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诗歌文集 》  柳宗元集     》
卷三十三 书
    
柳宗元 Liu Zongyuan 
 ○与杨诲之书(一云“与杨诲之再说车敦勉用和书”。诲之。凭之子也。公
 集有与凭书。此元和五年作。)
 足下幼时,(公杨氏婿,故识诲之幼时。)未有以异于众童,仆未始知足下。
 及至潭州,(贞元十八年九月,以太常卿杨凭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乃见
 足下气益和,业益专,端重而少言,私心乃喜,(永贞元年九月,公贬邵州刺史,
 十一月,再贬永州司马,过潭州,见诲之。)知舜之陶器不苦窳为信然。(《史
 记》:舜陶河滨,器皆不苦窳。窳,音庾。病也。)然而舜之德,可以及土泥,
 而不化其子,(《孟子》:舜之子亦不肖。)何哉?是又不可信也。则足下本有
 异质,而开发之不早耳。然开发之要在陶煦,(呼句切。温也。)然后不失其道。
 则足下亦教谕之至,固其进如此也,自今者再见足下,文益奇,艺益工,而气质
 不更于潭州时,乃信知其良也。中之正不惑于外,君子之道也。然而显然翘然,
 秉其正以抗于世,世必为敌仇,何也?善人少,不善人多,故爱足下者少,而害
 足下者多。吾固欲其方其中,圆其外,今为足下作《说车》,(《说》在集中。)
 可详观之。车之说,其有益乎行于世也。
 足下所持韩生《毛颖传》来,仆甚奇其书,恐世人非之,今作数百言,知前
 圣不必罪俳也。(公有题《毛颖传》。)及贺州,所未有者文又三篇。(元和四
 年七月,凭自京兆尹贬临贺尉。)此言皆不欲出于世者,足下默观之,藏焉,无
 或传焉,吾望之至也。
 今日有北人来,示将籍田敕。(按《宪宗纪》:元和五年十月,诏以来年正
 月十六日东郊籍田。)是举数十年之坠典,必有大恩泽。丈人之冤闻于朝,(先
 是御史中丞李夷简弹凭为江西观察使时赃罪,以是贬。)今是举也,必复大任,
 丑正者莫敢肆其吻矣。甚贺甚贺!仆罪大不得与于恩泽,然其喜不减之足下者,
 (“然”下,无“其”字,“减”下,无“之”字。)何也?喜圣朝举数十年坠
 典,太平之路果辟,(音辟。)则吾之昧昧之罪。(“吾”下,无“之”字。)
 亦将有时而明也。方筑愚溪东南为室,耕野田,圃堂下,以咏至理,吾有足乐也。
 (一无吾字。)足下过今年,当侍从北下,仆得扫溪上,设肴酒,以俟趋拜。足
 下发南州,当先示仆,得与猎夫渔老,上下水陆,择味以给膳羞,虽不得久,亦
 一时之大愿也。过是无可道。
 福来辞行急,(福来,诲之之隶。)不可留。言不尽所发,不具。宗元顿首。
 ○与杨诲之第二书(一云“与杨诲之疏解车义第二书”。此元和六年作。)
 张操来,致足下四月十八日书,始复去年十一月书,(复前书也。)言《说
 车》之说及亲戚相知之道。是二道,吾于足下固具焉不疑,又何逾岁时而乃克也?
 (一无“而”字。)徒亲戚,不过欲其勤读书,决科求仕,不为大过,如斯已矣。
 告之而不更则忧,忧则思复之;(“思”,一作“冀”。)复之而又不更则悲,
 悲则怜之。何也?戚也。安有以尧、舜、孔子所传者而往责焉者哉?徒相知,则
 思责以尧、舜、孔子所传者,就其道,施于物,斯已矣。告之而不更则疑,疑则
 思复之,复之而又不更,则去之。何也?外也。安有以忧悲且怜之之志而强役焉
 者哉?吾于足下固具是二道,(公娶凭弟凝之女。)虽百复之亦将不已,况一二
 敢怠于言乎?
