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守望的距離 》
第33節:海德格爾的死亡觀4
周國平 Zhou Guoping
五、悲觀主義的寂滅論。佛教認為,人生即苦難,苦難的根源是欲望,即生命欲望(生了就不想死)、占有欲望(得了就不想失)。脫離苦海的唯一途徑是滅絶欲望,進入涅境界。"貪欲永盡,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名涅。"(《雜阿含經》捲十八)叔本華也以生命意志為苦惱之源,而提倡滅絶生命意志,顯然受到佛教的影響。
一般來說,種種死亡觀都主張接受死亡,但理由各不相同:或作為一個無須多加考慮的事實來接受(入世論),或作為對自然的復歸來接受(超脫論),或作為靈魂升天來接受(不朽論),或作為命運來接受(宿命論),或作為脫離人生苦海來接受(寂滅論)。就對人生的態度來說,入世論肯定人生,主張生命的價值即在其自身,不受死亡的影響,樂觀色彩最濃。超脫論齊生死,把生命與死亡等量齊觀,達觀中藴含悲觀。不朽論鼓吹靈魂不死,實則否定人生,是一種虛假的樂觀主義。宿命論、寂滅論都否定人生,悲觀色彩最濃。
從哲學上解决死亡問題,關鍵是尋求有限與無限、小我與大我的某種統一。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儒傢從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莊子從個人與自然的統一中,西方基督教從個人與上帝的統一中,都發現了不同意義上的個人之不朽,即個體生命在死後的某種延續。佛教有輪回之說,但佛教的本意卻在斷輪回,永遠擺脫生命的苦難,它是承認並且嚮往絶對的虛無的。佛教是一種徹底的悲觀主義哲學。
與上述種種死亡觀比較,海德格爾既否定人生(人生在世是非真正的存在),又否認人死後有任何依托(他否認個體與類的統一,也不信神),他的哲學同樣是一種徹底的悲觀主義哲學。
個人存在的意義無疑是哲學研究的一個嚴肅課題。但是,一方面把個人從存在的主要領域社會隔離出來,另一方面又把他置於死亡即虛無的背景之下,就不可避免地會陷入悲觀主義的深淵。這就是海德格爾的死亡觀給我們的教訓。
六從叔本華到海德格爾
在黑格爾之後,德國資産階級哲學中出現了一種極值得註意的趨嚮,便是悲觀主義擡頭,人生虛無的哀音不絶於耳。這是歐洲精神文明的危機撥動了德國人深沉敏感的思想之弦。從叔本華經尼采到海德格爾,德國現代哲學的這三個關鍵人物在骨子裏都是悲觀主義者,當然,他們之間又有着一些重要的區別。對他們作一番比較,無疑會有助於理解海德格爾死亡觀的實質。
叔本華是一個直言不諱的悲觀主義哲學家,甚至可以說,他是近二百年來西方最大的理論上的悲觀主義者。叔本華把生命意志視為自在之物即世界的本質,然而,他對這生命意志是持徹底否定的態度的,理由有二。第一,意志包含着內在矛盾,它意味着欲求,而欲求的基礎卻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
所以,意志在本質上就是"一種沒有目標、沒有止境的掙紮",一切生命在本質上即是痛苦,而作為意志最完善的客體化的人則痛苦最甚。第二,意志在本質上又是虛無的,它的種種現象包括人的個體生命在內均是幻影。人的個體生存一開始就是一種"慢性的死亡","到了最後還是死亡戰勝"。死亡好比貓戲老鼠,在吞噬我們之前先逗着我們玩耍一陣。人生好比吹肥皂泡,明知一定破滅,仍然要盡可能吹大些。生命是滿布暗礁和漩渦的海洋,人在力圖避開這些暗礁和漩渦的同時,卻一步一步走嚮那最後的不可避免的船沉海底。叔本華由此得出結論:一旦我們認識到意志的內在矛盾及其本質上的虛無性,便可自願地否定生命意志,從而歡迎作為意志之現象的肉體的解體,即死亡。在這個意義上,他推崇禁欲為最高美德,甚至贊揚由極端禁欲而致的自殺。
他認為,虛無,即印度教的"歸入梵天",佛教的"涅",是"懸在一切美德和神聖性後面的最後鵠的"。尼采是從叔本華出發開始其哲學活動的,他事實上接受了叔本華悲觀主義的兩個基本論點,即生命在本質上是痛苦,必死的個體生命在本質上是虛無。
不過,他不滿意叔本華赤裸裸否定人生的消極結論,而試圖為人生提供一種意義,指出一條自救之路。為此他訴諸藝術。尼采早期提出藝術起源於日神(夢)和酒神(醉)二元衝動說,便是立意要說明藝術對於人生的本體論意義。後來他又提倡強力意志說。強力意志說與叔本華的生命意志說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在叔本華那裏,生命意志是一種盲目的衝動和掙紮,是全然沒有意義的,必須加以否定的;在尼采那裏,意志獲得了一個目標,即強力,這裏強力的本義是生命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擴張。
而在尼采看來,強力意志最生動直觀的體現仍然是藝術。不過,尼采以藝術肯定人生,本身是以默認人生的悲劇性質為前提的,而這種肯定說到底也衹是靠藝術幻覺(夢)和藝術陶醉(醉)來忘卻個體生命的痛苦和虛無罷了。尼采還曾經試圖用強力意志的永恆輪回說來抵製虛無的觀念,足見虛無問題是如何折磨着他的心靈。
我們看到,叔本華直截了當地渲染人生的痛苦和虛無,主張立足於虛無而否定、"解脫"這痛苦的無意義的人生;尼采主張用藝術肯定人生,立足於人生而對抗人生的痛苦和虛無。與他們相比,海德格爾的悲觀主義有所不同。他和叔本華一樣主張立足於虛無,但不是要否定人生反而是要肯定人生。他和尼采一樣主張肯定人生,但不是立足於人生反而是立足於虛無。叔本華想說明:人生既然在本質上是虛無,就應該自覺地皈依這虛無,摒棄人生一切虛幻的痛苦和歡樂。尼采想說明:人生儘管在本質上是虛無,卻仍然可藉藝術的美化作用而獲得其價值。海德格爾想說明:人生唯其在本質上是虛無,個人才理當無牽無挂,有設計自己的存在方式的自由,可以從非真正的存在嚮真正的存在"超越"。
對於叔本華來說,虛無徹頭徹尾是消極的,並且决定了人生是消極的。對於尼采來說,虛無同樣是消極的,但是不能因此抹煞人生有某種積極意義。唯獨在海德格爾那裏,虛無似乎獲得了一種積極的性質。他不去議論虛無本身的可悲,僅限於挖掘它啓示個人返回自身的作用。然而,我們已經指出,這並不能掩蓋海德格爾哲學的悲觀主義實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自序 | 第2節: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 | 第3節:幸福的悖論1 | 第4節:幸福的悖論2 | 第5節:幸福的悖論3 | 第6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1 | 第7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2 | 第8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3 | 第9節:自我二重奏1 | 第10節:自我二重奏2 | 第11節:自我二重奏3 | 第12節:失去的歲月1 | 第13節:失去的歲月2 | 第14節:探究存在之謎1 | 第15節:探究存在之謎2 | 第16節:永遠未完成 | 第17節:悲觀·執著·超脫1 | 第18節:悲觀·執著·超脫2 | 第19節:悲觀·執著·超脫3 | 第20節:有意義的徒勞1 | 第21節:有意義的徒勞2 | 第22節:有意義的徒勞3 | 第23節:有意義的徒勞4 | 第24節:有意義的徒勞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