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郑和下西洋与马哥来华考:被误读的远行   》 第33节:暹罗国王恭迎郑和(7)      陈存仁 Chen Cunren

  在暹罗的庙宇中,有拳术的石雕,每一具石雕,都以腿功为主,所以我特地在一具石雕(名为跆拳石)之前拍摄一影。
  我又得到一部有关暹罗体育的书,他们将中国明初传入的拳术,列入书中,有文有图,但是暹罗文字,实在难懂。有一位暹罗文史学家,对我说"暹罗的文字,实在是从中国文字蜕变出来的",他拿出一本暹罗的古文书朗朗诵读,我有些似懂非懂,原来他读的就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不过音韵带些客家音,读书的腔调,完全是中国老式文人的音韵。但是我看了暹罗的医学书籍,当然还是一些也不懂。据说学习暹罗文不难,与日本的片假名、平假名相仿,所以我有几个门生,进入暹罗医校,攻读暹罗文的古医学,居然也能考到合格,获得开业的执照;特别是客家人,因为他们的音韵与暹罗文的音韵相差不大,所以更容易学习。总之即使是泰国土著,多数与中国潮汕客家人的祖先分不开的。
  近年来暹罗也风行针灸,我看了他们的针灸书,当然完全不解。就在古医学校之旁,发现他们也有一个针灸铜人,不过这个铜人的头部,铸成佛头形状,要是旁边不悬挂一张中国针灸穴位图,那就不知道这个是针灸铜人了。
  习用矿盐 改用海盐
  暹罗和旧时云南一样,向来是用一种矿盐,又称岩盐,是产于山岩之中的一种矿物盐,自从中国云南学来的,采取这种岩盐的方法,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
  可是岩盐产在深山之中,缺少碘质,用以调味,很容易患上瘿瘤之症(俗称大颈泡,西医名为甲状腺肿大),所以在云南患此症的人特别多。泰国生此症的也是古已有之,不过中国沿海各省,早已改用海盐,是在海边作陷下去的盐田,待到海潮澎湃而来,都涌入盐田,潮退之后,盐田中的海水经过日光曝晒,就会凝结成为盐粒,含有碘质,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日光曝晒是来不及的,因此还要挑盐水,在炉火中加以高热煮过,将水分烧干,盐粒凝结,手续也很烦杂。
  盐产在北方较多,南方的海边,多是黄沙,所以海水的盐田,不容易制造(泰国也像香港深水湾、浅水湾,海岸边都是黄沙,也不能造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第2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2)第3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3)
第4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4)第5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5)第6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6)
第7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7)第8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8)第9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9)
第10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0)第11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1)第12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2)
第13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3)第14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4)第15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1)
第16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2)第17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3)第18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4)
第19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5)第20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1)第21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2)
第22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3)第23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4)第24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5)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