 仆之言车也,以内可以守,外可以行其道。今子之说曰“柔外刚中”,子何
 取于车之疏耶?果为车柔外刚中,则未必不为弊车;(“弊”,一作“败”。)
 果为人柔外刚中,则未必不为恒人。夫刚柔无恒位,皆宜存乎中,有召焉者在外,
 则出应之。应之咸宜,谓之时中,(《记·中庸》曰:君子而时中。)然后得名
 为君子。必曰外恒柔,则遭夹谷武子之台。(《左传》定公十年,公会齐侯于夹
 谷,孔子相。齐侯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合好,
 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齐侯闻之,遽避之。又十二年,
 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
 之宫,登武子之台。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二子奔齐。)及为蹇
 蹇匪躬,(《易》: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以革君心之非。(《孟子》:大人
 格君心之非。)庄以莅乎人,(《语》: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
 不敬。)君子其不克欤?中恒刚,则当下气怡色,(《礼记》:子事父母,妇事
 舅姑,下气怡声。)济济切切。(《礼记·祭义》:子之言祭,济济漆漆然。今
 子之祭,无济济漆漆,何也?注:漆漆,读如“朋友切切”。济济、切切,皆容
 貌。)哀矜、淑问之事,(《书》: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诗》:淑问如皋
 陶。)君子其卒病欤?吾以为刚柔同体,应变若化,然后能志乎道也。今子之意
 近是也,其号非也。(号,名也。)内可以守,外可以行其道,吾以为至矣,而
 子不欲焉,是吾所以惕惕然忧且疑也。
 今将申告子以古圣人之道:“(圣”,一作“贤”。)《书》之言尧,曰
 “允恭克让”;言舜,曰“温恭允塞”;禹闻善言则拜;(出《孟子》。)汤乃
 改过不吝;(与吝同。)高宗曰,启乃心,沃朕心”;惟此文王,小心翼翼,
 (《诗·大明》之文。翼翼,恭谨貌。)日昃不暇食,(《书》:文王自朝至于
 日中昃,不遑暇食。)坐以待旦;(《孟子》: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仰而
 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武王引天下诛纣,而代之位,其意宜
 肆,而曰“予小子,不敢荒宁”;(《书》:高宗谅阴,三年不言;言乃雍,不
 敢荒宁。非武王也。)周公践天子之位,捉发吐哺;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
 其弟子言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今吾子曰:“自度不可能也。”然则
 自尧、舜以下,与子果异类耶?乐放弛而愁检局,虽圣人与子同。圣人能求诸中,
 以厉乎己,久则安乐之矣,子则肆之。其所以异乎圣者,(一作“圣人者”。)
 在是决也。若果以圣与我异类,则自尧、舜以下,皆宜纵目卬骞鼻,(纵目,谓
 非横目。卬鼻,谓鼻向上。“卬”,即“仰”字。又五刚切。)四手八足,鳞毛
 羽鬛,飞走变化,然后乃可。苟不为是,则亦人耳,而子举将外之耶?若然者,
 圣自圣,贤自贤,众人自众人,咸任其意,又何以作言语立道理,千百年天下传
 道之?是皆无益于世,(一有“间”字。)独遗好事者藻缋文字,以矜世取誉,
 圣人不足重也。(“重”,一作“道”。)故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唯上
 智与下愚不移。”吾以子近上智,今其言曰“自度不可能也”,则子果不能为中
 人以上耶?吾之忧且疑者以此。
 凡儒者之所取,大莫尚孔子。孔子七十而纵心。彼其纵之也,度不逾矩而后
 纵之。今子年有几?自度果能不逾矩乎?而遽乐于纵也!傅说曰:“惟狂克念作
 圣。”(《书·多方》之辞,非傅说之言也。)今夫狙猴之处山,叫呼跳梁,其
 轻躁狠戾异甚,然得而絷之,未半日则定坐求食,唯人之为制。其或优人得之,
 加鞭箠,狎而扰焉,跪起趋走,咸能为人所为者。未有一焉,狂奔掣顿,(掣,
 尺列切。)踣弊自绝,(踣,满北切,仆也)故吾信夫狂之为圣也。(一无“故”
 字。)今子有贤人之资,反不肯为狂之克念者,而曰我不能我不能。(一本无下
 三字。)舍子其孰能乎?是孟子之所谓不为也,非不能也。
 凡吾之致书,为《说车》,皆圣道也。今子曰:“我不能为车之说,但当则
 法圣道而内无愧,乃可长久。”呜呼!吾车之说,果不能为圣道耶?吾以内可以
 守,外可以行其道告子。今子曰:“我不能翦翦拘拘,以同世取荣。”吾岂教子
 为翦翦拘拘者哉?子何考吾车说之不详也?吾之所云者,其道自尧、舜、禹、汤、
 高宗、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皆由之,而子不谓圣道,抑以吾为与世同波,工
 为翦翦拘拘者?(一无“者”字。)以是教己,固迷吾文,而悬定吾意,甚不然
 也。圣人不以人废言。吾虽少时与世同波,然未尝翦翦拘拘也。又子自言“处众
 中偪侧扰攘,欲弃去不敢,犹勉强与之居。”苟能是,何以不克为车之说耶?
