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本小说 》 大唐秦王詞話 》
第二十八回 赴黎陽軍師全孝道 戰柏壁大將逞英雄
諸聖鄰 Zhu Shenglin
第二十八回 赴黎阳军师全孝道 战柏壁大将逞英雄
詩:
莫嗜酒,酒有害。畢卓顛狂,劉令卑隘。世上好杯人,少成多見敗。采石江邊李白亡,古雲狂藥須當戒。
莫愛色,色有害。桀紂冰消,周幽瓦解。多少戀花人,盡被花摧敗。吳王昔日愛西施,國破傢亡千古戒。
莫貪財,財有害。眉塢成空,錢山易壞。曾見聚財人,盡被財坑敗。石崇金𠔌恣奢華,財聚身亡為後戒。
莫競氣,氣有害。項羽志剛,範增性隘。幾個逞強人,惹禍招殃敗。孔明昔日氣周瑜,不忍身亡誠可戒。
暫停警世修身語,還整興邦建國詞。
次日早晨,秦王坐下帥府,衆將參見已畢,傳令起兵回朝。大勢人馬,滔滔的趲離伊州城。軍行摧路柳,馬走蕩郊塵。有日,回至潼關。秦王把軍馬屯在關上,止帶衆將歸朝。進了長安城,直至東華朝前下馬。唐高祖坐朝,黃門官奏:“二殿下歸朝等旨!”“宣至金鑾寶殿!”秦王帶領衆將,朝見高祖。有茂功與後十八路總管,雖受官爵,不曾面君,都到駕前謝恩。高祖問:“哪個是徐茂功?”徐茂功叩頭說:“萬歲!臣是!”高祖說:“嚮日吾兒陷於金墉,賴卿護持,進獻黎陽府册,不自邀功,真乃純臣!今特賜卿與國同姓,名為李勣!”又賜禦酒、金花、白金十鎰。茂功當駕叩頭謝恩。秦王奏說:“李勣到河南,請秦叔寶歸朝。”高祖問:“哪個秦叔寶?”秦王說:“當初在老君堂,簡架宣花斧,救世民的秦叔寶!世民感活命之恩,今拜為皇兄!”高祖說:“大恩人!正該如此!宣上殿來!”把叔寶宣至駕前,高祖說:“秦將軍!吾兒不虧卿救,豈有今日!朕禦屏風上,見書着你們三位姓名,天幸都相聚於寡人之國,得遂朕願!賜金百鎰,禦酒三杯,金花彩緞,官封大都督,提調各郡兵馬。在朝為相,出朝為將,兼挂先鋒印!”叔寶謝了恩。封王珪為太子中允。高祖問:“階下俯伏者是何人?”茂功說:“是程咬金!因當初斧劈老君堂,戴罪歸降萬歲!”高祖說:“大仇人不許見!着錦衣武士,綁赴市曹處斬!”
正綁之間,那咬金仰面望天,應聲高叫:“唐高祖不如漢高祖!”高祖叫:“放轉來!”問:“唐不比漢,怎麽解說?”咬金被拿一拿,綁一綁,吃了一驚,把茂功分付的話都忘了,止說得一句,再不言語。秦王問茂功:“咬金怎麽不答應?”茂功說:“一定這勇夫忘記了!”高祖問:“有博覽古今的,着一個過來!”秦王說:“茂功,你過去!”茂功直臨駕前俯伏。高祖說:“這廝道唐不比漢,怎麽的故事?”茂功奏說:“有彌天大罪,臣不敢奏聞!”高祖說:“赦卿無罪,你說來!”茂功奏說:“昔日漢高祖與楚霸王在睢水大戰,漢高祖兵敗而逃。楚王麾下有二將,一個名丁公,一個名雍齒,他二將追趕漢高皇。高皇被追兵來近,路過一口枯井。漢王下馬,躲在井中。天意當興漢室,井闌都結滿蜘蛛羅網。那馬也通人性,往樹林中跑去。丁公先走,瞧見漢王落在井內,雍齒後到,不曾知覺,問丁公說:‘我們不要搜遠,不搜近,衹恐漢王躲在這井裏!’丁公說:‘不在!如在井內,怎麽得有蜘蛛羅網?’二將退軍回去。那馬在樹林中,望見楚將去遠,復回井邊,垂下繮繩下井,提救漢王起來。後楚霸王兵敗,自刎烏江,丁公、雍齒都降於漢。漢高祖咬牙封雍齒,淌淚斬丁公。此時各事其君,盡忠於主,臣子職分當然。他比這樁故事。”高祖問:“這廝武藝何如?”茂功說:“也是一員虎將!”高祖道:“本該取斬,寡人已赦前罪,恕免罪犯,官封執金吾上將!”牛進雄、牛進達官封總管,俱各叩頭謝恩。秦王奏說:“山後軍情緊急,世民就要領兵接應去!”高祖說:“吾兒用心徵剿,早報捷音!”秦王並衆將辭了高祖,出朝下演武場,整點人馬。
