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皇傢醫事   》 乾隆長壽有秘訣(1)      屈維英 Qu Weiying

  我國自秦至清共有封建皇帝259位,其中可查出生卒年月的有209位,但平均壽命衹有39.2歲。其中活到70歲以上的長壽皇帝僅有8人,他們分別是:漢武帝劉徹,壽70;梁武帝蕭衍,壽80;唐玄宗李隆基,壽78;武後則天大皇帝,壽81;宋高宗趙構,壽81;元世祖忽必烈,壽80;明太祖朱元璋,壽71;清高宗乾隆,壽89。可見,在中國歷代皇帝中,乾隆為長壽之冠。
  乾隆帝生於1711年9月25日,卒於1799年2月7日,號長春居士、信天主人,又稱古稀天子、十全老人。他中青年時代體格健壯,視力極好,走起路來堅定挺拔,晚年雖有“痔血”及尿頻之患,但總體上相當健康,終生未用眼鏡,87歲時還能外出狩獵,臨終前不久尚能讀書寫字。
  乾隆帝對自己能夠長壽十分得意,他在自己的“七旬萬壽”時,特撰寫《古稀說》,並喜刻印章,自稱“古稀天子”。到80歲時,更覺自己“仰荷天眷,至為深厚”,“不特雲稀,且自古所未有也”。於是,又刻“八徵耄念之寶”,御制《八徵耄念之寶記》,以抒發自己春風得意、躊躇滿志之情思。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到承德避暑山莊朝見乾隆帝後,對乾隆作了這樣的描述:“觀其風神,年雖83歲,望之如60許人,精神矍鑠,可以凌駕少年;飲食之際,次序規則,嚴其肅,殊甚驚異。”
  按照常理,封建社會的皇帝地位至高無上,普天之下皆為皇室所有,一般都擁有三宮六院,納妾招妃,聲色犬馬,過着縱欲無度的糜爛生活,因而夭折者多,長壽者少。那麽為何乾隆帝獨獨能夠長壽、盡其天年呢?
  清宮醫案研究專傢認為,乾隆長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註重體育鍛煉,喜歡狩獵,並遍遊名山大川;二是生活有規律,節飲食,慎起居;三是長期對癥服用長壽藥。
  早在康熙時期,康熙帝就經常出巡旅遊。據史書記載,活了69歲的康熙皇帝曾六次巡視江南,行至江蘇、浙江,覽遍大江南北的名勝古跡。四次出巡塞外,駐蹕多羅諾爾、剋魯倫河、狼居胥山和索嶽爾濟山。四次登臨佛教聖地五臺山,領略北國風光。並且登泰山,祀東嶽,西幸太原和西安。
  一心效法祖父的乾隆帝也六下江南,巡察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蘇州和杭州,在大運河上泛舟賦詩,被人們傳為佳話。
  皇帝出巡,雖然可以騎馬、坐轎,且前呼後擁,後勤供應一路有充足的保障,但在當時的物質和交通條件下,曠日持久的跋山涉水、鞍馬勞頓,也是夠辛苦的了。這種辛苦的磨練對身心健康自然大有好處。筆者算了一筆帳:乾隆六次下江南,共費時666天,平均每次111天,如此長時間地外出遠遊,自然要有強健的身體,同時也能大大促進身心健康。
  此外,同祖父一樣,乾隆帝也非常喜歡射獵。康熙五十八年,康熙帝曾對自己的近侍衛諸臣說:“朕自幼至老,凡用鳥槍弓矢,獲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猻十,麇鹿十四,狼九十六,野豬一百三十二,哨獲之鹿,凡數百。其餘射獲諸獸,不勝記矣。又於一日內射兔三百一十八。”
  如此大規模的狩獵活動,無疑大大增強了康熙及皇室成員的體質。康熙帝不但熱衷於騎射,以增強身體體質,還將騎射定為“祖製”傳承下去,要求後輩要做“馬上天子”。可見,眼光遠大的康熙帝不僅把騎射視為一種鍛煉身體、磨煉意志的重要途徑,也視為增強國力、維持滿族統治的必要條件。
  乾隆帝繼承了其皇祖父喜歡騎射的傳統。乾隆自幼喜歡巡遊打獵,史稱乾隆帝“善射”,九矢九中,體魄健壯,活了89歲。乾隆帝常在夏日接見武官後在宮門外較射,秋天出塞時亦復如此。射時均以三番為率,每番三矢,每發多中圓的,九矢可六七。已巳年十月,偶在大西門前射,九矢九中,錢麓驚為異事,乃作《聖射記》進呈,感嘆“聖藝優嫻”雲雲。
  除了加強體育鍛煉,乾隆帝還愛好多樣,精神生活豐富,這也正符合中醫所強調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之病也,看花解悶,聽麯消愁,有勝於服藥者”的道理。據史書記載,乾隆帝喜歡聽音樂,經常要求樂工為其更換新麯,所謂“盼晴則月殿雲開之麯”雲雲,可見他深諳音樂與健康的關係。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皇傢醫事》目錄作者自序(1)作者自序(2)作者自序(3)
清代對太醫院的完善種痘戰勝天花惡魔(1)種痘戰勝天花惡魔(2)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1)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2)活血化瘀廣泛運用(1)活血化瘀廣泛運用(2)帝王也需用猛藥(1)
帝王也需用猛藥(2)醫療護理方法多(1)醫療護理方法多(2)醫藥理論建樹卓越(1)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2)藥材地道要講究地道藥材為什麽療效好重視未病控病情(1)
重視未病控病情(2)中醫治西人中西醫藥的主要差別臨終救命生脈散(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