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柯雲路把脈當代婚戀:誰的靈魂更可悲   》 第33節:35歲前成功的10條黃金法則(2)      柯雲路 Ke Yunlu

  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強加給他人。
  自己渴望的事情,要想到他人也可能渴望。
  做到了這一條,人生狀態就相當高級了。
  當你渴望安全感時,就要理解他人對安全感的需要,甚至幫助他人實現安全感。你渴望被理解、被關切和愛,就要知道如何力所能及地給予他人理解、關切和愛。
  給予他人理解與關切,會在高水平上調整融洽彼此的關係,也能很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這個好狀態既來自於對方的回報,也是自己“給予”的結果。
  善待別人,同時就善待了自己。
  朋友們不妨將最希望從他人那裏得到的態度一條條寫下來,捫心自問,而後便會想到別人同樣有這些希望。
  在這些條款上對他人慷慨大方,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正確態度。
  五、永遠不忘欣賞他人
  這條原則是己所欲而推及於人的首要註釋。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理解與欣賞,得到欣賞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生活與奮鬥的很大動力。小時候,父母的欣賞會使孩子積極興奮地上進發展,老師的欣賞會使學生廢寢忘食地努力學習。成年了,社會的欣賞是一個人工作的最大動力之一。
  善於欣賞他人,就是給予他人的最大善意,也是最成熟的人格。
  每個人都既堅強又軟弱。在渴望欣賞這一點上,很天才的人其實都很軟弱。
  如果得到的欣賞太稀缺,天才也會枯萎。
  六、誠信待人
  誠信被人們談了又談,我們絶非人云亦云。因為我們知道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因此,誠信待人不僅為了在他人那裏造成一種印象,也不僅為了塑造自己的美德與品牌。這種質樸自然由真心流露的誠信,本身就是生活的需求。
  在誠信待人的狀態中,我們找到安詳和思維的流淌通暢。
  誠信待人,誠信做事,可以使我們理直氣壯,正氣凜然,心胸開闊,心無挂礙。
  誠信不僅是一種待人的態度,本身就是生活的質量。
  誠信不是生活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目的。
  一個人能夠誠信地生活,是因為他有着智慧,有着狀態,有着條件。
  即使從世俗的角度來看,誠信也常常造就最傑出的成功。
  七、和氣寬仁
  古人講和氣生財。不僅在商業中,在方方面面,和氣的性格都是成功的要素。
  兩個貨攤賣同樣的東西,一個攤主拉長着臉,一個攤主一臉和氣,後者的生意肯定要好做得多。僅從經濟學角度講,買一份貨,外搭一份和氣,要遠比買一份貨,還得搭一張長臉合算得多。這麽一看,和氣也是含金的。和氣也是商品。
  和氣待人與和氣待己是一回事。
  和氣待人,必然寬容。
  當我們和氣寬仁地對待所有人時,就相當完整地和氣寬仁地對待整個世界了。
  這個道理自然無用多言。
  重要的不是停留在道理上,而要在實踐中體驗。
  如果你原本待人不和氣、不寬仁,那不要緊,不需要強扭硬拽。衹要一點點做起來,就好像做一種精神操,你會在每一次對別人的和氣寬仁中體會心態的放鬆和開闊。
  於是,你就會更進一步和氣寬仁。
  一個良性循環就漸漸改變了你。
  八、不靠言語取悅於人,而靠行動取信於人
  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有些人喜歡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應,恨不能討好一切人,應酬好一切關係。這是拙劣低下的表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相對貧睏”的驅動與睏擾第2節:沒有貓狗的村莊(1)
第3節:沒有貓狗的村莊(2)第4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1)
第5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2)第6節:互聯網上的童話(1)
第7節:互聯網上的童話(2)第8節:有一種情結叫奧運
第9節:陳逸飛失誤在哪裏?第10節:悲憫之心與人類的希望
第11節:林黛玉的病非藥可治第12節: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
第13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1)第14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2)
第15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1)第16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2)
第17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3)第18節:發現父母婚外情,孩子怎麽辦?
第19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1)第20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2)
第21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3)第22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1)
第23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2)第24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