點東方甲乙木青旗藍號,撥雲盔雙鳳翅一撤青纓。
挂青袍柳葉甲青雲罩體,抹緑靴挑寶鐙騎馬渾青。
點南方丙丁火紅旗絳帶,茜紅袍緋綉襖火焰紛紛。
胭脂馬赤流星追風掣電,赤紅盔纓燦爛一派紅雲。
點西方庚辛金白袍素甲,盔似霜纓比雪刀劍如銀。
白竜馬九花騌橫拖素練,素羅袍飄縞帶上綉天神。
點北方壬癸水旌旗墨染,按乾方攢北斗九曜星辰。
盡戎妝擎刀劍威風凜凜,捧玄天真武帝袍挂烏雲。
點中央戊巳土黃旗密號,仗黃幡並豹尾槍劍攢金。
金字旗令字牌緊隨王駕,錦衣人花襖士簇擁儲君。
纔點夠六軍齊散分兵刃,給軍糧並馬料犒賞金銀。
轟天炮震地羅催軍起寨,吹竜笛鳴鳳管將士擡營。
正先鋒副總管開山疊水,選英雄為後殿壓陣驅兵。
左哨裏統兵官雄如太歲,右哨中監士將勇賽喪門。
花一簇錦一攢縱橫走馬,紅一團緑一溜隊伍行軍。
正是堂堂陣勢欺秦漢,整整軍容耀古今。秦王領大勢人馬,離了長安大國,到潼關屯住,天色已晚不題。
詞分枝葉,且說徐茂功的傢小,見居黎陽城。有父徐蓋,病卒於傢。徐夫人打發傢童,徑上長安報知茂功,恰好在潼關遇着。茂功接了訃音,淚如雨下。身在軍門,不敢動哀,衹得將情啓奏秦王,要請假歸傢,殯葬父親。秦王說:“今值救兵如火速,正在緊要之處,怎麽去得?分付族中代卿治理喪事何如?”茂功說:“殿下!父親止生臣一人,再沒族黨。容臣殯葬父親,以盡人子之道。臣事一畢,就到邊庭,豈不忠孝兩全,存歿均感?”秦王說:“事峻之日,火速到邊,不可稽遲!”茂功又奏說:“殿下到邊廷之日,凡百事體,自宜慎重,人馬不可輕出,軍務緩急,有秦將軍等畫不妨。”茂功又傳令大小將士:“保駕到山後,務要小心,各各遵守軍法,不宜輕出。如有抗違,依律不恕!”分付已畢,辭了秦王,一騎馬徑往黎陽城去。
且說秦王離了潼關,起兵到紅竜山去。
不說茂功行路事,再表秦王起大軍。
馬似狻猊馳電走,人如鐵鷂逐風行。
曉行夜住軍屯寨,過水登山將趲程。
滔滔不絶如流水,哨馬回來報統兵:三軍不可投前進,馬哨紅竜界口存。
兵至紅竜山赤瓜峪,有三齊王聞報,帶領衆兵出來迎接。秦王進帥府施禮,衆將士俱來參見。秦王問:“這裏離柏壁關多遠?”齊王說:“約有一百餘裏。”秦王又問:“賊兵結營,在關外在關裏?””齊王說:“前者離紅竜山二十餘裏,紮一座營,如今都回柏壁關去了。”秦王傳令:“趲人馬前去,離開二十裏之地安營!”你看:傍山堪紮寨,擇地好屯軍。但見:軍屯八面,營列五方。軍屯八面,按八門休、生、傷、杜、景、死、驚、開;營列五方,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密排萬面虎頭牌,擺對七層圍子手。第一層圍子手,稍長靶短,面闊弦粗,寶雕弓,一振轉千遭,擎王保駕鑿山箭;第二層圍子手,避傍弓,防冷箭,描獅畫獸牌;第三層圍子手,開山劈嶺大砍刀;第四層圍子手,銼鐵如泥宣花斧;第五層圍子手,誅兵斬將雙鋒劍;第六層圍子手,翻江攪海火尖槍;第七層圍子手,追魂喪膽托天叉。中軍外挂一面大銅鑼,篩一聲,三軍齊聚;鳴兩下,萬馬攢蹄。南北方圓接東西,盡按孫吳結勝規。總帥帳前傳將令,並無鴉鵲往來飛。
秦王屯下人馬,坐下中軍寶帳,聚集衆多將佐。秦叔寶奏說:“主公!
