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縱橫十六國 》
十五 亂世中的亂世
陳羨 Chen Xian
鄴城之中血流成河的時候,鄴城之外的各大勢力也在緊鑼密鼓地行動着。
位於鄴城北面的襄國,本是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發跡之地,鎮守在那裏的是石虎的兒子新興王石祗,他聯合了同樣對石閔、李農不滿的姚弋仲和蒲洪,傳檄天下,討伐石閔。
這時軟禁了石鑒的石閔為了徹底消滅石氏的殘餘力量,假托讖文“繼趙李”,改國號為衛,自己也改姓為李(意思是說我就是那個滅趙國的人),改元青竜。原在後趙朝中任職的大小官員一萬多人,紛紛逃往襄國,表示對石閔的反對。以石祗為首的維護後趙的集團與鄴城石閔的“衛”國形成對抗,整個關東完全處於軍閥割據局面,原來駐守在各個據點的後趙將軍們各自擁兵數萬,都不再聽從石閔的命令。
石閔這時大概體會到了坐在火山口的滋味,面對對手林立的局面,他衹好選擇離鄴城最近的據守石瀆(今河北臨漳西)的張賀度開刀。
被監禁的石鑒利用石閔、李農出徵之機,密派宦官帶着他的書信召據守滏口(今河北磁縣西北)的撫軍將軍張瀋乘虛襲擊鄴城。不料這亂世年頭宦官也靠不住,他嚮石閔、李農告發了此事。石閔與李農回兵鄴城,殺了石鑒。同時被殺的還有石虎的子孫三十八人,鄴城裏所餘的石氏一族盡數被誅。
(石虎當初盡滅石勒的子孫,而這回他自己的子孫又被石閔屠殺殆盡,石虎以恐怖的殺戮開始,他的結局竟也歸於殺戮,這種巧合可不是《紅樓夢》中石頭的幻影,而是真實的歷史。)
石氏被解决了,下面就是討論誰來當皇帝的問題。百官推舉石閔為帝,石閔當然要表演一番,他先是“固讓李農”,李農以死請求石閔即位。
石閔想了想,又說:“我們這些人以前都是晉朝人,如今晉室尚存,不如大傢各自做些州牧、太守,迎接晉朝皇帝還都洛陽,你們看怎麽樣?”
有個名叫鬍睦的尚書馬上拍馬屁,說:“陛下聖明賢德,本應登位,晉朝衰微已有多年,那些抱頭鼠竄逃到江東的君臣哪裏能統治您這樣的英雄呢?”
石閔終於顯出得意之情,笑着說:“鬍尚書真是個識天命知時務的人埃”
於是他改元永興,國號大魏,不久,他復姓為他的漢姓冉,這個政權便是歷史上所說的冉魏。冉閔封“親密戰友”李農為齊王,但很快又變臉除掉了李農和他的三個兒子,做起了真正的“孤傢寡人”。
石氏的最後一脈,襄國的石祗得到冉閔稱帝的消息,便就地即趙皇帝位,鬍人所據的州郡都表示支持石祗,特別是能徵善戰的姚弋仲。石祗手下正缺這樣的人才,便大力提拔姚弋仲,封他為右丞相、親趙王,又任命他的兒子姚襄為驃騎將軍、豫州刺史。
然而姚弋仲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想回到羌人的發源地關中地區,以圖進一步的發展,但他碰上了有同樣想法,同以關中為發源地的氐人領袖蒲洪。
蒲洪由於對後趙的待遇不滿意,早已遣使降了東晉,東晉朝廷看到北方如此大亂,又恢復了信心準備北伐,蒲洪被任命為持節和徵北大將軍。蒲洪根據讖文所說的“艸付應王”,改姓苻氏,自稱三秦王,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做關中三秦之地的主宰。
姚、苻兩傢都想乘着關東大亂,關中空虛的良機,先一步進入關中,創立基業,雙方就先在關東打了一嘲資格戰”,結果苻洪擊退了姚襄的進攻,確立了主動權。
可惜苻洪本人的好日子沒過長,後趙的降將麻秋(就是原來那個多次敗在張重華手中的涼州刺史)欲吞併苻洪的勢力而自立。他宴請苻洪,在酒中下毒,苻洪毒發,其子苻健發現了麻秋的陰謀,將其斬殺。
苻洪臨死前對苻健說:“我所以還沒有入關,乃是以為中原(指關東地區)一帶可以平定,不想卻被小人麻秋所害。中原的事情不是你們兄弟能解决得了的,我死以後,你們急速入關1苻健遵從父命,一面去了王號,嚮東晉告喪,一面率部衆嚮關中進發。
(前秦日後的強大,首先得歸功於苻洪製定决策的正確。苻洪曾經試圖在關東撈取根據地,但在群雄並起的背景下,想要立足顯然睏難。與前趙和後趙對峙時期不太相同的是,由於西南的成漢已被東晉消滅,而東晉方面對蜀地的控製又比較弱,關中所面臨的唯一稱得上強敵的衹不過是前涼一州的力量,而關中在地理和軍事上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那裏又有大量支持苻氏的氐人。苻氏的軍隊先入關中,站穩腳跟,就能轉過身子對抗關東的敵對勢力。)
整個中華大地,以冉魏國都鄴城為中心,四面八方都陷入劍拔弩張的狀態之中:苻健離開所據的枋頭(今河南瀎縣一帶),嚮西挺進;東南“安分”了很久的東晉沿着江淮一綫,派兵嚮北進入魏國境內;西北的前涼摩拳擦掌,待機東徵;北面的石祗更是咬牙切齒,整飭軍備,以圖報仇血恨。
但這一時代的最強音尚不屬於他們,遠在東北竜城虎視中原的慕容傢族,已經為結束這場大亂準備了二十萬的精兵,在東起徒河(今遼寧錦州一帶),西到蠮螉𠔌的戰綫上,前燕部隊分三路大軍對冉魏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前言 | 序章 從三國歸晉說起 | 一 南匈奴興起 | 二 劉淵建漢 | 三 文“達”武“曜” | 四 蜀中流民 | 五 羯人石勒 | 六 石勒歸漢 | 七 漢晉洛陽大戰 | 八 洛陽淪陷 | 九 劉琨孤城抗漢兵 | 十 “右侯”張賓 | 十一 陳元達鎖腰諫劉聰 | 十二 石勒詐降破王瀎 | 十三 西晉滅亡 | 十四 漢宮之變 | 十五 兩個趙國 | 十六 前趙的末日 | 一 前仆後繼的鮮卑人 | 二 遼東三部 | 三 慕容翰巧計敗宇文 | 四 慕容傢族的內亂 | 五 後趙的危機 | 六 暴君石虎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