,方喜謂陶曰:“君不賀五兄耶?桓侯前夕至,裂碎地榜,榜上名字,止存三之一。遍閱遺捲[50],得五兄甚喜;薦作交南巡海使[51],旦晚輿馬可到。”陶大喜,置酒稱賀。酒數行,於問陶曰:“君傢有閑捨否?”問:“將何為?”曰:“子晉孤無鄉土,又不忍忽然於兄[52].弟意欲假館相依。”
陶喜曰:“如此,為幸多矣。即無多屋字,同榻何礙。但有嚴君,須先關白[53].於曰:”審知尊大人慈厚可依。兄場闈有日,子晉如不能待,先歸何如?“陶留伴逆旅,以待同歸。次日,方暮,有車馬至門,接於莅任。於起,握手曰:”從此別矣。一言欲告,又恐阻銳進之志。“問:”何言?“曰:”君命淹蹇,生非其時。此科之分十之一;後科桓侯臨世,公道初彰,十之三;三科始可望也。“陶聞,欲中止。於曰:”不然,此皆天數。即明知不可,而註定之艱苦,亦要歷盡耳。“又顧方曰:”勿淹滯,今朝年、月、日、時皆良,即以輿蓋送君歸。僕馳馬自去。“方忻然拜別。陶中心迷亂,不知所囑,但揮涕送之。見輿馬分途,頃刻都散。始悔子晉北旋,未緻一字,而已無及矣。
三場畢[54],不甚滿志,奔波而歸。入門問子晉,傢中並無知者。因為父述之,父喜曰:“若然,則客至久矣。”先是陶翁晝臥,夢輿蓋止於其門,一美少年自車中出,登堂展拜。訝問所來,答雲:“大哥許假一捨,以入闈不得偕來。我先至矣[55].”言已,請入拜母。翁方謙卻,適傢媼入曰:“夫人産公子矣。”恍然而醒,大奇之。是日陶言,適與夢符,乃知兒即子晉後身也。父子各喜,名之小晉。兒初生,善夜啼,母苦之。陶曰:“倘是子晉,我見之,啼當止。”俗忌客忤[56],故不令陶見。母患啼不可耐[57],乃呼陶人。陶嗚之曰[58]:“子晉勿爾!我來矣!”兒啼正急,聞聲掇止,停睇不瞬,如審顧狀。陶摩頂而去[59].自是竟不復啼。數月後,陶不敢見之:一見,則折腰索抱;走去,則啼不可止。陶亦狎愛之。四歲離母,輒就兄眠;兄他出,則假寐以俟其歸。兄於枕上教“毛詩”,誦聲呢喃,夜盡四十餘行。
以子晉遺文授之,欣然樂讀,過口成誦;試之他文,不能也。八九歲,眉目朗徹,宛然一子晉矣。陶兩入闈,皆不第。丁酉,文場事發[60],簾官多遭誅遣,貢舉之途一肅,乃張巡環力也。陶下科中副車[61],尋貢[62].遂灰志前途,隱居教弟。嘗語人曰:“吾有此樂,翰苑不易也[63].”
