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杂家 於丹閻崇年等名傢演講錄:發現你的心靈   》 第33節:武俠與人文素養(4)      於丹 Yu Dan

  第一,武俠小說提倡"內功"勝於"外功"
  武俠小說的術語中有一個"內功",有一個"外功"。我也練過一些氣功,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盛行過很多氣功。我練功是用來琢磨找內功,有一天我和一個師兄在體育館裏打坐打通小周天,我忽然感到喪失自我。知識分子有很清醒的自我意識,我們受西方思想影響很深,老保持一個清醒的我,這和中國文學是不一樣的。中國文學主張"無我",莊子是氣功大師,達到無我。有一天我到了這種境界,覺得我自己要沒有了,腦子裏白茫茫一片,但那時我還隱隱有一絲自我,多年的科學訓練使我不能放棄這一絲自我,不知道哪來的一股子邪勁一下子就恢復了自我。我能夠描述是因為當時我還有一點自我,讓我想起小說《紅岩》裏被敵人打了註射劑後以一個共産黨員的鋼鐵意志把持自我的描述,我以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鋼鐵意志沒有放棄自我。我師兄說我功虧一簣,說我馬上就會打通小周天。我說這件事太危險,如果我不控製自己,我不知道我能成為什麽東西。我承認我到過這個境界,起碼是到了邊上,我知道可能會有那麽一個境界。有了這樣一個境界之後可能是我們所說的內功上升到一個層次。而"內功"是現代詞彙,古代並沒有,古代的戰爭文學、武俠文學沒有"內功"這個詞--《水滸傳》中沒有講武鬆、林衝、李逵誰的內功好,《三國演義》沒有講趙雲、張飛誰的內功好。現代武俠小說對武打的描寫越來越細膩,且出現"內功"這個概念,內功越來越重要,"內功"勝於"外功",這個東西恰恰出現在民族衰落要走嚮復興的背景下。古代武俠小說的背景是中國很強大,甚至是世界的中心,不需要強調內功,現代武俠小說忽然開始講內功。其實凡是非常有名的大俠、武術傢,據行傢看,他們都不是一流高手,真正的一流高手都是不出名的,是我們不知道的。按照武術的哲學,練了武功之後不是出來打架,出來賺錢的,所以我們肯定不知道有名的高手,越有名的人可能越差。武術冠軍絶對不是高手,高手不會參加武術比賽,參加武術比賽有悖武術精神。霍元甲是大俠,但他很年輕就去世了,有人說霍元甲是被日本人害死了,也有一種說法是霍元甲遇到內功高手。霍元甲的問題在於外功太強內功相對比較弱,武術講究"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武林高手是內功特別強,不是靠肌肉、靠蠻力,霍元甲的內臟沒有修煉好,一拳打出去有一千多斤的力量,可以把人打死,但自己的內臟也受傷了。比如一個鐵箱子裏面裝的是玻璃,別人打你的時候不會打破鐵箱子,但裏面的玻璃會碎。一個商船上放着一個大炮,一炮開出去很有威力把敵人的船打沉了,但自己的船也受傷了,因為甲板承受不起。霍元甲吃虧就吃虧在此。"內功"後來得到了武俠小說傢的繼承,到了金庸、梁羽生、古竜時代,一流高手一定是內功高手,令狐衝這樣的高手除外,大多數的高手都是內在力量非常強大。我們看武俠小說出場的武俠人物,使用的是很奇怪的兵器的肯定不是高手,越是大俠拿的東西越簡單,甚至是赤手空拳,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就是靠手而天下無敵。這後面包含的是儒傢思想,中國人講究靠內在修養去徵服世界,而不是過多地依賴於工具。西方人的理念是工具第一,西方社會進步就是工具的進步,不斷改進工具,微軟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2000、XP,一代一代更新,西方跟着工具走,最後成為工具的奴隸。中國人也在不斷改進工具,但同時強調人不能成為工具的奴隸。總是強調工具要為人所用,總是警惕人不能成為工具的奴隸,毛澤東一再強調:武器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掌握武器的人。其實這都是儒傢的思想,儒傢思想講究"修養第一、覺悟第一"。武俠小說中常寫學了亂七八糟的花招都沒有用,無招可以勝有招,簡可以勝繁,內勝外,這對於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具有極大的啓示。你不要把武俠小說當成練武術的教科書去讀,武俠小說內的功夫是不能練的,它是人生的一個象徵,象徵我們要註重內功的修養,不要註重外在的東西,不要註重你是正教授還是副教授,你是正科長還是副科長,那都是外在的。首先你要關註你有多少力量、有多少力氣,現在你要問問自己:"我讀了多少本書?我有哪些具體的能力?我辦事能力如何?我教育孩子能力如何?"各方面的能力你自己問問自己,這些就是你的內功,人要追求的是內功的充盈,人外在得到的東西和內功並不一定都是相互匹配的,你有處長的能力但你當了一輩子的科長,你有科長的能力但你當了很多年的處長,你會選擇什麽?這是對人的拷問。最理想的狀態是有處長的水平當了處長。