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政 》 交锋三十年 》
第33节:陈光怎么变成"陈卖光"?(1)
马立诚 Ma Licheng
陈光怎么变成"陈卖光"?
何清涟最近在海外发表文章说,"陈卖光"卖了诸城的企业之后,卷款逃跑,人间蒸发了。
这篇题为《改革神话的终结与重塑社会认同的困境》的文章是这样说的:"山东省诸城市市长陈光因一口气卖光了该市272家国有企业而获得'陈卖光'的绰号,成为中国'国企改革第一官'。'陈卖光'因此积聚大量财富,最后挟款潜逃,至今不知躲在世界上哪个角落。"(《当代中国研究》2006年冬季号)
这当然不是事实。陈光完成了诸城(县级市)的企业改制之后,被提拔为山东菏泽市(地级市)市长,后又升任荷泽市委书记。在菏泽市长任上,陈光曾和我书信来往讨论改革,这些信一直留在我的手边。
"国企改革'第一官'",这是《南方周末》2003年10月报道陈光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其实,在诸城企业改制的同时,南方也先后进行了企业改制,只是诸城改制的响动格外大。
原因何在?一是诸城市的改制规模大。二是这件事发生在山东。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山东人。山东人朴直、讲义气,在全国口碑甚佳。但正如《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9月的一期报道所说,山东也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官本位根深蒂固,私营经济发展落后。因此,陈光的改革在山东的争议格外大。
陈光原来是山东潍坊市团市委书记。1991年,35岁的陈光调任诸城市市长。诸城市是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陈光上任一摸底,凉了半截。市属150家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103家亏损。另外一些企业表面还说得过去,实际资不抵债。全市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80%以上,每年光支付利息就达1.5亿元。陈光认为,主要原因是"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利益关系不直接。"因此,"应该在产权制度上动点真格的"。
大规模变更国企产权,陈光堪称首例。十四大报告说,股份制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要积极试点。这成了陈光实施股份合作制的依据。
最初的试点,陈光选择了总资产270万元、职工277人的国有小型企业诸城电机厂。当时市政府的方案是,国家控股51%,职工买断49%,但全厂职工提出全部买断。最后,9个厂领导每人出4万元,20多个中层干部每人出2万元,普通职工每人出6000元,把厂子买下来。这个国企变成由277名股东共同拥有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开元电机有限公司。1992年12月28日,开元公司举行成立大会,诸城市工商局局长当场发执照,"企业性质"一栏出现一个新名词:"股份合作制"。陈光在会上说:"10年改革,改来改去企业还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从今天开始,咱两家关系变了,变成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
这一年陈光撤消了5个企业主管局,人员一个不留,只保留一个经贸委。他说,政府越小越好,这是为企业改制扫除障碍。一些干部为此大哭大闹上访告状,但陈光不为所动。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一般小型国有企业,有的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的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给集体或个人。陈光的改革确实有超前意识。
这一年他出任诸城市委书记,到1994年7月,全市288家乡镇以上的企业,有272家实现改制。这时,陈光被人起了个绰号--"陈卖光"。
陈光当市长的时候,诸城的改制由市长主导,当时的市委书记干了些什么?没人关心。陈光当书记的时候,这项工作又由书记主导,当时的市长干了些什么?也没人关心。这说明陈光是个强势官员。当然,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承担的风险也越大。方方面面的矛头就都对着他来了。
1995年,两位学者来到诸城调研,写了一篇文章说诸城的改革是搞私有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这在当时是很吓人的罪名,够抓起来的份了。该文发表在国家体改委主办的一家杂志上。
与此同时,1995年7月,山东省政府在诸城召开了全省县一级企业改革会议。全省的县委书记、县长都来了,会议肯定了诸城改革模式。这一年,陈光当选为潍坊地委常委,成了山东最年轻的厅级干部。全国很多地方也都到诸城考察,诸城市体改革办一天最多接待过50个团体。这些考察团绝大多数都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带队,但他们回去之后并没有按照诸城的路子搞改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1) | 第2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2) | | 第3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3) | 第4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4) | | 第5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5) | 第6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6) | | 第7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7) | 第8节:明星胡耀邦:思想解放的先锋干将(8) | | 第9节:吴明瑜:我为邓小平起草科学大会讲话(1) | 第10节:吴明瑜:我为邓小平起草科学大会讲话(2) | | 第11节:1978: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历险记(1) | 第12节:1978: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历险记(2) | | 第13节:1978: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历险记(3) | 第14节:1978: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历险记(4) | | 第15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1) | 第16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2) | | 第17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3) | 第18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4) | | 第19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5) | 第20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6) | | 第21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7) | 第22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8) | | 第23节:我与袁庚有神交(1) | 第24节:我与袁庚有神交(2) | |
| 第 I [II] [I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