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性格習慣大解析:如何與全國各地人打交道 》
第33節:豪爽仗義的山東人(3)
劉登閣 Liu Dengge
山東女孩雖不像南方女子那麽風情萬種,卻也柔情似水,在青島、煙臺等地,透着英武之氣的美女是經常可以見到的,衹是山東話忒土,女子用這種話撒嬌有點讓人頭皮發麻,故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山東小妞發嗲"之說,幸虧現在許多山東女孩都能說一口好聽的普通話,所以,無論是倪萍還是蓋麗麗也都早在中央臺打出了名氣。
2 . 山東的風土人情
一個地方出名,有的靠名人,有的靠歷史,有的靠物産。山東不僅孕育了數不清的名人和悠久的歷史,還有令人引以為豪的物産。山東有"溫帶水果王國"之稱,著名的有煙臺蘋果、萊陽梨、樂陵的"金絲小棗"和五蓮的板慄等,數不勝數。不僅如此,山東的煎餅捲着大蔥蘸大醬,吃到嘴裏香到心。萊陽的梨大又甜,哄得全國人民直誇它;棲霞的蘋果甜又美,世界人民做夢都想它;煙臺的海産肥又鮮,大海邊撈一把,洗洗涮涮就能吃。此外,還有那被尊為"四大菜係"之首的"魯菜"。
說起山東的飲食,最有名的莫過於蘸醬類。在一些人眼裏,大蔥蘸醬幾乎成了山東人的代名詞,山東大蔥的辛辣微甜蘸上????分充足的面醬,入口便産生一種急於要吞咽的欲望,於是高粱麵窩窩頭,玉米麵餅子之類的粗糧也能填飽肚皮,這恰恰是出大力的農夫們所急需的,而在魯西南,煎餅捲大蔥則是傢傢必備,人人都會的一種吃法。在山東民間,有"面醬加大蔥,撐得肚皮緊綳綳","大蔥蘸醬,越吃越壯"之說,大概就是對大蔥蘸醬的由衷贊美吧,至於這一點,要求精緻的南方人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的。
聽過山東地方戲麯如呂劇、山東梆子、山東快書的人,相信一定會感到這些戲麯除唱腔優美外,還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即語言質樸、爽快,它們既沒有京劇的貴族氣,也沒有越劇的書捲氣,衹是用爽快的語言道出普通百姓的生活,真要說的話它有的恐怕也衹是這一股股的憨氣。
喝酒最能體現出山東人的豪爽。山東人能喝酒,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猜拳行令,無酒不成義,無酒不成席。山東的碗大,有海碗之稱。李白四十歲時在山東寫下"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一醉方休,是山東人喝酒的特點。論酒量,山東人算不上天下第一,因為有東北人和新疆人,但他們的豪爽酒風可以讓不知底細的東北人和新疆人甘拜下風。想當年武鬆路過景仰崗,人傢三碗不過崗,他卻連幹十數碗,照過不誤,真是豪邁無比。所以,外地人和山東人喝酒最好別叫陣,因為山東人最不怕碰硬,更不懼醉酒。不怕碰硬是梁山好漢風骨,不懼醉酒是"醉八仙"氣度。
山東人認為以多欺少、以強凌弱不是好漢行為。這種好漢性格决定了山東人在酒桌上的"公平打鬥"習慣。河南人"先端為敬",往往是客人多喝;江浙人"先喝為敬",常常是自己多喝。而山東人恰恰介於河南人與江浙人中間--"碰杯為敬",主客之間要多喝都多喝,要少喝都少喝,不偏不倚。要敬酒,我給你碰杯,表示沒小看你的酒量和膽量,是出於表示敬意,所以必須幹掉。你喝不完可以,但如果讓我也喝一半,那就是對我的敬意表示懷疑,因為剩酒不足為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緻公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1) | 第2節:前言(2) | 第3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1) | 第4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2) | 第5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3) | 第6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4) | 第7節:洋氣的上海人(1) | 第8節:洋氣的上海人(2) | 第9節:洋氣的上海人(3) | 第10節:洋氣的上海人(4) | 第11節:洋氣的上海人(5) | 第12節:幽默的天津人(1) | 第13節:幽默的天津人(2) | 第14節:幽默的天津人(3) | 第15節:幽默的天津人(4) | 第16節:幽默的天津人(5) | 第17節:幽默的天津人(6) | 第18節:幽默的天津人(7) | 第19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1) | 第20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2) | 第21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3) | 第22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4) | 第23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5) | 第24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6)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