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王汝梅解讀《金瓶梅》   》 宋惠蓮形象的悲劇意義(3)      王汝梅 Wang Rumei

  作品的這樣處理,一方面使宋惠蓮的性格豐富化了,另一方面也為宋惠蓮性格的進一步發展作了良好而充分的鋪墊。在“來旺案件”中作品着力表現她的輕佻淺露、魯莽乏智而又天真、有情義、有良知的性格特點。在這裏,宋惠蓮的性格發展,是合於現實生活的邏輯與人物性格的邏輯的。所謂“來旺案件”,是由以下一些基本環節構成的:雪娥告密、來旺打媳、來旺醉駡、來興暗告、惹惱金蓮、金蓮進讒、惠蓮遮掩、來旺得差、來興再告、金蓮再勸、西門變卦、來旺再怒、西門設計、來旺中計、來旺被監、計騙惠蓮、情動西門、惠蓮露言、金蓮忿氣、遞解原籍、宋盼夫歸、鉞安泄秘、惠蓮自殺、僥幸得救。這就是“來旺案件”始末。此事在“金瓶梅世界”中發生,與“生子加官”、“送葬瓶兒”等事相較本屬小事,但在作者寫來卻又是那樣麯折有緻,波瀾起伏,掀動了西門慶一傢上下,驚動了官府。這裏面充滿了荒唐,充滿了小人伎倆,也充滿了欺騙、陰險與血淚。也正是在這一事件中,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不同性格個性的人都藉此表演了一番:金蓮的狠毒、機智、權謀;玉樓的滑脫乖巧;月娘的主婦身份,上下關心;雪娥的自甘輕賤、直率好鬥;諸僕婦的幸災樂禍;西門慶為色所迷而表現出的遊移不定,了無主意。應該說,這一切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表現。當然,於其中最令我們關註的是宋惠蓮的性格展示及行為表現。在整個“來旺案件”中我們看到,自始至終是兩個女人在爭取西門慶以使他順從自己的意志。衹不過宋惠蓮處處以情、以色來動西門,無心計,不自知。所以西門慶對她的順從總是暫時的,對事件發展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而潘金蓮對西門慶的勸說,不僅動之以威,動之以情,而且曉之以理,道之以禮,利弊進退似乎皆為西門着想,機心、權謀、狡詐處處可見。所以西門慶對潘金蓮的順從總是對事件發展起决定性作用。事實上也正是潘金蓮的意志决定並推動“來旺案件”的進程。通讀小說關於這一事件的展示,人們不得不贊嘆潘金蓮的機智與權謀,甚至她的狠毒,潘金蓮可謂是爭寵鬥豔的高手和強者。但是宋惠蓮卻始終處於弱者、被動者、失敗者的境地。應該說作者是嚴格按照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把宋惠蓮及“來旺案件”放到各種復雜關係中,按人物性格邏輯和世俗生活的邏輯來進行藝術處理的。對西門慶,宋惠蓮以情色動之,但與潘金蓮相較,在西門慶心目中,宋惠蓮的地位明顯比不過潘金蓮。惠蓮衹不過是一個與西門有性關係的僕婦而已,並且有來自來旺的殺身危險和來自諸妻妾的訕笑諷刺,這是西門慶不能不考慮的。而宋惠蓮又的確在行為和意識上存有着“意欲兩頭兼顧”的意嚮:既要維持自己與西門慶的不正當的性關係以得到物質上的滿足,又不能由此而威脅到來旺的利益、生命安全,以求得到自我心理的平衡。在這裏,宋惠蓮的確是天真、淺薄、乏智、缺乏身份感,她竟然看不到這種兼顧衹是一種幻夢。實際上,她已受到了來自三方面的威脅:來旺的頑劣不恭,不甘心受辱;金蓮的妒恨與姦謀;雪娥和惠蓮之間的矛盾。可以說,此時的宋惠蓮已陷入兩難境地之中,對此,她無力自拔。宋惠蓮還鮮明地表現出潑辣直率的性格特點。她從一開始就敢於對西門慶進行諷刺挖苦,如在藏春塢雪洞中的一幕。最後,她見西門慶屢次失信於己,她敢於公開指斥西門慶,揭露他劊子手行徑。這種潑辣直率的性格,的確給宋惠蓮增添了許多可愛之處。對潘金蓮,宋惠蓮雖然知道她對於自己的觀感和態度,也知道在地位諸方面不能與其相較量,所以在表面上處處順從潘金蓮。但宋惠蓮並不真正瞭解潘金蓮的性格,也不瞭解潘金蓮有私黨、有探子,上下消息靈通。