臣到柏壁關,瞧一瞧就回!”秦王說:“皇兄!到柏壁關去做什麽?”叔寶說:“臣要去探聽軍情,觀看地方,纔好出兵交戰。”秦王說:“帶多少兵將去?”叔寶說:“探聽軍情,衹好單人獨馬,如帶兵將,就動戰徵了。”秦王說:“既然皇兄要去,凡百小心!”叔寶說:“臣知道了!”辭別秦王,全裝披挂,果然是:虎將叢中領袖,英雄隊裏班頭!
帶一頂獅獸口嵌鴉青纓簇絳爛銀盔,披一領珠絡索拱祥雲真鎖幅靛青袍,挂一副緑絨穿排鷹翅賽唐猊銀葉甲,係一條稱熊腰妝異寶翠玲瓏鑲金帶,穿一雙踏寶凳躡飛雲烏犀獸軟皮靴,彎一張賽鷹鸇落鴻雁竜角靶花稍弓,插一壺穿鐵鎧透徵衣點剛鑿雕翎箭,擎一桿刺三魂追七魄明如雪火尖槍,懸兩條妖魔懼神鬼驚皎如銀鑌鐵簡,騎一匹猛如竜威勝虎慣追風呼雷豹。仿佛靈官臨世界,依稀真武下天門!
叔寶一騎馬,徑來到柏壁關下,應聲搦戰,喊震一聲,喝得那山中紅葉墜,𠔌口白雲飛。守關軍士飛報宋金剛:“有一員唐將,單人獨馬,聲喊如雷,叩關駡陣!”宋金剛說:“尉遲恭在時,偏沒人來搦戰,如今打發他太原府攢糧,卻又有兵來!”顔君章、範君章、張尋相、張萬年、王石竜、單公明、劉伯紀、劉春八將,近前道:“長官!水來土掩,兵至將迎。我八人領兵迎敵!”宋金剛說:“本該先鋒出軍,卻勞動同僚!”顔君章說:“長官!一般都是朝廷臣子,各當建功立業!”八人頂盔貫甲,全裝披挂,領一支人馬,趲出柏壁關布成陣勢。衹見那正東門旗開處,閃出一員大將張尋相:山後英雄性氣剛,威風凜凜好戎裝。
斜皮砌就籠盔頂,鑌鐵攢成甲挂霜。
翻海獸,撥雲槍,腰懸利劍吐光芒。
犀皮袋內雕弓硬,畫獸壺中羽箭長。
正西門旗開處,閃出一員大將範君章:狀貌猙獰似虎軀,渾身結束紫氍毹。
犀盔綴頂纓如墨,勒甲毛攆帶係絲。
手擎一桿鐵蒺藜,半空掄處冷光飛。
穩騎跳澗奔山馬,勇猛還將子路欺。
正南門旗開處,閃出一員大將顔君章:黑幘銷金綉帶新,獸皮裁就夾襴裙。
手擎一柄金蘸斧,跨馬威風似巨靈。
正北門旗開處,閃出一員大將張萬年:面藍發赤眼軀摳,側坐雕鞍跨紫騮。
數尺齊眉渾鐵棍,軍中驍勇最為頭。東南上閃出劉伯紀臨陣:平盔兩條花雉尾,徵袍燦爛裁羅綺。
掄槍跨馬顯威雄,苗裔金枝劉伯紀。
西南上閃出劉春臨陣:水磨鐵甲砌竜鱗,頂上金盔嵌紫瑛。
跨馬擎刀真勇健,武周宗脈是劉春。
東北上王石竜出馬:鐵面棱層氣勢豪,全憑猛烈佐劉朝。
腰懸鏟弩騎金勒,玉轡橫肩大砍刀。
西北上單公明出馬:威猛魁梧賽五丁,赤銅錘舉唬人魂。
雕鞍穩跨花斑豹,勁箭強弓謹護身。
八將齊擠陣前,正是一夥乘風白額虎,八方戲霧錦斑彪。叔寶渺視八將,似有如無,喝一聲:“通名來!”八將道:“吾乃定陽王總兵官宋金剛麾下副將軍張尋相、顔君章等八將。你通名來!”叔寶說:“無名小卒,誰與你通名!”蹬開戰馬。衹見九員戰將齊臨陣,到底還看哪個強!山後八將戰定叔寶。好叔寶!
