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未死的沙威   》 第33節:既非殘破,亦非完整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既非殘破,亦非完整
  ——關於付秀瑩和她的習寫
  我將付秀瑩同學的這一篇小說鄭重地推薦給《來園》——因為它使我可以對任何人說:“這是一篇小說。”
  小說所應具有的一般元素它都具有了,諸如人物關係、情節、細節,以及對話作用的節制而自然的掌控。
  文字也好。一般而言,對文字有精當要求的習寫者寫散文時,得心應手,而寫小說時,往往功虧一簣。文字本身如少女;作散文如刺綉;創小說如構建。文字之美,近於抒情而疏於敘事。此乃文字的一個真相,雖大傢駕駛,規律亦然。付秀瑩同學既寫了一篇較正宗的小說,且寫出了氤氳全篇的筆調,當勉勵之。
  但我還是想首先來談一談我對我們這一名女研究生的印象。正如大傢已瞭解的,小付自幼生活在農村,脫穎而出,考入大學。畢業後工作不錯,在省會城市的中學裏教英文,稱職敬業,胜任愉快。為了求取更高的文憑,也為了人生更符合理想的走勢,於是成了我們大學中文係的研究生。
  我深知我們的研究生同學目前所面臨的關於謀職擇業走嚮的種種睏惑、迷惘、彷徨、失意;我也深知我們的大部分研究生其實意在文憑,而非中文。故我尤其深知,付秀瑩對本院中文係是寶貴的。由她而想到楊燕群,想到已經畢業的俞德術、張誠、孫同江,想到正在北大讀研究生的吳弘毅等等同學。無論是中文的本科班還是研究生班,若真的喜歡這一學科
  的同學竟少於一半,則教與學必皆被動。凡事,陷於被動,互無長進也。對於教者的影響是隱性的。而對於學者,直合光陰虛擲耳。原本喜好中文的,氛圍庸怠,其喜其好,難免漸倦。衹為文憑的,大約除了文憑,更是什麽也沒有獲得。故我言付秀瑩對於我們的中文係是不可或缺的。
  別的同學內心所結的一切塊壘,她也不例外有的。個中況味,惟己自知。
  然而,她們默默勤奮地寫着。
  這令我很感動。
  尤其欣慰的是,我看到了她顯著的進步。
  而她的進步,是可令我們全體中文係老師在她畢業時,為她做出這樣的鑒定——該生係我院中文係之優秀研究生,能胜任一切文字、文學乃至相關的工作!
  我現在就可以代表我們中文係的全體老師將這樣的鑒定超前兌現給她。
  我認為這是她配獲得的。
  是她以顯著的進步換來的。
  也是老師們必須給她的。
  擇業前景是越來越難了——老師們內心何嘗不祝願每一名同學,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擇業時,皆有競爭的實力呢?
  但我們竟是那麽愛莫能助!
  我們除了教給同學們創作和評論以及相關的能力,還能教給大傢什
  麽呢?
  中文的教學,越來越受到社會需求的挑戰。老師們無不在思謀改進。然能否真的具備一點中文能力,同學們自己的願望也是重要的。
  故我希望同學們嚮付秀瑩和楊燕群們學習——能動些,再能動些。不必為了成為作傢,但一定要為了具備起碼的中文能力。多一種能力,對將來的自己,總是有些益處的。
  那麽,再談談她的這一篇小說——三角的情愛關係而已,司空見慣。短得也談不上算是構建之作,艾艾悵悵的,幽幽怨怨的,本不是我特別欣賞的一類。
  為什麽又推薦得如此鄭重呢?因為我們大部分同學的習寫都停滯在文字的自我玩賞階段,故以率性的散文表達為主。敢寫小說,能寫一篇小說的還不多。而小說創作,是對文字的自我玩賞階段的“反動”。文字在敘事方面的提高,那纔是真的提高,不容易的提高,自覺的迎難而進的提高。這一篇小說的文字清明剔透,不浮不躁,細處截繁,簡處了當。
  結尾剎筆利落——似一篇沒有結束的小說,似大故事的開始……
  然所敘情懷,尋常世相之一種也。全世界每天在産生着。
  我想——不妨讓願意的同學們參與它的下篇的構思,陸續發在《來園》上,即——後來三個人物之間又演繹了什麽樣的事件?此舉可培養我們感性的和理性的兩種想象的思考的特長。
  我同時建議,一定要將《藏在布丁裏的銀紐扣》轉載一下——看文學在“交於生活”的層面上,怎樣亦是人類的良師……
  並且,我建議將《六月的雨》也放上來。不因別的,僅因那是一篇美文而已。
  欣賞自己同學寫的美文,也是論賞美文——美文亦能出於同學們自己筆下的。缺點是太過“小資”情調,女性寫來,可諒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三聯書店
第1節:目錄第2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1)第3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2)第4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3)
第5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4)第6節:十種關係(下篇)(1)第7節:十種關係(下篇)(2)第8節:十種關係(下篇)(3)
第9節:十種關係(下篇)(4)第10節:讀書與人生(1)第11節:讀書與人生(2)第12節:讀書與人生(3)
第13節:讀書與人生(4)第14節:讀書與人生(5)第15節:讀書與人生(6)第16節:讀書與人生(7)
第17節:虛假柔情似水(1)第18節:虛假柔情似水(2)第19節:虛假柔情似水(3)第20節:關於說話
第21節:紙簍該由誰倒空第22節:讀書與人生(1)第23節:讀書與人生(2)第24節:一個國傢的明信片(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