異史氏曰:“餘每至張夫子廟堂[64],瞻其須眉,凜凜有生氣。又其生平暗啞如霹靂聲[65],矛馬所至,無不大快,出人意表。世以將軍好武,遂置與絳、灌伍[66];寧知文昌事繁,須侯固多哉!嗚呼!三十五年,來何暮也[67]!”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1]北平:舊府名。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北京大興、宛平兩縣。
永樂元年建為北京,改名順天府。[2]名下士:有盛名之士。
[3]順治:清世祖年號(1644—1661)。
[4]……儴(kuāngráng匡穰):惶急不安。
[5]卜居:尋找住處。
[6]差長(zhǎng掌):謂年齡略大。
[7]臨渴始掘井:喻事到臨頭纔準備急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己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8]詞涉誚讓:言語之間流露責怪之意。誚讓,譴責。
[9]以科目授官:按科目考試,授與相應官職。科目,封建時代分科取士的項目。唐製,取士之科有秀纔、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餘科,又有大經、小經之目,故稱科目。見顧炎武《日知錄·科目》。
宋代分科較少。明清雖衹設進士一科,但仍沿稱科目。
[10]簾官:科舉時代,鄉、會試貢院內之官。考試期間,貢院至公堂後的內竜門,由監臨封鎖,門外挂簾。場中官員根據工作性質,分別住在簾內和簾外,於是有內外簾官之稱。外簾官管事務;內簾官管閱捲,必須是科甲出身。
[11]月盡:月底。
[12]鳥吏鱉官:傳說,古代帝王少皡氏即位,鳳鳥來臨,於是以鳥名其百官,見《左傳·昭公十七年》。周置天官塚宰,其屬官鱉人,掌取龜鱉蚌蛤之屬。見《周禮·天官·鱉人》。這裏所說的“鳥”“鱉”,猶言屌、王八,實以粗話駡官場。
[13]守令:太守和縣令,指州、縣官員。
[14]墳典:即“三墳五典”,傳說為我國最古的書名,《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註:“皆古書名。”
[15]敲門磚:科舉時代,士人讀書應試,以取功名。功名取得即棄所學,猶如用磚敲門,既入門,即棄磚,故稱敲門磚。清代徑稱八股文為敲門磚。
[16]司簿書:管理官署中的文書簿册。
[17]迍邅(zhūnzhān諄沾)先生:這是擬人化的說法,猶言“倒黴鬼”。
迍邅,遲緩難行,喻命運不佳。此據二十四捲抄本,原作“遁遭”。
[18]文昌:神名,即梓潼帝君,掌管文昌府及人間功名祿位之事。都羅國:不詳。《漢書·西域傳》註謂有都盧國。《文獻通考·樂考·散樂百戲》:緣橦之伎衆,“漢武帝時謂之都盧。都盧,國名,其人體輕而善緣。”此或藉以諷指“夤緣攀附之國。”
[19]遊神:遊食之神。喻奔走幹祿,藉八股而倖進的試官。耗(mào冒)
鬼:耗亂不明的鬼,喻糊塗試官。耗,耗亂不明。《漢書·景帝紀》後二年詔:“不事官職耗亂者,丞相以聞,請其罪。”師古曰:“耗,不明也,讀如眊同。”
[20]雜入衡文:混雜進來審閱考卷。
[21]樂正師曠、司庫和嬌:樂正,官名,周時樂官之長。師曠,春秋時晉國的樂師,他辨音能力很強,但生而目盲。司庫,主管錢庫之官。和嶠,晉人,傢極富而性至吝,杜預說他有錢癖。這兩個人,一個瞎眼,一個愛錢,由他們作試官,必然是盲目評文或貪財受賄。
[22]休:罷休。
[23]治任:猶言“治裝”,整理行裝,表示要離去。《孟子·騰文公上》:“門人治任將歸。”註:“任,擔也。”疏:“擔於肩者,載於車者,通謂
之任“。
[24]中元:舊時以農歷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
[25]註:點香使燃。
[26]亭享似玉:亭亭玉立的意思。亭亭,聳立的樣子。
[27]意度:意態風度。
[28]閹中七則:請順治三年頒科場條例,規定鄉試第一場,試時文七篇。
其中“四書”三題:“五經”各四題,考生可自選一經,故合稱“七藝”或“七則”。
[29]主司:這裏指主考官。
[30]裹具:包裹起文具。
