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礼仪金说   》 第二部分-第33节:第5讲不卑不亢(1)      金正昆 Jin Zhengkun

  第5讲 不卑不亢
  任何人在与人正常交往的时候,都希望被人尊重,因此,我们中国人在与外国人交往的时候,需要注意做到既要尊重他人,同时又维护自己的自尊。这个问题在国际交往中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已经再三强调,礼仪者,敬人也。礼仪的第一要旨就是尊重,但是我们也同时强调,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在国际交往中,首先,我们要尊重我们的交往对象,尊重别的国家,尊重别的民族,尊重别人独特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习俗,尊重我们的每一位外方的交往人士。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强调尊重自我。我们强调的尊重自我,包括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本民族的同胞,尊重自己的国家,尊重自己的民族,尊重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
  在国际交往当中,我们确实没有必要做得过分地谦卑,因为这样也是对自己的不够尊重。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强调不卑不亢。所谓不卑,就是在别人面前,没有必要低三下四、委曲求全、卑躬屈膝。作为中国人在国际交往中,代表自己的国家,代表自己的团队,代表自己的民族。有鉴于此,我们要堂堂正正、落落大方。与此同时,我们不仅要讲不卑,还要强调不亢。所谓不亢,就是要在国际交往中,避免有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嚣张放肆、目空一切的感觉。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族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中国人在和外国人打交道时,要善于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没有必要自以为是,没有必要惟我独尊,好像正确的优秀的都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都是别人的。不要认为任何事情都是中国古已有之的,而排斥、敌视,甚至全盘否定国外的一切优良的传统和文化。文化从来都是互相交融的,任何国家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离开了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就难以得到可持续地发展。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国际礼仪中的不卑不亢原则的具体操作问题。那么我们讲到不卑,实际上就是强调在国际交往中,每一个中国人在国际交往中,要高度地重视自尊的问题。强调每一个国人在国际交往中,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要爱我国家,爱我民族,爱我传统,爱我自身,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自尊,在国际交往中,是不可能得到被别人尊重的。如果自己把自己的一切都否定了,那么谁会接受你呢?你自己都说自己不好,谁会说你好呢。很简单,那没有办法互动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注重自尊,在国际交往中,就会容易引起对方的好感或者好评。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上课,我们这个课堂上是中国学生、外国学生一视同仁的,都在一起上课。说实话,有些东方国家一些民族,要是不张嘴说话的话,你大概也分不出来谁是中国学生谁是外国学生,在我眼里学生都是一样的。我那天讲的是外交学。讲到外交,就要讲一些国家和民族,要讲案例分析,举出一些例子。我讲到一个国家和我们国家的关系,因为种种的原因两个国家的关系历史上有一点纠葛,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地讲一讲,结果上课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坐在我对面的一个学生,神态不佳,好像看我那个眼神都有那种敌视的神态,我就不大高兴了。课间休息我把班长叫来,问他,坐在我斜对面的那个穿什么什么衣服的学生是干什么的,他笑了。我说你笑什么?他说那是某国留学生。我说留学生怎么穿着打扮跟我们一样。他说我们两国不远嘛。我让班长把那个学生叫来。这个学生来了。我当时问他,你对金教授我讲课有什么意见吗?他说金教授你提到我们国家的时候,负面的问题讲得太多,你为什么不讲正面的。我说讲正面的时候你不在呀,或者你没认真听呀。每个国家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嘛。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部分-第1节:序第一部分-第2节:第1讲国际礼仪概述(1)第一部分-第3节:第1讲国际礼仪概述(2)第一部分-第4节:第1讲国际礼仪概述(3)
第一部分-第5节:第1讲国际礼仪概述(4)第一部分-第6节:第1讲国际礼仪概述(5)第一部分-第7节:第1讲国际礼仪概述(6)第一部分-第8节:第2讲遵守惯例(1)
第一部分-第9节:第2讲遵守惯例(2)第一部分-第10节:第2讲遵守惯例(3)第一部分-第11节:第2讲遵守惯例(4)第一部分-第12节:第2讲遵守惯例(5)
第一部分-第13节:第2讲遵守惯例(6)第一部分-第14节:第2讲遵守惯例(7)第一部分-第15节:第2讲遵守惯例(8)第一部分-第16节:第2讲遵守惯例(9)
第一部分-第17节:第2讲遵守惯例(10)第一部分-第18节:第2讲遵守惯例(11)第一部分-第19节:第3讲入乡随俗(1)第一部分-第20节:第3讲入乡随俗(2)
第一部分-第21节:第3讲入乡随俗(3)第一部分-第22节:第3讲入乡随俗(4)第一部分-第23节:第3讲入乡随俗(5)第一部分-第24节:第3讲入乡随俗(6)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