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33節:佞人弄權,淫獵誰知一旦誅(6)      劉緒義 Liu Xuyi

  沒想到,近朱者赤,素知宣公好色的使者從齊國辦完婚約返國後,竟在宣公面前極力誇贊未來兒媳齊薑有絶世之姿,言語之間頗有挑動其心、投其所好之意。宣公一聽,當然心知肚明。但既許給了自己兒子,又怎麽好反悔呢?宣公身邊那些小人也看穿了他心貪其色,而難於啓口的心理,便建議宣公請名匠築高臺於淇水之上,朱欄華棟,名曰新臺。先以聘宋為名,把急子支使走,然後使左公子泄如齊,迎姜氏於半路,徑直帶至新臺,自己納之,在新臺上先行享用起來,於是齊薑就變成了宣薑,時人作《新臺》一詩,以刺其奪媳淫亂之醜聞:
  新臺有泚,河水彌彌。
  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不久,宣薑替宣公生下兩個兒子,大的叫公子壽,小的叫公子朔。宣薑有了新歡,早把原來的夷薑拋於九宵,還打算傳位於公子壽。
  這樣一來,公子急子不僅老婆沒到手,太子之位也岌岌可危。
  但是,急子雖然很危險,卻無甚過失,宣公找不到廢立的藉口。
  俗話說,竜生九子,各個不同。宣薑所生的這兩個兒子,性格也完全不同。哥哥公子壽為人忠厚孝友,而弟弟公子朔則驕橫虛偽,"陰蓄死士,心懷異志"。由此壽挺看不慣朔的為人行事。相反,他對急子這個異母兄長倒格外親近,因為急子性情與之相似,為人非常孝道,哪怕是父親陰奪已妻,他仍然能做到恭謹謙孝,沒有半點怨言。所以當宣公兩口子心裏把急子看成多餘人,左看不是,右看不是的時候,公子壽卻常常在他們面前說起急子的好話。
  這樣一來,宣薑就急了,你這個傻蛋啊,你怎麽就分不清敵友呢?人傢正是你的攔路虎呀。壽越是與急子親近,宣薑和宣公越是着急。你想想啊,這裏面多尷尬啊。有急子在一天,父親看兒子好像自己的情敵,母親看兒子好像自己偷了人,心裏多不是滋味啊。
  於是,這對"鴛鴦"便開始合計怎麽樣才能解脫這種尷尬。桓公十三年,急子他娘夷薑自縊而死。二人的計謀也成熟了。這一年,齊僖公派人來約衛國出兵攻打紀國,衛宣公便藉機打發急子出使齊國,臨了交給他一面旗子(旄)當信物。然後派人假扮強盜埋伏於途中,見到打旗子的急子走過來,就把他殺了。卻說公子壽隱隱察覺出不對勁,便嚮母親宣薑打探消息,宣薑心想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自己所做的一切又都是為了他,沒必要瞞着他,就把計謀透露給了壽。
  誰知壽一想,如果急子真的被他們殺了,那麽自己做了太子或國君,人傢不會以為是我在謀害兄長啊?於是,壽便趕去把這個陰謀告訴了急子,並勸他趕緊逃走。
  然而,急子不逃跑。他說,不執行父親的命令,那還需要兒子做什麽呢?哪裏有沒有父親的國度啊,我就逃到哪裏去。說完執意舉起那面要命的旗子繼續前行。
  壽見攔勸不住,又想不出別的辦法,於是,他决定代替哥哥去死。
  壽在河邊上追上了急子,假托要為急子送行,於是上了船。兄弟倆在船上喝酒,壽趁機把急子灌醉,拿了他的旗子上了岸,把急子丟下,自己驅車前往那個有埋伏的必經之地。
  到了那個地方,宣公安排埋伏在此扮作強盜的人見到那面旗子,不由分說,認旗不認人,跳出來就把壽殺了。就在這個時候,酒醒過來的急子見壽和自己的信物旗子都不見了,心知肯定是弟弟先走一步替他去死了,於是急急趕來,此時的壽已倒在血泊之中。急子見此,對那些"強盜"說,你們殺錯了人,你們要殺的是我,他沒有罪啊!"強盜"見殺錯了人,也不知是真是假,索性把急子也殺了,然後回去復命。公子朔一聽"一石二鳥"啊,心裏樂開了花。
  衛國人探知此惡訊,都念叨着急子和壽的好,於是有人又作了一首詩《二子乘舟》,詩云: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這首詩和前面那首詩都被廣泛傳唱,後來孔子編訂《詩三百》,也收錄其中。
  且說,宣公雖然除去了急子,卻又痛失愛子公子壽,心裏也頗生悔意,既驚又悔,腦海裏老是揮之不去哥倆的影子,不久竟成頑疾,幾個月後就死了。
  公元前699年,十五歲的公子朔即位,他就是衛惠公。
  但是衛惠公沒做多久的國君,就被衛國的左公子泄和右公子職趕跑了。原來,泄是急子的老師,職則是壽的老師,他們得知哥倆的死因後,就决定為他們報仇。桓公十六年,二公子聯合起來趁衛惠公出國之際,另立公子黔牟為國君,衛惠公得知消息,有國不能回,衹得匆惶逃到齊國去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