[31]魁解(jiè介)否:猶言是否高中。魁解,指鄉試中式第一名。魁,經魁,明代科舉以“五經”取士,每經各取一名為首叫“經魁”。因此取在前五名的稱“五經魁”或“五魁”。解,唐製,進士由多而貢曰解。明清鄉試本稱“解試”,因稱鄉試中了舉人第一名為“解元”。魁、解,在這裏是取得魁首、解元的意思。
[32]書藝、經論:指根據“四書”、“五經”所出的八股文試題。從“四書”裏出題叫“書藝”;從“五經”裏出題叫“經論”或“經義”。
[33]策問,提出有關史事或時政等問題,以簡策發問的形式,徵求對答,叫“策問”。這也是科舉考試項目之一。康熙二年(1663年)鄉試以策、論、表、判取士,共考二場。第一場,試策五道;第二場,試“四書”論一篇、經論一篇、表一道、判五條。
[34]邪僻:不正當的行為。僻,邪、不正。
[35]愈不可名:更不可名狀。名,指稱。
[36]十八獄所不得盡:意謂打入十八層地獄,也不能盡其罪。
[37]清其源:指從根本上杜絶邪僻。源,本源。
[38]多士:指應考的衆生員。悉言:盡其所言。
[39]擬:擬稿。天魔:佛教所說的從天上降到人間破壞佛道的惡魔,舊時以之代指旁門邪道。
[40]竜馬:指駿馬。《周禮·天官·庾人》:“馬八尺以上為竜,七尺以上為,六尺以上為馬。”天衣:猶言“禦衣”,指帝王所賜的冠帶朝服。
有差(cī):分等級。
[41]瑤臺應製詩:瑤臺,神話傳說中的神仙居處。應製詩,奉皇帝之命所作的詩。製,帝王的命令。
[42]西池:指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所居的瑤池。桃花賦:西王母有幡桃園,故賦其桃花。
[43]放兄獨步:任您超群領先。放,放任。獨步,出衆、獨一無二。
[44]數辰後:幾天之後;意謂放榜之時。男子:男子漢,好漢。
[45]期:約定。
[46]拳拳:忠誠,重言諾。
[47]無夕:據二十四捲抄本,原作“無息”。
[48]大巡環:虛擬的官名;取巡回視察之意。張桓侯:三國時蜀漢名將張飛。張飛,字益德,死後謚號桓侯。《太平廣記》捲一百八十九《關羽》引《獨異志》:“蜀將關羽善撫卒而輕士大夫,張飛敬禮士大夫而輕卒伍。”
故虛擬張飛巡視試場,以消士子不平。
[49]造言:故意傳播的流言。
[50]遺捲:沒被錄取者的試卷。
[51]交南:交州南部地區。今廣東、廣西屬於古之交州。
[52]恝(jiá莢)然:淡漠忘懷。
[53]關白:稟告,通稟。關,通。
[54]三場畢:此指鄉試完畢。明清時,鄉試和會試都連考三場,每場三天。
[55]“先是……我先至矣”數句:據二十四捲抄本補,原闕。
[56]俗忌容忤:舊時習俗,禁忌生人進入産婦臥室,以免衝犯。
[57]耐:據二十四捲抄本,原作“”。
[58]嗚:撫弄;撫兒聲。
[59]摩頂:以手撫其頭頂。傳說宋仁宗初生時,晝夜啼哭不止。婁道者“摩其頂曰:莫叫莫叫,何如當初莫笑。”啼遂止。見《聊齋志異》呂註引《一統志》。
[60]丁酉,文場事發:丁酉,指清順治十四年(1657)。這一年江南、順天、山東,山西,河南等地都發生鄉試科場案。順天府鄉試房官張成璞、李振鄴以及江南鄉試主考及分考官,都遭殺戮;舉人田……等因賄買舉人,也被殺。凡南北闈中式舉人,都傳京復試於太和門。
[61]副車:清代鄉試有正副兩榜。正榜取中的稱舉人,又稱“公車”。
副榜取中的,猶如備取生,稱“副車”。
[62]尋貢:不久舉為貢生。科舉時代,取得“副車”資格的生員,可以貢入國子監讀書。
[63]翰苑不易:做個翰林也比不上。翰苑,翰林院,此指在翰林院為官。
[64]張夫子:指張飛。
[65]哈啞:當作“暗噁”,怒聲喝叱。
[66]置與絳、灌伍:把他同周勃、灌嬰放在同等地位。絳,指漢初名將周勃,曾封為絳侯。灌,灌嬰,也是漢初名將。這兩個人都勇武無文。
[67]暮:晚,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大話聊齋 |
|
|
捲一: 考城隍 | 耳中人 | 屍變 | 噴水 | 瞳人語 | 畫壁 | 山魈[1] | 咬鬼 | 捉狐 | 荍中怪 | 宅妖 | 王六郎 | 偷桃 | 種梨 | 勞山道士 | 長清僧 | 蛇人 | 斫蟒 | 犬姦 | 雹神 | 狐嫁女 | 嬌娜 | 僧孽 | 妖術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