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 媒體人許知遠的青春自述: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
舊日的“生活”結束了?(1)
許知遠 Xu Zhiyuan
對於亨利·魯斯三世來說,2000年不是個好開端。先是在1月24日,他目睹了其父親亨利·魯斯創辦的時代集團被一傢衹有15年歷史的網絡公司AOL兼併。接着,在3月17日,魯斯創辦的一本具有標志意義的《生活》雜志宣佈停刊。儘管《生活》主編亨利·穆勒宣稱停刊的理由是:“《生活》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它的經營太失敗。公司希望集中財力,投資在定位更明確的新雜志上。”但是,悲觀與懷舊的人士還是本能地將這兩個事件聯繫起來,哀嘆“舊媒體之死”。
美聯社對於後一條新聞是這樣描述的:“美國雜志工業失去了一個最古老與著名的名字。”對於熟悉雜志歷史的人來講,這句話絶不誇張。在1936年11月,這本用著名的紅色字符《生活》標明的雜志出現在美國街頭,沒有人會想到一本雜志竟然可以主要由攝影圖片組成。創辦人亨利·魯斯把電影的視覺效果帶入雜志,造成了新聞史上空前的變革與成功。而伴隨着亨利·魯斯所預言的“美國世紀”的到來,《生活》雜志幾乎像好萊塢電影一樣成為美國人觀察世界的方式的一種標志。幾十年間,它充分體現了魯斯的對於該雜志的觀點:“觀察生活,觀察世界,見證偉大的變化,目睹可憐與驕橫的儀容相貌,註視奇異的存在——機器、軍隊、大衆、叢林的樹影和月亮的明暗。看看男人的工作——他的塗抹、成就和發現。看看千裏以外的事,藏在墻後和房間裏的事,危險即將來臨的事,男人們所愛的女人、無數的孩子。去觀察,然後在觀察中獲得愉悅。去觀察,然後去驚訝。去觀察,然後學習觀察……”
有了上述的背景,你就可以瞭解這本雜志的停刊引起如此轟動的原因。像全球160萬訂戶一樣,我熱愛《生活》用精美的圖片描述世界的方式,也為它的停刊惋惜。但是這個事件絶不可能被簡單地理解成“舊媒體之死”。這個世界也絶不是史蒂夫·凱斯所叫囂的“歡迎來到Internet世紀”。當我們順着技術的發展綫索來梳理《生活》的發展史時,這其中的真相開始不斷顯露出來。
《生活》的成功依賴於電影的觀念,它拋棄了雜志用文字講述世界的方式,而選擇了用形象描述世界,因此《生活》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本準意義上的“電子雜志”。彼得·德魯剋這樣評價這一點:“200年後,有可能出現另一種描述歷史的方式‘從魯斯的《生活》到……’因為魯斯的《生活》雜志不僅是舊時代的最後一個,也是新品種的第一個。”
德魯剋在做出如此評價的同時,也表明了這樣一層意思:伴隨着電子媒體的成熟,《生活》必將被取代。因為諸如《Time》這樣以文字為主的雜志,在文字中隱藏了更多可供思考的空間。而《生活》則缺乏這樣的思考空間,它更多的是提供直接的視覺刺激,這一點正是後來的電視與網絡的特性。所以,《生活》是文字雜志與電視與網絡之間的過渡産品。它從一開始已經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尷尬的境地。所以,儘管它在前期收到了巨大的成功。但一旦當電視普及,《生活》便開始了危機。因為更直接與連續的畫面,衝擊了攝影圖片的魅力。我們必須正視這個現實:《生活》在1972年停刊已經說明了它在電視時代的不合時宜。你當然可以反駁道,像《國傢地哩》這樣的圖片雜志不是依然生氣勃勃地存在下去嗎?但事實是,《國傢地理》是一本針對性極強的雜志,而《生活》則是一奉更類似新聞圖片攝影的雜志。對於新聞畫面的處理,人們當然更有理由選擇ABC或者日後的CNN。穆勒把1978年《生活》的復刊理解成“更多處於懷舊而非經營的目的”,是有其充分理由的。在此之後20年間,儘管《生活》並無虧損,但始終缺乏清晰的定位,而在這20年間電視與網絡等電子媒體得到了空前發展。《生活》面對這樣的挑戰,顯然已經缺乏生氣。而穆勒所說的“出於懷舊”復刊的目的,則無意中暴露了《生活》再次停刊的另一條重要原因。1978年的作為傳統媒體的時代集團似乎還有懷舊的心情,他們正像魯斯所堅持的“一本雜志就是一個生命”一樣,對於其經營的産品深具感情。而《生活》所采取的用照相機記錄歷史的方式,也决定了這本雜志的性質是懷舊的。正如美國學者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中寫道的:“照片能使人們在想像中擁有縹緲的過去……匱影是輓歌式的藝術,是衰老的藝術。”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這20年以來,《生活》雜志把生氣勃勃地目擊世界的任務轉交給了電視,而不自覺地陷入了懷舊之中。但是,懷舊卻是這個網珞時代所無法容忍的一種品質。互聯網強調的速度,是以忽略歷史感為前提的,而如果缺乏了歷史感,懷舊便不可能存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海南出版社 |
|
|
目錄 | 自序:46年之後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1)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2)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二 | 一條人文主義狗(1) | 一條人文主義狗(2) | 沒有顔色的青春(1) | 沒有顔色的青春(2) | 荒原上的我們(1) | 荒原上的我們(2) | 男人快樂原則(1) | 男人快樂原則(2) | 生於70年代(1) | 生於70年代(2) |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1) |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2) | 曖昧的懷舊 | 砸爛背後的眼睛 |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1) |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2) | 窺探者的狂歡節(1) | 窺探者的狂歡節(2) | 鏡 子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