 (一无“克”字。)忍污杂嚣哗,尚可恭其体貌,(“可”,一作“能”。)逊
 其言辞,何故不可吾之说?吾未尝为佞且伪,其旨在于恭宽退让,以售圣人之道,
 及乎人,(一作“及乎生人”。)如斯而已矣。尧、舜之让,禹、汤、高宗之戒,
 文王之小心,武王之不敢荒宁,周公之吐握,孔子之六十九未尝纵心,彼七八圣
 人者所为若是,岂恒愧于心乎?慢其貌,肆其志,(一作“支”。)茫洋而后言,
 偃蹇而后行,道人是非,不顾齿类,人皆心非之,曰“是礼不足者”,甚且见骂。
 如是而心反不愧耶?圣人之礼让,其且为伪乎?为佞乎?
 今子又以行险为车之罪。夫车之为道,岂乐行于险耶?度不得已而至乎险,
 期勿败而已耳。(一作“矣”。)夫君子亦然,不求险而利也,故曰“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礼记·中庸》之文。)不幸而及于
 危乱,期勿祸而已耳。且子以及物行道为是耶,非耶?伊尹以生人为己任,(
 《孟子》:伊尹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
 先觉者也。”孟子曰:“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管仲浴以伯济天下,
 (“”,通作“衅”。《国语》:齐桓公使人请管仲于鲁,比至,三衅三浴之。
 注云:以香涂身曰衅。《论语》:管仲相桓公,伯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仁之。
 (《论语》: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凡君
 子为道,舍是宜无以为大者也。今子之书数千言,(“子”下一无“之”字,)
 皆未及此,则学古道,为古辞。尨然而措于世,其卒果何为乎?是之不为,而甘
 罗、终军以为慕,弃大而录小,贱本而贵末,夸世而钓奇,苟求知于后世,以圣
 人之道为不若二子,仆以为过矣。彼甘罗者,左右反覆,得利弃信,使秦背燕之
 亲己而反与赵合,以致危于燕。(《史记》: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时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甘
 罗使赵,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
 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张唐相燕者,燕、秦不相欺也;燕、
 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
 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
 一。)天下以是益知秦无礼不信,视函谷关若虎豹之窟,罗之徒实使然也。子而
 慕之,非夸世欤?彼终军者,(《汉书》:终军,字子云,济南人,武帝时为谏
 议大夫。)诞谲险薄,(谲,古穴切。)不能以道匡汉主好战之志,视天下之劳,
 若观蚁之移穴,玩而不戚;人之死于胡越者,赫然千里,不能谏而又耸踊之。
