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评传 》 跌宕起伏的一生:悲情曹雪芹 》
第三章 燕雀齊飛殘月天(11)
徐淦生 Xu Gansheng
“這是宮裏的東西,據說是一對,兩衹麒麟對頂着頭。出自精工名匠之手。這是德妃娘娘——我的親皇太太賞給我阿瑪的。阿瑪一天到晚練兵練武的怕碰壞了,就賞給了我,我貼身兒戴了小十年啦。你這麽喜歡,我就把它送給你。”
“不不,不不。老太太可不許我要人傢的東西。”
“咳!這不值什麽。”
“那也不行。”
卿卿眼珠一轉:“那,你戴什麽?給我看看。”
“我……”曹霑有點兒慚愧的一笑:“是小時候太太給打的長命鎖。”說着從脖子上摘下來遞給卿卿。
卿卿看了一眼,握在手心兒裏:“咱們倆人換,你也不算要我的,我也不算要你的。好不好?”
“這……”弄得曹霑正自無言以對之際,救命星翠萍來了,她站在藏書樓下,大聲的喊:“霑哥兒在樓上嗎?老太太傳你!上江邊給大舅老爺送行去!霑哥兒,霑哥兒——”
“哎,來啦!來啦!”曹霑劈手奪回自己的長命鎖,拉上張宜權磨頭就跑。
石頭城外,揚子江邊。
這是江面最寬的一段,約有十八裏之遙。灰褐色的江水滔滔滾滾,翻着細浪嗚咽而過。天上飛着小水凌,落到人身上還是落到地下便是雨珠,這是雍正元年的正月裏,朔風陣陣加雜着碎雪,摔打到人身上真是刺骨的寒冷。
江邊停着一條押解犯人的囚船,船上站着須發灰白的李煦,他身材魁梧,態度從容,在他的腳下,左邊跪着李鼎,右邊跪着李鼎的胞弟李鼐,這父子三人俱都衣衫襤褸,披頭散發,鬍子拉碴。李鼐的懷裏還摟着自己三歲的女兒阿梅。孩子的十個小手指頭凍得發紅,身上還陣陣發抖。
岸上站着曹傢的老夫人、曹桑格夫妻、四太太、曹霑,還有丁傢父子。曹為避嫌未到。
誰心裏都明白,說是“送行”,其實這是一場生離死別!船上船下哭聲一片,衹有哭聲沒有語言,是啊,可說什麽呢?想說的話不能出口,能說的話,除去“保重,保重,還是保重”!與其如此就不如不說啦!如此心態,如此情景,越發凄慘,越發哀傷,越發痛入心脾。
還是見多識廣的李煦挺得住,他拍了拍兩個兒子的肩膀,讓他們止住悲聲,然後嚮岸上恭手為禮:“姑奶奶!別傷心,不要哭啦!你今天就是哭死在這兒,哭得長江水倒流,也救不了你哥哥!想我李煦這一輩子,吃也吃了,喝也喝了,什麽叫榮華、什麽叫富貴,我也開了眼啦!我已經是六十九歲的人啦,自古常言不欺我:‘人過七十古來稀!’我在蘇州幾十年人稱‘李佛’,讓我受之有愧,我沒幹了什麽積德行善的大事,可‘李佛’二字足以說明我李煦沒有傷天害理,對國對民無愧於心,可如今落了這麽一個下場,誰心裏都知道這是為什麽,這真是‘戲臺小天地,天地大戲臺啊’!李鼎、李鼐都是幾十歲的人了,就算命該如此吧,可最不該的,就是我這小孫女阿梅呀!她招了誰啦?她惹了誰啦?她知道什麽?她懂得什麽?她纔三歲啊,就要跟着爺爺蹲大獄,住天牢,天哪,老天爺!這公平嗎?——”李煦不由得萬分激動,一言哽咽,老淚縱橫,說不下去啦。
李鼐嚮前跪爬了幾步,他一手摟住阿梅,一手抓住船舷給老夫人磕頭:“姑爸爸!姑爸爸!你救救這苦命的孩子吧!這孩子一落了草兒就沒了奶奶,我自幼體虛多病,此番入都,衹怕到不了京城我就葬身魚腹了,這孩子,這孩子……姑爸爸,我雖入黃泉也謝您的天恩!”李鼐頭觸船舷聲聲作響。
小阿梅抱住李鼐的脖子:“阿瑪不哭,阿瑪別碰腦袋了,疼,疼……”
曹霑一個箭步躥到老夫人跟前,雙手抱住,麯膝跪倒:“老祖宗,您救救小阿梅吧!千萬救救我的小表妹吧!”他撕肝裂膽嚎啕大慟。老夫人此時此刻恰似萬箭穿心,她一手摟住孫子的頭,一手顫顫巍巍地指着老丁:“快!快去請差官老爺。”
“嗻。”丁漢臣跑到船頭,一安到地:“陳千總,我傢老夫人有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資料來源】中國華僑出版社 |
|
|
| 惟大磨難鑄就大英才(1) | 惟大磨難鑄就大英才(2) |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1) | |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2) |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3) |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4) | |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5) |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6) |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7) |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2)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3) |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4)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5)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6) |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7)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8)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9) |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0)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1)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2) |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3) | 第三章 燕雀齊飛殘月天(1) | 第三章 燕雀齊飛殘月天(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