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王汝梅解读《金瓶梅》   》 宋惠莲形象的悲剧意义(3)      王汝梅 Wang Rumei

  作品的这样处理,一方面使宋惠莲的性格丰富化了,另一方面也为宋惠莲性格的进一步发展作了良好而充分的铺垫。在“来旺案件”中作品着力表现她的轻佻浅露、鲁莽乏智而又天真、有情义、有良知的性格特点。在这里,宋惠莲的性格发展,是合于现实生活的逻辑与人物性格的逻辑的。所谓“来旺案件”,是由以下一些基本环节构成的:雪娥告密、来旺打媳、来旺醉骂、来兴暗告、惹恼金莲、金莲进谗、惠莲遮掩、来旺得差、来兴再告、金莲再劝、西门变卦、来旺再怒、西门设计、来旺中计、来旺被监、计骗惠莲、情动西门、惠莲露言、金莲忿气、递解原籍、宋盼夫归、钺安泄秘、惠莲自杀、侥幸得救。这就是“来旺案件”始末。此事在“金瓶梅世界”中发生,与“生子加官”、“送葬瓶儿”等事相较本属小事,但在作者写来却又是那样曲折有致,波澜起伏,掀动了西门庆一家上下,惊动了官府。这里面充满了荒唐,充满了小人伎俩,也充满了欺骗、阴险与血泪。也正是在这一事件中,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不同性格个性的人都借此表演了一番:金莲的狠毒、机智、权谋;玉楼的滑脱乖巧;月娘的主妇身份,上下关心;雪娥的自甘轻贱、直率好斗;诸仆妇的幸灾乐祸;西门庆为色所迷而表现出的游移不定,了无主意。应该说,这一切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当然,于其中最令我们关注的是宋惠莲的性格展示及行为表现。在整个“来旺案件”中我们看到,自始至终是两个女人在争取西门庆以使他顺从自己的意志。只不过宋惠莲处处以情、以色来动西门,无心计,不自知。所以西门庆对她的顺从总是暂时的,对事件发展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而潘金莲对西门庆的劝说,不仅动之以威,动之以情,而且晓之以理,道之以礼,利弊进退似乎皆为西门着想,机心、权谋、狡诈处处可见。所以西门庆对潘金莲的顺从总是对事件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事实上也正是潘金莲的意志决定并推动“来旺案件”的进程。通读小说关于这一事件的展示,人们不得不赞叹潘金莲的机智与权谋,甚至她的狠毒,潘金莲可谓是争宠斗艳的高手和强者。但是宋惠莲却始终处于弱者、被动者、失败者的境地。应该说作者是严格按照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把宋惠莲及“来旺案件”放到各种复杂关系中,按人物性格逻辑和世俗生活的逻辑来进行艺术处理的。对西门庆,宋惠莲以情色动之,但与潘金莲相较,在西门庆心目中,宋惠莲的地位明显比不过潘金莲。惠莲只不过是一个与西门有性关系的仆妇而已,并且有来自来旺的杀身危险和来自诸妻妾的讪笑讽刺,这是西门庆不能不考虑的。而宋惠莲又的确在行为和意识上存有着“意欲两头兼顾”的意向:既要维持自己与西门庆的不正当的性关系以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又不能由此而威胁到来旺的利益、生命安全,以求得到自我心理的平衡。在这里,宋惠莲的确是天真、浅薄、乏智、缺乏身份感,她竟然看不到这种兼顾只是一种幻梦。实际上,她已受到了来自三方面的威胁:来旺的顽劣不恭,不甘心受辱;金莲的妒恨与奸谋;雪娥和惠莲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此时的宋惠莲已陷入两难境地之中,对此,她无力自拔。宋惠莲还鲜明地表现出泼辣直率的性格特点。她从一开始就敢于对西门庆进行讽刺挖苦,如在藏春坞雪洞中的一幕。最后,她见西门庆屡次失信于己,她敢于公开指斥西门庆,揭露他刽子手行径。这种泼辣直率的性格,的确给宋惠莲增添了许多可爱之处。对潘金莲,宋惠莲虽然知道她对于自己的观感和态度,也知道在地位诸方面不能与其相较量,所以在表面上处处顺从潘金莲。但宋惠莲并不真正了解潘金莲的性格,也不了解潘金莲有私党、有探子,上下消息灵通。又由于惠莲性格中本来就存有着的轻佻浅露、鲁莽乏智的特点,所以在行为上处处乏机心,处处有失误:一当西门庆许愿,说出于己有利的话时,宋惠莲“到后边对众丫环媳妇词色之间未免轻露”。