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讀論語心得全集   》 第33節:論語心得(33)      劉廣宇 Liu Anyu

  風行一時的暢銷書《沒有風險的財富》的作者查爾斯·吉文斯曾經說過:“如果你想知道金錢的秘訣,就跟有一大堆有錢的人學。”所以,許多人跟“成功”人士、賺錢“專傢”和一些富有的人在一起。然而他們卻被這些人唬住了,怕這些比較成功的人不願意浪費時間或跟他們分享心得。事實恰好相反,其實有成就的人最喜歡別人對他們的成功感興趣;他們樂意與人分享他們的智慧、點子或商業秘訣。這讓他們感到有人重視他們、需要他們。
  修煉關係靠平時。在建立良好交際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對已經建立起來的關係,千萬不要與人失去聯絡。不要等到有事時纔去想到別人,“關係”就像一把刀,常常磨纔不會生銹。若是半年以上不聯繫,你就可能已經失去這位朋友了。
  人們一直都在忙於自己的事,為生活而四處奔波,沒有過多的時間在一起聊天、談心,可是,我們想要擁有美好的人際關係,就必須多與身邊的人聯繫、接觸。冷若冰霜、“老死不相往來”的人是不可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個朋友圈子的,衹有大傢之間不斷地往來,才能促進彼此之間信息的傳遞,感情的交流,彼此更深入的瞭解。
  事實上,我們所要做的並不多,衹是花些時間有心地去朋友傢走一走,也許衹是隨意地寒暄幾句,也許進行一次長談,總之,我們在加深對方對自己的印象,讓他們認為我們越來越熟悉,這樣深入下去,我們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融洽。
  一般來說,當我們初識一群人時,交際中進展速度跟接觸的頻率成正比。也就是說,如果你跟某位剛認識的朋友剛開始時總是有機會接觸的話,你們的關係很快就會變近,形成比較親密的群體。道理很簡單,為什麽你會跟你同辦公室的同事、同班的同學很快形成親密關係而跟其他同事或同學關係就遠一層了呢?就是因為你們常常見面、常常接觸,彼此很快就認識了、瞭解了。人與人之間衹有經常互通信息、互相交流,才能保持良好的關係。親戚之間、朋友之間,甚至剛認識的朋友,都要想辦法常常聯繫。
  我們每個人都要深知合作的力量,因為我們無法一個人面對所有的事情。即使我們一個人跑到荒野中去隱居,遠離各種人類文明,然而,我們仍然需要我們自身以外的力量來生存下去。我們越是成為現代文明的一部分,就越是需要依賴合作性的努力。不管我們是依靠白天的辛勤工作謀生,還是依賴利息收入生活,衹要我們能夠和其他人友好合作,我們的生活就可以過得更順心一點。
  為什麽中國人有那麽多禮節,碰上婚喪嫁娶等大事,親戚朋友就要參加,有許多場合還得送禮,這是幾千年來的傳統,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是親朋好友經常保持聯繫的一種方式。如果一戶人傢常年關閉門戶,既不“出去”,也不歡迎別人“進來”,那是在孤立自己。
  要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你必須跟你現有的親戚、朋友保持經常聯繫。有空給遠在異地的親人、朋友打打電話,通通信,詢問一下對方近來的工作、學習情況,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互相交流一下,這是很有必要的,這點時間絶對不能節省。碰上親戚、朋友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盡量參加,如果實在脫不開身,最好也得寫信或托人帶點什麽,不然,怎麽算得上親戚朋友?
  對方有睏難的時候,更應加強聯繫。許多人總是喜歡嚮別人、朋友匯報自己的喜事,而對於睏難卻不好意思開口,應打消這些顧慮。
  另外,常常保持聯繫對你自己會有許多好處,和親戚中的長輩經常聯繫、談心,一旦你碰上什麽事情,如找工作、找對象等,聽聽長輩、朋友的意見,或者找他們幫忙,對你是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如果平時沒有聯繫,需要時很難找上門去,即使找到,別人也不會樂意幫助你的。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如果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嚮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英國詩人柯立芝說:“友誼是一棵遮蔭樹。”當我們辦事不順或者四處碰壁的時候,你一定經常會想:“如果我有足夠多的關係,一定可以更加順利地完成這件工作。”“如果和那位關鍵人物能夠牽扯上任何關係,做起事來可以方便多了。”因為,衹要我們和那些關鍵人物有所聯繫,當有事情想要去拜托他或是與其商量討論時,總是能夠得到很好的回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論語心得(1)第2節:論語心得(2)第3節:論語心得(3)第4節:論語心得(4)
第5節:論語心得(5)第6節:論語心得(6)第7節:論語心得(7)第8節:論語心得(8)
第9節:論語心得(9)第10節:論語心得(10)第11節:論語心得(11)第12節:論語心得(12)
第13節:論語心得(13)第14節:論語心得(14)第15節:論語心得(15)第16節:論語心得(16)
第17節:論語心得(17)第18節:論語心得(18)第19節:論語心得(19)第20節:論語心得(20)
第21節:論語心得(21)第22節:論語心得(22)第23節:論語心得(23)第24節:論語心得(2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