但人生是復雜的,社會上大多數情況不是這樣的,這是理想,大多數情況是人不在其位,你所應當得到的和你實際得到的不一樣。很多文學家都有這方面的牢騷,李白、杜甫都是這樣。很多人覺得自己沒有被重視,這時你要去問問自己的內功如何,內功好,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會越來越強。北京大學到用人單位調查自己的畢業生的情況,大多數的反映是北大的畢業生後勁比較大,剛來的時候可能不太願意聽領導的話,有些清高,有些散漫,但幹活很好,且越往後越好,說明內功強,肚子裏的東西多,內功強可以隨時轉變。招數不是根本性的而是次要性的,招數可以變化,理論屬於招數,過十年就流行別的理論了,急功近利找招數、用花招障人眼目不可取。幾十年前我們流行階級鬥爭,用階級鬥爭解釋一切問題,階級鬥爭這個招數的確是很有威力的,大多數問題用階級鬥爭的鏡子確實可以看出來,這一招很管用,但它不是內功。現在不流行階級鬥爭,現在流行別的理由,現在流行女權主義者,拿着女權主義的鏡子一看,到處都看到男女鬥爭、性別鬥爭,似乎看出很重要的問題,但其實都是表面的。列寧說:"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我對學生說:"理論要關註,但最重要的是內功,上了幾年學到底讀了多少本書,這就是你的內功。肚子裏裝了2000本古今中外的小說,走到哪都不愁沒有飯吃。不管理論怎麽變,東西裝在你的肚子裏,隨時可以拿來用。"如果衹學了一門理論,理論好像不管用了。我反對學生衹學一門非常狹窄的專業技能,你要超出自己所學的專業去博覽群書,把這些東西當成你的內功,不要認為這些東西沒有用,不要追求什麽東西都能排列出漂亮的組合拳,它放在你的肚子裏會有用,你不知不覺會把這招使出去。郭靖練武功是內功特別強,強到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使什麽招,郭靖的反應是比較笨的,沒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他的腦子比身體來得慢得多,當有人打他一拳的時候,他的腦子還沒有反應過來,手已經出去了。我們在學習工作中要強調內功勝於外功,我們每個人、每個地方、每個國傢都應當強調"內勝於外",其實就是真的勝於假的,這樣能擺平自己受到的不平的待遇的心態。人追求的是真的功夫,不追求別人的評價,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求別人理解你,你自己理解你就可以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發現你的心靈(1)第2節:發現你的心靈(2)第3節:發現你的心靈(3)
第4節:發現你的心靈(4)第5節:發現你的心靈(5)第6節:發現你的心靈(6)
第7節:發現你的心靈(7)第8節:發現你的心靈(8)第9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1)
第10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2)第11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3)第12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4)
第13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1)第14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2)第15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3)
第16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4)第17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5)第18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1)
第19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2)第20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3)第21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4)
第22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5)第23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6)第24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7)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