 (纵踊,奖劝也。)己则决起奋怒,掉强越,挟淫夫,以媒老妇,(初,南越文
 王遣其太子婴齐入宿卫,取邯郸樛氏女,生子兴。文王卒,婴齐立。婴齐卒,兴
 立,尊其母为太后。太后自未为婴齐姬时,尝与霸陵人安国少季通。元鼎四年,
 武帝使少季往谕兴,令入朝,比内诸侯,而令终军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决。
 少季往,复与太后私通。国人多不附太后。五年,南越相吕嘉反,攻杀兴、太后
 及军等。)欲蛊夺人之国,智不能断,而俱死焉。是无异卢狗之遇嗾,(卢,田
 犬。《诗》有《卢令》是也。冀、陇间谓使犬曰嗾。《左传》宣二年,公嗾夫獒,
 音叟。)呀呀而走,不顾险阻,唯嗾者之从,何无已之心也?子而慕之,非钓奇
 欤?二小子之道,吾不欲吾子言之。孔子曰:“是闻也,非达也。”使二小子及
 孔子氏,(一孔下无“氏”字。)曾不得与于琴张、牧皮狂者之列,(《孟子》: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
 琴张,琴牢也。)是固不宜以为的也。
 且吾子之要于世者,处耶,出耶?主上以明圣,(一作“圣明”。一无“以”
 字。)进有道,兴大化,枯槁伏匿缧锢之士,(缧,伦追切。)皆思踊跃洗沐,
 期辅尧、舜。万一有所不及,丈人方用德艺达于邦家,为大官,以立于天下。吾
 子虽欲为处,何可得也?则固出而已矣。将出于世而仕,(一无“而仕”二字。)
 未二十而任其心,吾为子不取也。冯妇好搏虎,卒为善士;(《孟子》:晋人有
 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周处狂横,一旦改节,(《晋书》:周处,字子
 隐,义兴人,纵情肆欲,州里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谓父老曰:“何苦不乐?”
 父老曰:“三害未除。”处曰:“何也?”答曰:“南山白额虎,长桥下蛟,并
 子为三矣。”处乃入山射猛虎,投水搏蛟,励志好学,志存义烈克己。期年,州
 府交辟。)皆老而自克。今子素善士,年又甚少,血气未定,而忽欲为阮咸、嵇
 康之所为,守而不化,不肯入尧、舜之道,此甚未可也。
 吾意足下所以云云者,恶佞之尤,而不悦于恭耳。观过而知仁,弥见吾子之
 方其中也,其乏者独外之圆耳。屈子曰:“惩于羹者而吹齑。”(屈原《九章》:
 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之志也。)吾子其类是欤?佞之恶而恭反得罪。圣
 人所贵乎中者,能时其时也。苟不适其道,则肆与佞同。山虽高,水虽下,其为
 险而害也,要之不异。足下当取吾《说车》申而复之,非为佞而利于险也明矣。
 吾子恶乎佞,而恭且不欲,今吾又以圆告子,则圆之为号,固子之所宜甚恶。方
 于恭也,又将千百焉。(“千”,一作“十”。)然吾所谓圆者,不如世之突梯
 苟冒,(屈原《卜居》:突梯滑稽。王逸云:转随俗也。)以矜利乎己者也。
 (“矜”,一作“务”。)固若轮焉:非特于可进也,锐而不滞,亦将于可退也,
 安而不挫;欲如循环之无穷,不欲如转丸之走下也。乾健而运,离丽而行,夫岂
 不以圆克乎?而恶之也?