又由於惠蓮性格中本來就存有着的輕佻淺露、魯莽乏智的特點,所以在行為上處處乏機心,處處有失誤:一當西門慶許願,說出於己有利的話時,宋惠蓮“到後邊對衆丫環媳婦詞色之間未免輕露”。宋惠蓮一味恃寵放嬌,人多議於此,故而樹敵太多。在整個“來旺案件”中,宋惠蓮扮演了來旺的“保護神”的角色。對來旺有情義、有良知,這是宋惠蓮在“來旺案件”這一新的規定情境中所顯露出來的新的性格特徵。這一性格特徵使宋惠蓮成為獨特的“這一個”,使她與潘金蓮、李瓶兒、王六兒、如意兒等淫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金蓮鴆夫使武大身死;瓶兒氣夫使子虛身死;王六兒養漢賺財,與道國沆瀣一氣,毫無廉恥;如意兒莖露獨嘗忘夫求歡。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她們其他的互不相同的特點:宋惠蓮有情義、有良知,但其無智、缺乏身份感;潘金蓮機智,善權謀,富心機,懂遮掩;李瓶兒淳厚、溫柔,但一副呆相,心機少,不識善惡,不分敵友;而王六兒、如意兒對自己的身份地位有較為清醒的認識,懂得在何種程度上於西門慶身上得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她們雖然同為淫婦,但她們的性格及其表現其實是不同的,這就是張竹坡所說的“犯而不犯”。宋惠蓮對危難中的來旺表現出有情義,一直在為他遮掩、辯護,為他而嚮西門慶求情,為來旺的含怨遞解原籍而感到由衷的悲哀。遞解了來旺,宋惠蓮悲憤自殺,但僥幸得救,潘金蓮毒心不甘,她巧使調拔離間計,孫雪娥怒打宋惠蓮,她在絶望悲憤中自殺了。從而演出“金瓶梅世界”中最為悲慘的一幕!因自己與西門慶通姦纔陷來旺於危難,這一點是宋惠蓮能夠意識到的。世俗的道德觀所謂的良知使她為此而陷入到精神的睏境之中。更為重要的是,宋惠蓮通過西門慶的失信已意識到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更通過他人如潘金蓮、孫雪娥、惠祥等的態度與行為已意識到自己現實的生存睏境,她已深切地認識到自己即使完全忘卻來旺,全身心投入西門慶的懷抱,做所謂的第七房妻,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況且她性格和意識中的良知又使她不會忘卻對來旺所存有着的負疚感與兩人間實存的情義。這一切都強化了宋惠蓮對生存的睏惑、迷茫、悲憤、矛盾與哀愁,這一切沉積於她的心靈中,沸騰着,翻滾着,積蓄着暴發的力量。她在毫無精神慰藉、依托的情況下,作為一個弱女子,她無論如何也承受不住這種精神與生存的雙重壓力,她深深地絶望了,她不得不、也衹能走嚮生命的盡頭。宋惠蓮以自己的死嚮卑污的“金瓶梅世界”發出了悲憤的控訴!宋惠蓮死了,性格從而得到了最後的完成,可以說,她的性格是一個復雜而矛盾的復合體。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金瓶梅》讀法新編(1)《金瓶梅》讀法新編(2)
《金瓶梅》讀法新編(3)《金瓶梅》讀法新編(4)
張竹坡《金瓶梅讀法》解析(1)張竹坡《金瓶梅讀法》解析(2)
張竹坡《金瓶梅讀法》解析(3)張竹坡《金瓶梅讀法》解析(4)
第一奇書《金瓶梅》“奇”在何處(1)第一奇書《金瓶梅》“奇”在何處(2)
《金瓶梅》與其他豔情小說的比較(1)《金瓶梅》與其他豔情小說的比較(2)
《金瓶梅》與其他豔情小說的比較(3)《如意君傳》對《金瓶梅》的影響(1)
《如意君傳》對《金瓶梅》的影響(2)《如意君傳》對《金瓶梅》的影響(3)
《金瓶梅》為潘金蓮、李瓶兒等立傳的意義(1)《金瓶梅》為潘金蓮、李瓶兒等立傳的意義(2)
《金瓶梅》為潘金蓮、李瓶兒等立傳的意義(3)潘金蓮、李瓶兒人格心理試析(1)
潘金蓮、李瓶兒人格心理試析(2)潘金蓮、李瓶兒人格心理試析(3)
《潘金蓮激打孫雪娥》賞析(1)《潘金蓮激打孫雪娥》賞析(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