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文化遗产的历史回眸:后望书 》
一、追寻中国城市的血脉(3)
朱幼棣 Zhu Youdi
有的地方换一届领导就出一个规划。城市规划往往交给设计研究单位,只要拿钱就干活,领导要怎样制订规划就怎样制订。贪大求洋,翻来覆去。一纸规划实施起来有多少约束力?能约束的也就是一些小商小贩和居民的违章建筑了。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学建筑工程设计教育的悲哀——“现在是业主教育设计师的年代”。
同样到具体的建筑物设计也是如此。这是给一些公费出国考察团编的顺口溜:“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参观拍照”。一些单位的官员、公司老板往往拿着出国时拍摄的某个欧式建筑照片,让建筑部门按此模样建造。设计单位为了挣到钱,业主单位怎么说,设计人员就怎么画,施工单位当然也就怎么做。
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时尚跟风、弄雅成俗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很难指望业主对建筑有多少文化上的理解。还有些专家学者,在洋风劲吹之下,“虽然对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之心理”,他们把这种“鄙弃厌恶”上升和包装成学问,是迟早的事情。
外来的“和尚”念的自然是真经。对外国设计师高报酬,言听计从;对国内建筑师压级压价,颐指气使。在重大工程的招标中,国内建筑设计单位与外国建筑设计单位联合,实际上仅仅为了给他人搭建一个平台,中国建筑师的设计仅作陪衬,他们的创造与创新的机会一次次被无情地剥夺。这无形中加剧了一些国内建筑师随波逐流的心态。
在恶劣无序的建筑市场角逐中,为数不多的建筑精英们无暇集中精力创造出更多的好作品,而是把精力和才能放在谈判桌内外,放在“开拓”市场上。只有获取足够的订单才能求生存,才能过好日子。他们不像教授学者,而更像游走叫卖的商人小贩。建筑师文化思想和独立精神之流失,是中国当代建筑也是城市的悲哀!
于是,拆、建;拆、建。一座座城市终于把“生米煮成了熟饭”。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信出版社 |
|
|
为了前瞻的回顾 | 序2 绝种·绝迹·绝唱(1) | 序2 绝种·绝迹·绝唱(2) |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1) |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2) |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3) |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4) | 一、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5) | 二、寻找峡谷与陕州(1) | 二、寻找峡谷与陕州(2) | 三、永远消失的唐中都(1) | 三、永远消失的唐中都(2) | 三、永远消失的唐中都(3) | 四、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1) | 四、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2) | 四、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3) | 五、耸立在庄稼地上的现代楼阁 | 一、文津街国家图书馆的启示(1) | 一、文津街国家图书馆的启示(2) | 一、文津街国家图书馆的启示(3) |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1) |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2) |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3) | 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4)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