 吾年十七(贞元五年,公年十七。)求进士,四年乃得举。(贞元九年,公
 中进士第。)二十四求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二年,公年二十四。)二年乃得仕。
 (贞元十四年,公得集贤正字。)其间与常人为群辈数十百人。当时志气类足下,
 时遭讪骂诟辱,不为之面,则为之背。积八九年,日思摧其形,锄其气,虽甚自
 折挫,然已得号为狂疏人矣。及为蓝田尉,留府庭,旦暮走谒于大官堂下,与卒
 伍无别。居曹则俗吏满前,更说买卖,商算赢缩,又二年为此,度不能去,益学
 《老子》,(一无老子二字。)“和其光,同其尘”,虽自以为得,然已得号为
 轻薄人矣。及为御史郎官,自以登朝廷,利害益大,愈恐惧,思欲不失色于人。
 虽戒励加切,然卒不免为连累废逐。犹以前时遭狂疏轻薄之号既闻于人,为恭让
 未洽,故罪至而无所明之。至永州七年矣,(“至”,一作“到”。)早夜惶惶,
 追思咎过,往来甚熟,讲尧、舜、孔子之道亦熟,益知出于世者之难自任也。今
 足下未为仆向所陈者,宜乎欲任己之志,此与仆少时何异?然循吾向所陈者而由
 之,然后知难耳。今吾先尽陈者,不欲足下如吾更讪辱,被称号,已不信于世,
 而后知慕中道,费力而多害,故勤勤焉云尔而不已也。子其详之熟之,无徒为烦
 言往复,幸甚!
 又所言书意有不可者,令仆专专为掩匿覆盖之,慎勿与不知者道,此又非也。
 凡吾与子往复,皆为言道。道固公物,非可私而有。假令子之言非是,则子当自
 求暴扬之,(一无“扬”字。)使人皆得刺列,(一无“得”字。)卒采其可者,
 以正乎己,然后道可显达也。(一无“可”字。)今乃专欲覆盖掩匿,是固自任
 其志,而不求益者之为也。士传言,庶人谤于道,(《左传》襄十四年所载师旷
 之言。)子产之乡校不毁,(《左传》襄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
 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独何
 如哉?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又何盖乎?是事,吾不能奉子之教矣!幸悉之。
 足下所为书,言文章极正,其辞奥雅,后来之驰于是道者,吾子且为蒲捎、
 駃騠,(《史记》: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马,号蒲捎。《汉书》:苏秦相燕,
 人恶之燕王,燕王食以駃騠。孟康云:骏马也,生七日而超其母。捎,所交
 切。駃騠,音决题。)何可当也?其说韩愈处甚好。其他但用《庄子》、
 《国语》文字太多,反累正气,果能遗是,则大善矣。
 忧悯废锢,悼籍田之罢,(元和五年十一月九日,敕罢来岁籍田。)意思恳
 恳,诚爱我厚者,吾自度罪大,敢以是为欣且戚耶?但当把锄荷锸,(一本作
 “臿”,同“锹”也。)决溪泉为圃以给茹,其隟(与“隙”同。)则浚沟池,
 艺树木,行歌坐钓,望青天白云,以此为适,亦足老死无戚戚者。时时读书,不
 忘圣人之道,己不能用,有我信者,则以告之。朝廷更宰相来,(元和六年正月,
 以李吉甫为相。)政令益修。丈人日夕还北阙,吾待子郭南亭上,期口言不久矣。
 至是,当尽吾说。今因道人行,粗道大旨如此。宗元白。
 ○答贡士沈起书(沈不详其何所人,所谓见于兴化里,当是贞元末年在京时
 作。)
 九月,某白:沈侯足下无恙。苍头至,(《萧望之传》:出入从苍头庐儿。
 颜师古曰:官府给贱役者也。)得所来问,志气盈牍,博我以风赋比兴之旨。
 (《论语》:谓“博我以文”也。一有“甚厚”二字。)仆之朴騃专鲁,(朴,
 音朴。騃,语骇切。)而当惠施、钟期之位。(《庄子》: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列子》:伯牙鼓琴,意在山。钟子期曰:“巍巍乎。”意在水。子期曰:“汤
 汤乎。”子期死,伯牙遂绝弦,以世无知言也。)深自恧也。(恧,女六切。)
 又览所著文,宏博中正,富我以琳琅珪璧之宝甚厚。仆之狭陋蚩鄙,而膺东阿、
 昭明之任,(《魏志》:曹植,字子建,武帝第三子,初封东阿王。左太冲《魏
 都赋》:才若东阿。昭明,谓梁昭明太子统,梁武帝之子,尝集《文选》三十卷。
 东阿、昭明,皆善论文。)又自惧也。乌可取识者欢笑,以为知己羞?进越高视,
 仆所不敢。然特枉将命,猥承厚贶,岂得固拒雅志默默而已哉!谨以所示,布露
 于闻人,罗列乎坐隅,(“乎”,一作“于”。)使识者动目,闻者倾耳,几于
 万一,用以为报也。
 嗟乎!仆尝病兴寄之作,堙郁于世,辞有枝叶。(《礼记》:天下有道,行
 有枝叶;天下无道,辞有枝叶,)荡而成风,益用慨然。(慨,口盖切。)间岁
 兴化里萧氏之庐,睹足下《咏怀》五篇,仆乃拊掌惬心,吟玩为娱。告之能者,
 诚亦响应。今乃有五十篇之赠,其数相什,(与“十”同。)其功相百。览者叹
 息,谓予知文。此又足下之赐也,幸甚幸甚!勉懋厥志,以取荣盛时。若夫古今
 相变之道,质文相生之本,高下丰约之所自,长短小大之所出,子之言云又何讯
 焉?