騎着呼雷豹,衝着玉狻猊。迎着紫騮駒,斷着白獬豸。那八將八搬兵刃齊攢,好叔寶擎着兩條劈楞簡,抵着撥雲槍,架着大砍刀,攔着赤銅錘,擋着蘸金斧。鞍上將,氣吐虹霓,似崖前虎嘯風烈;坐下馬,口噴煙霧,如海內竜起雲騰。幹戈亂舞,滿空驟雨打梨花;兵刃交加,就地旋風飄瑞雪。直教飛熊蕩散豺狼隊,猛虎衝開麋鹿群!
大戰十餘合。叔寶抖擻神威,使起花簡法:有時見人不見馬,忽然露馬不露人。
幾回人馬都藏過,衹見玉蟒銀蛇往下奔。
一聲響亮言教中,把劉伯紀帶頂連盔打落塵!
轉將乘勢,又一簡打將過去,巧不巧!
簡來纏繞劉春體,山後英雄喪了魂。
當時六將心驚怕,撥轉竜駒走似雲。
鬍兵逃竄關中去,叔寶揚鞭轉大營。
叔寶殺敗山後八將,簡擊了二人,也不殺軍,也不追趕,搖鞭挑鐙,氣爽神舒,徑轉唐營。當時尉遲恭日不過午,敗唐八將,今日秦叔寶不夠一時,也戰敗了劉朝八將,打死二人。昔有古風一篇,單贊叔寶的驍勇:祖居齊地生豪傑,善武能文果奇絶。
當朝國士世無雙,義膽忠肝照日月。
平生英勇誰與同,孫吳韜略在心胸。
彪背熊腰石間玉,虎頭燕額人中竜。
奇材挺挺四方志,一朝奮跡歸唐帝。
君臣歡合兩相投,竜虎風雲真際會。
柏壁關前殺氣高,單人獨馬壓群豪。
交鋒未及一時景,簡震雙劉六將逃。
清宵救駕虹霓澗,衹身奮與尉遲戰。
天蓬黑殺兩相持,玉柱金梁總堪羨。
東徵西討滅強梁,偉績奇功四海揚。
賜土封功存帶礪,凌煙閣上姓名香。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大唐秦王詞話 | 唐朝開國演義捲— | 第一回 李公子晉陽興義兵 唐國公關中受隋禪 | 第二回 唐高祖郊天頒大赦 王世充毀詔殺欽差 | 第三回 洛陽城世充被圍 北邙山秦王受誘 | 第四回 唐秦王私看金墉地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 第五回 唐秦王失陷金墉 劉文靖親賫軟表 | 第六回 高祖試三仙鬥術 李靖誘梁王起兵 | 第七回 金墉城玄成改偽赦 千秋嶺叔寶送真竜 | 第八回 西秦偽霸主起兵 河南假周公顯聖 | 唐朝開國演義捲二 | 第九回 飛鼠耗糧同天譴 美人睏使亦人謀 | 第十回 桓法嗣定計奪糧 李玄邃興師伐鄭 | 第十一回 桓軍師大布神師計 李魏王兵敗翠屏川 | 第十二回 李密計窘投唐 高祖寬恩賜爵 | 第十三回 李藥師智降薛仁杲 邢國公愧接小秦王 | 第十四回 定巧計十羞李密 吟反詩三忤秦王 | 第十五回 桃林縣李密反唐 ????岡嶺建德中箭 | 第十六回 野豬坡李玄邃敗兵 斷密澗王伯當死節 | 唐朝開國演義捲三 | 第十七回 魏玄成抱竿哭主 徐世勣被說降唐 | 第十八回 桓軍師初犯伊州 唐秦王二下河南 | 第十九回 朱燦醉蒸段學士 公瑾智破楚王兵 | 第二十回 楚朱燦窮投王世充 李藥師計破鄭仙妃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