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话说“《红楼梦》中人” 》
第33节:刘姥姥(1)
佚名 Yi Ming
一贫一富两老妪——刘姥姥与贾母
孙玉明
刘姥姥和贾母,是《红楼梦》中年纪较大的两位老太太。她们二人的共同之处是:不仅寿命长,而且都是年纪轻轻便守了寡;二人虽然性格不同,但却都说话幽默风趣,令人发笑;相比而言,也都心地比较善良。当然,二人的不同之处,似乎远远多于相同之处。贾母福寿双全,富贵寿考,儿孙成群;刘姥姥却有寿无福,生活贫穷,没有儿孙,跟着女儿女婿过活。她们的家庭出身、身份地位,都有着天壤之别。正如第三十九回刘姥姥对贾母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她们二人的结缘,是在第三十九回,刘姥姥带着“野意儿”二进荣国府,因周瑞家的向王熙凤说起刘姥姥,富贵闲人贾母听到了,便“问刘姥姥是谁”,凤姐“回明白了”,贾母便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于是二人才有缘相见。又因刘姥姥投了贾母与凤姐的缘,于是便成了荣国府中女篾片式的座上客,随后便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发笑且令人深思的故事情节。下面,我们就根据书中的具体描写,简要分析一下这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一、刘姥姥
刘姥姥是一个积年的老寡妇,依着女儿女婿过活。因女婿王狗儿家与金陵王家曾经连过宗,为生活所迫跑到贾府去打秋风。第六回一进荣国府,通过这一独特的人物视角,将大家排场、贵族势派一一叙出,展示了贵族生活的奢靡。对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蒙古王府本有评语说:“是写府第奢华,还是写刘姥姥粗夯?大抵村舍人家见此等气象,未有不破胆惊心、迷魂醉魄者。”第三十九回二进荣国府,因投了贾母与凤姐的缘,留下解闷,结果满载而归。按脂批等有关史料所示,刘姥姥还应有“三进荣国府”,正是通过她的三进,来展示贾府由盛到衰的全过程。但现在的后四十回中,却又写了两次:一是第一一三回,凤姐病重,正巧刘姥姥又来到荣国府,凤姐便将巧姐托付给她;二是第一一九回,刘姥姥得知巧姐被卖,便将巧姐与平儿接到乡间躲藏,并给巧姐做媒,让巧姐嫁给了“家资巨万、良田千顷”的周姓大财主之子。一般研究者认为,这似乎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有些阅读《红楼梦》的人,往往只注重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喜剧色彩,但实际上,她在书中所起的作用,却要重要得多。以下就从几个方面,来略作说明。
说话风趣幽默,言谈地道本分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的女婿狗儿因“心中烦闷,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闲寻气恼”,刘姥姥看不过,于是便对狗儿说:“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待狗儿与她顶撞时,刘姥姥又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然后提到金陵王家,并说:“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在狗儿的鼓动下,刘姥姥索性要到贾府去碰碰运气:“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此处刘姥姥所说的话,活脱脱是一村庄老妪的口气,十分符合人物的性格。
第三十九回至四十一回,对这一人物形象作了集中描写。因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曾经得到过凤姐的接济,所以第三十九回,刘姥姥带着“枣子倭瓜并些野菜”二进荣国府,表示谢意。当她见到平儿后,先问“姑娘好”,接着又强调说:“家里都问好。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因为庄稼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着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东西虽然不多,但却都是地地道道的农家产品,而且都是头茬儿新鲜东西,略表穷心,这番话说得既本分地道,而且还相当有水平。
再如第四十回,行酒令时她说的“是个庄家人罢”、“大火烧了毛毛虫”、“一个萝卜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了个大倭瓜”等等,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的语言,用刘姥姥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
.装疯卖傻,但实际上很有心计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崇文书局 |
|
|
第1节:宝玉的容貌和气质 | 第2节:宝玉的不合时宜(一) | 第3节:宝玉的不合时宜(二) | 第4节:宝玉的不合时宜(三)(1) | 第5节:宝玉的不合时宜(三)(2) | 第6节:堪怜咏絮才 | 第7节:病如西子胜三分 | 第8节:落花水流红,闲情万种 | 第9节:情情成痴 | 第10节:有情人难成眷属 | 第11节:“薛宝钗”这个名字 | 第12节:宝钗为什么进京 | 第13节:宝钗金锁的来历(1) | 第14节:宝钗金锁的来历(2) | 第15节:宝钗的才华和学识 | 第16节:宝钗的“冷”与“无情” | 第17节:容貌俊美,性格泼辣 | 第18节:精明能干,要强逞能 | 第19节:机智幽默,善于奉承 | 第20节:贪财好利,嫉妒成性 | 第21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 第22节:秦可卿出身之谜 | 第23节:秦氏与可卿仙子是否同一个人? | 第24节:贾宝玉和秦可卿是什么关系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