 来使告遽,不获申尽,辄奉草具,以备还答。不悉。宗元白。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王参元,史不得而祥。书云“吴武陵谪永”,在元
 和四年。此书当四年后永州作。)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
 将吊而更以贺也。(《左传》:其可吊也而又贺之。公采其语。)道远言略,犹
 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一无“泯焉”字。)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
 者也。
 足下勤奉养,宁朝夕,唯恬安无事是望也。(“望”下,一无“也”字。)
 乃今有焚炀赫烈之虞,(炀,音漾。暴也。)以震骇左右,(一无“骇”字。)
 而脂膏滫氵随之具。(滫、氵随以滑之,脂、膏以膏之。见《礼记·内则篇》。
 滫,息有切。氵随,息委切。)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凡人之言,皆曰
 盈虚倚伏,(《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
 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衣服歌谣草木之怪谓之妖,禽兽虫蝗
 之怪谓之孽。孽,鱼列切。)有群小之愠,(《诗》:忧心悄悄,愠於群小。)
 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
 故中而疑也。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
 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无他故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
 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
 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嗤,音蚩。)仆自贞元十五年
 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身”,
 一作“己”。)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
 思以发明天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
 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几道,名简。)乃今幸
 为天火之所涤{汤皿},(音荡。“天”,一作“大”。)凡众之疑虑,(“疑”,
 一作“所”。)举为灰埃。黔其庐,(黔,音钤。)赭其垣,(“赭”,一作
 “赫”。)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显白而不污。(“可”下,一有“以”
 字。)其实出矣,是祝融回录之相吾子也。(《左传》:昭二十九年,颛顼氏有
 子黎,为祝融,是为火正。又十八年,禳火于玄冥、回录。注:回录,火神。)
 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一无“相”字。)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
 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许秽切。)发策决科者,(《扬子》:须
 以发策决科。汉之明经,必为问难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
 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之,随其所取得而释之。故云。)授子而不栗,虽
 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乎尔!(一作“于子”。)是以终乃
 大喜也。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左传》昭十
 八年:宋、卫、陈、郑灾,陈不救火,许不吊灾,君子是以知陈、许之亡也。)
 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元和二年,参元中第。
 “更”下一无“以”字。)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一本,“文章”二字作“学”字。)极不忘,候
 得数十篇乃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
 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一无亦字。)与在京城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
 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   I   [II]   [III]   页| | 卷一 雅诗歌曲 | 卷二 古赋 | 卷三 论 | 卷四 议辩 |  | 卷五 古圣贤碑 | 卷六 释教碑 | 卷七 释教碑铭 | 卷八 行状 |  | 卷九 表铭碣诔 | 卷十 志 | 卷十一 志谒诔 | 卷十二 表志 |  | 卷十三 志 | 卷十四 对 | 卷十五 问答 | 卷十六 说 |  | 卷十七 传 | 卷十八 骚 | 卷十九 吊赞箴戒 | 卷二十 铭杂题 |  | 卷二十一 题序 | 卷二十二 序 | 卷二十三 序别 | 卷二十四 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