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領導講話寶典:提升領導講話魅力的十大謀略   》 第33節:四、善“烹”(3)      苗發勇 Miao Fayong

  這裏靈活巧妙地運用排比,增強了語勢和感情色彩,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力。
  當然,排比句的運用,也不是多多益善的,需要註意場合與語境。這裏需要註意:
  1.從實際需要出發,根據可能條件恰當運用。不能為追求形式美而傷害內容,勉強地去湊排比句。如仇和同志在任職市委書記時的講話:
  過去的五年時間,是宿遷發展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個時期。正是在這個時期,宿遷的行政區劃進行了重大調整,1996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組建了地級宿遷市,開啓了宿遷發展的新階段;正是在這個時期,宿遷實現了兩大奮鬥目標,1997年實現以鄉鎮為單位脫貧,2000年實現以縣為單位基本達小康;正是在這個時期,宿遷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化、城鎮化邁出重要步伐,發展的條件、投資的環境有了明顯改觀;也正是在這個時期,黨的建設、民主法製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都提高到新的水平。
  這裏運用四個“正是在這個時期”,把宿遷發展中幾個方面的大事進行高度概括,恰到好處,十分得體。若要再增加一些,就會適得其反了。
  2.排比的形式應根據形式靈活選擇,詞的排比、句的排比、段的排比都是可用的形式。排比中每一部分應是平等獨立互不包含的,最好能夠在順序上由輕到重排列,層層深入以達到氣貫如虹的效果。
  3.掌握使用的度,適可而止。
  5.適度誇張,出奇緻勝
  為了表達需要,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故意言過其實,誇大或縮小人或事物的一些特徵,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
  誇張能使人或事物的形象或特徵更加突出,給人的感覺更加強烈,從而使人受到話語的感染而投入更多的註意力。如人們讀到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時,不能不用心去體會廬山瀑布那從天而降的氣勢,因為誇張手法的運用,讓這瀑布的美震撼人心。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就職演說中有這樣幾句話:
  深圳最大的貢獻和成就,也不僅是25年來由一個邊陲小鎮,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創造了“一夜城”的世界城市發展奇跡,儘管這也是很不一般的成就。
  把高速發展的深圳比作“一夜城”,形象生動,雖然做了誇張,但取其建設速度快這個特點,較為得體,效果很好。
  誇張手法的運用,要以客觀實際為基礎,在不失去真實感的前提下進行誇大或縮小,絶不能無中生有,信口開河,把事物誇得過分了。誇張也必須結合特定的目的與場合而用,在隨意的場合可以活躍氣氛,增加談話趣味。但在嚴肅場合,不宜用誇張的語句。
  6.設問與反問,形成互動
  為了提醒、加重講話內容,引起觀衆註意,增強語言表達效果,有時需要在講話中進行自問自答。設問能夠産生懸念,引起人的註意力,引發聽衆思考。設問運用得好,會使講話極具說服力和感染力,産生讓人無法辯駁的說理效果。
  什麽是竜頭?竜頭就是標桿,就是參照係,別的都要服從,都要以此為標準,必須將認識進一步統一到這個總的指導思想上來……
  常用設問,還能幫助講話者抒發情感,麯折含蓄地表達出某些不便明言的信息。
  設問的運用,關鍵在於為講話內容設計幾個醒目、巧妙而有分量的問題,給聽衆一種好奇感,激發他們等待答案的期待,然後自己作答,娓娓道來。設問的問話,忌提一些無關緊要、衆人皆知或者缺乏震撼力的問題,也不應問得太頻繁。
  反問則是不需要回答的問題,答案就在問話之中,就是對問話的否定。反問的運用,可以表達出非常激烈的情緒,在熱情奔放、情緒激昂的場合最適合運用。一連串設計巧妙的反問句,能使講話具有非常大的氣勢,具有極大的震撼力與感染力,讓聽衆聽了之後情緒高漲,熱血沸騰。如帕特瑞剋?亨利在弗吉尼亞州議會上的演講中的一段演講: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1)第2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2)第3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3)
第4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4)第5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1)第6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2)
第7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3)第8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4)第9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5)
第10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1)第11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2)第12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3)
第13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4)第14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5)第15節:一、做好三種人(1)
第16節:一、做好三種人(2)第17節:一、做好三種人(3)第18節:一、做好三種人(4)
第19節:二、善用三件寶(1)第20節:二、善用三件寶(2)第21節:二、善用三件寶(3)
第22節:二、善用三件寶(4)第23節:二、善用三件寶(5)第24節:二、善用三件寶(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