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你在今天還在昨天 》
第33節:感激(2)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我也感激我另外的三名同班同學王嵩山、王玉剛、張雲河。他們是“文革”中的“散兵遊勇”,半點兒也不關心當年的“國傢大事”。下鄉前我為全班同學做政治鑒定,我力陳他們其實都是政治上多麽“關心國傢大事”的同學,惟恐一句半句不利於肯定他們“政治表現”的評語影響他們今後的人生。為此我和原則性極強的年輕的軍宣隊班長爭執得面紅耳赤。他們下鄉時本可選擇離哈爾濱近些的師團。但他們專執一念,願望衹有一個——我和楊志鬆在哪兒,他們去哪兒。結果在深夜被卡車載到了兵團最偏遠的山溝裏。見了我和楊志鬆的面,還都歡天喜地得忘乎所以。
他們的到來,使我在知青的大群體中,擁有了感情的保險箱。而且,是絶對保險的。在我們之間,友情高於一切。時常,我腳穿的是楊志鬆的鞋;頭上戴的是王嵩山的帽子;棉襖可能是王玉剛的;而褲子,真的,我曾將張雲河的一條新棉褲和一條新單褲都穿成舊的了。當年我知道,在某些知青眼裏,我也許是個喜歡占便宜的傢夥。但我的好同學們明白,我根本不是那樣的人。他們格外體恤我捨不得花錢買衣服的真正原因——為了治好哥哥的病,我每月盡量往傢裏多寄點兒錢……
後來楊志鬆調到團部去了。分別那一天他鄭重囑咐另外三名同學:“多提醒曉聲,不許他寫日記,開會你們坐一塊兒,限製他發言的衝動。”
再後來王嵩山和王玉剛調到別的師去了。
張雲河調到別的連當衛生員去了。
一年後楊志鬆上大學去了……我陷入了空前的孤獨……
此時我有三個可以過心的朋友—— 一個叫吳志忠,是二班長;一個叫李鴻元,是司務長;還有一個叫王振東,是木匠。都是哈爾濱知青。
他們對我的友情,及時填補了由於同班同學先後離開我而對我的情感世界造成的嚴重塌方……
對於我,僅僅有友情是不夠的。我是那類非常渴望思想交流的知青。思想交流在當年是很冒險的事。我要感激我們連隊的某些高中知青。和他們的思想交流使我明白——我頭腦中對當年現實的某些質疑,並不證明我思想反動,或瘋了。如果他們中僅僅有一人出賣了我,我的人生將肯定是另外的樣子。然而我不曾被出賣過。這是很特殊的一種人際關係。因為我與他們,並不像與我的四名同班同學一樣,彼此有着極深的感情作為關係的前提和基礎。在我,近乎人性的分裂——感情給我的同班同學,思想卻大膽地嚮高中知青們坦言。他們起初都有些吃驚,也很謹慎。但是漸漸的,都不對我設防了。“九?一三”事件以後,我和他們交流過許多對國傢,當然也是對我們自身命運的看法。
真的,我很感激他們——他們使我在思想上不陷於封閉的苦悶……
我還感激我的另外兩名好同學—— 一個叫劉樹起,一個叫徐彥。劉樹起在我下鄉後去了黑竜江省的饒河縣插隊;徐彥因母親去世,妹妹有病,受照顧留城。一般而言,再好的中學同學,一旦天南地北,城裏農村,感情也就漸漸淡了。即或夫妻,兩地分居久了,還會發生感情的變異呢!
但我和他們二人之間的感情,卻相當不可思議,因為分離而感情更深。凡三十餘年間,仿佛在感情上根本就不曾被分開過,故我每每形容,這是我人生的一份永不貶值的“不動産”。
我感激我們連隊小學校的魏老師夫妻。魏老師是六六年轉業北大荒的老戰士,吉林人。他妻子也是吉林人。當年他們夫妻待我如兄嫂,說對我關懷備至絲毫也不誇大其詞。離開北大荒後我再未見到過他們。魏老師九五年已經病故,我每年春節與嫂子通長途問安……
七一年我調到了團部。
我感激宣傳股的股長王喜樓。他是現役軍人,十年前病故。他使宣傳股像一個傢,使我們一些知青報導員和幹事如兄弟姐妹。在宣傳股的一年半對我而言幾乎每天都是愉快的。如果不每每憂慮傢事,簡直可以說很幸福。宣傳股的姑娘們個個都是品貌俱佳的好姑娘,對我也格外友好。友好中包含着幾分真摯的友愛。不知為什麽,股裏的同志都拿我當大孩子。仿佛我年齡最小,仿佛我感情最脆弱,仿佛我最需要時時予以安慰。這可能由於我天性裏的憂鬱,還可能由於我在個人生活方面一嚮瞎湊合。實事求是地說,我受到幾位姑娘更多的友愛。友愛不是愛,友愛是親情之一種。當年,那親情營養過我的心靈,教會我怎樣善待他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時代文藝出版社 |
|
|
第1節:“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兒 | 第2節:筆 | 第3節:我和橘皮的往事 | 第4節:“過年”的斷想 | 第5節:我的小學(1) | 第6節:我的小學(2) | 第7節:我的小學(3) | 第8節:我的小學(4) | 第9節:我的小學(5) | 第10節:時間即“上帝” | 第11節:讓我遲鈍(1) | 第12節:讓我遲鈍(2) | 第13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1) | 第14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2) | 第15節:“剋隆”一個我 | 第16節:我與兒子 | 第17節:我開始告訴兒子 | 第18節:心靈的花園(1) | 第19節:心靈的花園(2) | 第20節:體恤兒子 | 第21節:父親的遺物(1) | 第22節:父親的遺物(2) | 第23節:給兒子的留言(1) | 第24節:給兒子的留言(2)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