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记 》 朱元璋 》
第八章(3)
張笑天 Zhang Xiaotian
劉基道:“佛傢也好,道傢也罷,殊途而同歸。先生是從普陀山歸來嗎?”
“沒有去成。”佛性道,“方國珍起兵,封鎖了海島,我就想到你府上混幾頓齋飯吃了。”
“學生正愁着無法排遣時光呢,老師來得正是時候,正好聆聽教誨。”劉基告訴他宋濂
點了翰林,卻發誓不去,章溢、葉琛雖當着差,也懶怠與貪官為伍,都賦閑在傢,回頭要把他們接來,陪老師多住些時日。
佛性稱他住的這地方山明水秀,真是世外桃源。
劉基卻是嘆息連聲,遍地烽火、四處狼煙,哪有真正的桃花源?想過野鶴閑雲的日子也不可得了。
佛性說:“說說而已,你不同於我。我垂垂老矣,心早已是槁木死灰,不問世事了。你正值壯年,為天下黎民計,你也該出山,你遲早是閑不住的。”
劉基一面給佛性添茶續水,一面笑道:“這話可不像佛根深植的檻外人所說的。”是啊,佛門講出世,佛性卻勸人入世,豈非反復其道?
佛性自有他離經叛道的見解:說什麽六根清淨,其實很難做到,無憂禪定,有時衹是追求罷了。入世難,出世更難。
劉基說:“說得好。老師何不入世,幹一番經天緯地大業?”
“這使命衹有你劉伯溫來擔當了。”佛性說,“你不是占卜極靈的嗎?你沒擺過未來之卦嗎?”
“我從不為自己占卜。”劉基說,既然老師說起,他現在就擺一卦試試。
劉基在供奉着張天師的神案前上了香,口中念念有詞:上啓天地,太上老君、張天師,並啓四時、五行、陰陽、日月並十二天罡、十二地煞,值日功曹,天地定位,人極肇立,爰有卜筮,維此靈驗,吉兇孔昭,啓迪隱機。
佛性在一旁搖着扇子笑眯眯靜觀。
祝畢,衹見劉基捧起卦罐輕輕搖了幾下,記下製錢陰陽,連搖三次,將製錢散於案上,擺開一看,對佛性解釋,這卦象倒是應了老師的話,進取在即,出仕為上,不過也有點滯怠,那是很久以後的事了,恐不能善終。
佛性也有他佛傢的說法:善始與善終是善善相因,善故善,善啓惡,這是樂極而悲,否極而泰的意思。世間本沒有純正的好與壞。
劉基說:“日後再看吧。”
佛性說:“你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人,你看天下雄起的各路豪傑裏,哪個能成氣候?”這也許是他來浙西訪劉基的本意。
“皆流寇耳。”劉基一臉不屑神色,除了私????販子,就是打魚的、裝神弄鬼的妖教。這一年來,方國珍、張士誠和北邊的韓山童、劉福通都派人來找過劉基,請他出山,他都躲開了。不屑為伍,因為劉伯溫認為他們成不了氣候。
佛性說:“良禽擇木而棲呀,你自來清高、孤傲,豈能與等而下之的人為伍。但你終究會遇到明主的,你的卦象裏卻沒有,我疑心你的卦術還未爐火純青。”
劉基服氣,稱佛性的話一針見血。
佛性說他已知道未來的明主是誰了。
“是哪一個?”劉基眼睛一亮。
“看你這眼神1佛性說,“還敢誇口長隱山林嗎?”
劉基笑了,他衹有在老師面前現出本色,一掃清高、孤傲之氣。
佛性說:“此公現在還沒於草莽之中,我不是靠未卜先知而行事,這個人我很熟,日後必是他崛起群雄之上,最終登大統。我已把你和宋濂薦給了他。”
劉基說:“老師自己把仕途看成爛泥塘,卻把學生往泥塘裏推,何如此不公啊?”
二人不禁撫掌大笑起來。
四
小小的親兵居然能啃動《資治通鑒》和《孫子兵法》,不能不令郭子興另眼相看,他試着與朱元璋對了幾回策,自愧不如。朱元璋看書絶不是裝潢門面,郭子興便不時地讓他出出主意,儘管內弟張天佑和他的兩個兒子十分反感。
這幾天郭子興又很心煩,苦於沒人商量,見朱元璋在廊下侍立,就召他上堂,讓他坐下,說出了自己的隱憂,問朱元璋怎麽辦。
原來,自從桃花山寨的草寇趙均用和彭大下山投來濠州後,每人都仗着兵多,全都當了元帥,小小濠州竟有五個元帥了,事事掣肘,政見不一,仗着兵多,不把郭子興放在眼裏,處處與他為難。
朱元璋分析,那個彭大還算講義氣,人也比較正派,孫德崖卻很壞,他和趙均用勾搭在一起,早晚是禍害。
“那你說怎麽辦?”郭子興問。
朱元璋進言,及早擴充隊伍,離開濠州,另闢蹊徑。說得幹脆。
郭子興點點頭,話是這麽說,可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呀。
朱元璋認為,趙均用當年占山為王,打傢劫捨,搶男霸女,如果不除掉他,有損義軍清名。況且,這號人,本來就不該收留,一條魚會腥了一鍋湯。
郭子興也承認,現在是魚竜混雜,難分良莠,趙均用手上有兵,要除掉談何容易,內訌反而不好。所以委决不下。
朱元璋主張不先發製人,必受製於人。
郭子興衹是唉聲嘆氣,他下不了這個决心,沒這個勇氣,也自認為沒這個實力,談了也是白談。
從帥府大堂下來,朱元璋沒有馬上走,他有意在後花園裏走動着,希望碰上馬秀英,或者吸引她註意。今天沒有琴聲,朱元璋好不失望,他不時嚮綉樓上張望。樓上很靜,闃無人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章(1) | 第一章(2) | 第一章(3) | 第一章(4) | 第一章(5) | 第二章(1) | 第二章(2) | 第二章(3) | 第三章(1) | 第三章(2) | 第三章(3) | 第三章(4) | 第四章(1) | 第四章(2) | 第四章(3) | 第四章(4) | 第五章(1) | 第五章(2) | 第五章(3) | 第五章(4) | 第六章(1) | 第六章(2) | 第六章(3) | 第六章(4)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