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武术 叶隐闻书:一部武士修养书   》 第33节:叶隐闻书卷二(2)      山本常朝 Chang Korean Yamamoto

  9带几个装有丁香的袋子,就不会染上风寒。前些年的一个数九寒天,中野数马担当疾马回国的信使,虽以老龄之身,却没有遭罪,就是因为身上带了几袋丁香花,他后来把这个诀窍告诉了我。还有从马上摔下来时用的止血法,用芦苇絮和马粪煎饮。
  10对于天资平庸的主君,为了避免失败的危险,就要不停地鼓励称颂,这是为了强化他的气质。而对待气质刚毅、性格倔强、头脑敏锐的主君,最好使自己的存在成为主君的牵挂,这样,主君做事时就会想:"这事儿若是让这家伙知道,会怎么想呢?"值得主君牵挂的家臣一个也没有的时候,主君会轻视众家臣,会认为家臣都是些窝囊废,于是众人都在窥伺主君的脸色,主君愈发高傲自满。如此一来,不拘上下,不管你做了什么好事,主君都会视而不见。似乎没有人考虑这一结果。相良求马、原田吉右卫门等人就是能让主君充分注意到他们的想法的人。吉右卫门无论是病中还是隐居,不管发生了什么,主君都会找他商谈,真是难得的御眷呀。耽思于不成功,就不会成功;而只要十年苦心碎骨,就一定会成功。这是我的觉悟。如果不希望有所作为,则是遗憾;如果希望有所作为,那么又从何做起呢?把武田信玄的重臣家老板垣信方板垣信方:劝谏武田信玄勿沉迷诗歌,得到信玄重用,1547年死于和村上义清的战斗。和将军家的老中秋元但马守乔朝秋元但马守乔朝:武藏国川越藩主,历任家臣、家老之职,位列幕府老中,深得将军纲吉的信任,被称为"为朝廷尽力的良宰相"。卒于1714年。作为榜样吧。而被主君厌恶,就不能尽忠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般人不用心思,以后一点一点地悟吧。
  11着火时,要马上跑到职守场或辖区,不只是为灭火,因为敌人或谋叛者可能会趁骚动来进攻。平时就要有这方面的职业教育,严密警备所有的城门也是为此。如主君行佛事的时候,加班堪忍番堪忍番:当时武家惯用的词汇,担任加班的奉侍值班者。就是为了防备发生想不到的事情。这世上基本是寸善尺魔,好事少,坏事多,所有的事情不得不向坏的方面打算,不过,一般来说行佛事时应该不至于发生不吉的事情。若突发打架、争吵等,为不妨碍主君的佛事,要设立专门的职吏或加班值勤的人,这是经验,任何人都熟知,但大多数人却不曾给予充分的重视,所以一旦临急,行动总会迟一步。助右卫门君说,一定要预先劝告。
  12谏言和异见都是马后炮,于恶事发生之后,其效验薄弱,甚至使恶名流传。得病了,就要吃药,但如果平素善于养生,也就不患病了。病气发了,然后才想起养生,就不如平素的养生简单易行。在恶事还未发生以前,就把平素留意到的异常情况以不露痕迹的方式提出来,和平素养生的道理一样。
  13敬业的奉公之人一定会如愿被重用的。从主君方面来看,总是要找对自己有用的人,例如,喜好能乐的主君,当其寻找擅能乐者时,哪怕是百姓和町人,只要擅长笛子,也能打大鼓,就会被召来,主君用其他人才亦同此理。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主君好之,人必趋之,因此,主君应该喜欢有能力的人。以往都是根据藩家的需要设立官职,在家中培养人才,感觉很难;从下层中选拔培养,反而成就大功。有能力的人,各个时代都有几个。
  14有人发现位于释迦堂的御位牌被移往他处。"是否向主君报告呢?"那人问我,我回答说:"如您所说,如今能够注意到这件事的,也就是您老兄这种人了。然而,向主君汇报,对主君来说也没什么用,最多吩咐把御位牌放回原地,但您老兄的大名却瞬间广为流传,对您的评价也会走高。这件事如果主君不这样处理,世上会流传更加不好的事情,而只有对您的评判是好的。让坏事恶名来遮蔽我身吧,这才与奉公人或领有扶持俸禄的武士相称。悄悄地任其如此,谁也不会在意,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不久就过去了。在此期间,看准时机,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照原样放回就可以了。"我制止了他向主君报告的想法。像这种事,主君处理得不得体,世间也有知道的,只要留心,一定会有好机会加以修正。通常,恶事都是从内部泄露出来的。应该明白,批判主君是绝不可以的,在父子兄弟以及亲人之间,尤其会放松警惕。"因为是内密,所以不能对他人言。"话虽如此,但不久还是会逐渐流传开来,从本藩到他藩,乃至于整个日本都蔓延开来,大概不需要多久。若是恶人管理,如何使用下人或处理家计,不久,世间的恶评就会沸沸扬扬,因此必须在内部慎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狂与死的美学--《叶隐闻书》导读(1)第2节:狂与死的美学--《叶隐闻书》导读(2)
第3节:狂与死的美学--《叶隐闻书》导读(3)第4节:狂与死的美学--《叶隐闻书》导读(4)
第5节:狂与死的美学--《叶隐闻书》导读(5)第6节:狂与死的美学--《叶隐闻书》导读(6)
第7节:狂与死的美学--《叶隐闻书》导读(7)第8节:叶隐闻书卷一(1)
第9节:叶隐闻书卷一(2)第10节:叶隐闻书卷一(3)
第11节:叶隐闻书卷一(4)第12节:叶隐闻书卷一(5)
第13节:叶隐闻书卷一(6)第14节:叶隐闻书卷一(7)
第15节:叶隐闻书卷一(8)第16节:叶隐闻书卷一(9)
第17节:叶隐闻书卷一(10)第18节:叶隐闻书卷一(11)
第19节:叶隐闻书卷一(12)第20节:叶隐闻书卷一(13)
第21节:叶隐闻书卷一(14)第22节:叶隐闻书卷一(15)
第23节:叶隐闻书卷一(16)第24节:叶隐闻书卷一(17)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