宋惠莲一味恃宠放娇,人多议于此,故而树敌太多。在整个“来旺案件”中,宋惠莲扮演了来旺的“保护神”的角色。对来旺有情义、有良知,这是宋惠莲在“来旺案件”这一新的规定情境中所显露出来的新的性格特征。这一性格特征使宋惠莲成为独特的“这一个”,使她与潘金莲、李瓶儿、王六儿、如意儿等淫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莲鸩夫使武大身死;瓶儿气夫使子虚身死;王六儿养汉赚财,与道国沆瀣一气,毫无廉耻;如意儿茎露独尝忘夫求欢。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她们其他的互不相同的特点:宋惠莲有情义、有良知,但其无智、缺乏身份感;潘金莲机智,善权谋,富心机,懂遮掩;李瓶儿淳厚、温柔,但一副呆相,心机少,不识善恶,不分敌友;而王六儿、如意儿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懂得在何种程度上于西门庆身上得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她们虽然同为淫妇,但她们的性格及其表现其实是不同的,这就是张竹坡所说的“犯而不犯”。宋惠莲对危难中的来旺表现出有情义,一直在为他遮掩、辩护,为他而向西门庆求情,为来旺的含怨递解原籍而感到由衷的悲哀。递解了来旺,宋惠莲悲愤自杀,但侥幸得救,潘金莲毒心不甘,她巧使调拔离间计,孙雪娥怒打宋惠莲,她在绝望悲愤中自杀了。从而演出“金瓶梅世界”中最为悲惨的一幕!因自己与西门庆通奸才陷来旺于危难,这一点是宋惠莲能够意识到的。世俗的道德观所谓的良知使她为此而陷入到精神的困境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宋惠莲通过西门庆的失信已意识到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更通过他人如潘金莲、孙雪娥、惠祥等的态度与行为已意识到自己现实的生存困境,她已深切地认识到自己即使完全忘却来旺,全身心投入西门庆的怀抱,做所谓的第七房妻,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况且她性格和意识中的良知又使她不会忘却对来旺所存有着的负疚感与两人间实存的情义。这一切都强化了宋惠莲对生存的困惑、迷茫、悲愤、矛盾与哀愁,这一切沉积于她的心灵中,沸腾着,翻滚着,积蓄着暴发的力量。她在毫无精神慰藉、依托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弱女子,她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住这种精神与生存的双重压力,她深深地绝望了,她不得不、也只能走向生命的尽头。宋惠莲以自己的死向卑污的“金瓶梅世界”发出了悲愤的控诉!宋惠莲死了,性格从而得到了最后的完成,可以说,她的性格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复合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金瓶梅》读法新编(1)《金瓶梅》读法新编(2)
《金瓶梅》读法新编(3)《金瓶梅》读法新编(4)
张竹坡《金瓶梅读法》解析(1)张竹坡《金瓶梅读法》解析(2)
张竹坡《金瓶梅读法》解析(3)张竹坡《金瓶梅读法》解析(4)
第一奇书《金瓶梅》“奇”在何处(1)第一奇书《金瓶梅》“奇”在何处(2)
《金瓶梅》与其他艳情小说的比较(1)《金瓶梅》与其他艳情小说的比较(2)
《金瓶梅》与其他艳情小说的比较(3)《如意君传》对《金瓶梅》的影响(1)
《如意君传》对《金瓶梅》的影响(2)《如意君传》对《金瓶梅》的影响(3)
《金瓶梅》为潘金莲、李瓶儿等立传的意义(1)《金瓶梅》为潘金莲、李瓶儿等立传的意义(2)
《金瓶梅》为潘金莲、李瓶儿等立传的意义(3)潘金莲、李瓶儿人格心理试析(1)
潘金莲、李瓶儿人格心理试析(2)潘金莲、李瓶儿人格心理试析(3)
《潘金莲激打孙雪娥》赏析(1)《潘金莲激打孙雪娥》赏析(2)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