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紅閨春夢   》 第三十二回 鎖空房金蟬脫殼 明大義寶鏡重圓      西泠野樵 Xi Lingyeqiao

  卻說王蘭出了後門也不套車,遂步行至江府,一直入內,見伯青、從竜,二郎、漢槎,柳五官等五人坐在書房內,正談論王蘭的事。因從竜朝回,程婉容說及洪靜儀親來訪問洛珠消息,又被小黛搶白了一頓,多分他此去與洛珠吵鬧,叫從竜去尋王蘭說明,該如何處置,好早為準備。從竜即至伯青處商議, "若徑去通知者香,怕的靜儀已至那邊,他心裏正疑着其中是我與楚卿調撥,見了面倘或數說幾句,又不能與他較量,反難以為情"。二郎道: "我久知此事必要發作,況屬在耳目,難免沒人傳說,何能久瞞。卻不料他曉得這般透澈,連在在田傢寄頓多時他都知道,這可不是怪事。"
  從竜正欲遣人去請王蘭,忽見王蘭怒氣勃勃的走進,衆人起身讓坐。王蘭即細說靜儀去鬧的一節, "誰知是三桂兒告訴他的,這個奴才還容得麽?"從竜點首道: "好呀,我說若沒有內裏的人去告訴,何以尊夫人連由我處發腳,他都曉得呢?然而我看三桂兒那孩子,跟你不止一年,平日不是個好多嘴的人。此中仍有麯情,者香尚宜緩緩察訪。"
  衆人正說着,見連兒領了三桂兒上來。王蘭頓時心頭火發,大駡不止。三桂兒跪在地下,將前後情由細稟。 "所以小的等兩人衹好躲避到這裏來,如果小的多嘴,情甘處死。爺日後都訪得出的"。從竜道: "果然其中另有麯情,實係尊夫人威逼他們說的。"王蘭聽了,方纔明白不能盡怪三桂兒,喝令起去。又見打聽的傢丁也來了,說: "大太太已回。因為沒有尋着老爺,三桂兒又走刀:了,反被二太太翻過臉來,說大太太無故來鬧,竟狠狠的給大太太個下不去。大太太反認了錯誤,方許出門。"
  二郎拍手稱快道: "柔雲真乃可兒!竊恐尊夫人威風,今日洗刷殆盡矣。"王蘭亦自歡喜。伯青道: "你們且慢得意。洪小姐雖掃興而返,回去必與洪老商量,定然要重來尋鬧。柔雲衹可瞞得一時,若細為訪問仍要破漏的。終屬真的是真,假的是假。
  倘再來的時節,任他柔雲口若懸河都難掩飾。洪小姐必定加倍報復,柔雲又是個烈性人,他給人下不去是能的,人給他下不去那是不能的。怕的激出別樣事端。"從竜等亦說: "伯青所慮甚是,者香要早為打點。"二郎道: "那也不妨,最好趕緊將柔雲接了過來。留下一所空屋,還怕他拆了去麽?爽性者香也不要見他的面,縱然洪小姐有天神手段,亦難施展。"衆人聽說,同聲稱善。即催促王蘭速去為是, "怕的尊夫人一得了實信,即要再來"。
  王蘭此時也被衆人提醒了,忙喚進三桂兒,叫他速往新宅內"接了二太太到雲府裏去,所有搬不及的物件,隨他去罷"。一面又囑五官去收房子。三桂兒答應,飛風去了。五官即叫人去貼了收回的房帖, "俟王大人新太太走了,即將大門關鎖。吩咐該段巡兵照管,不許旁人噦唕我的房子,就說是東府裏王爺的"。王蘭又喚進傢丁,細問彼此吵鬧.的情由。衆人聽了,個個稱贊洛珠遇事有膽有識,又有權變。少頃洛珠到了雲府,婉容與小黛接入內堂。將帶來物件,暫且堆置一間空屋內。王蘭另在江府住下。
  再說洪府傢丁至新宅左右訪問,方知果是王蘭尋的房子。連闖數處,皆是一般說法。即匆匆回來稟明洪鼎材。靜儀聞說,直氣得目瞪口呆,連稱"罷了,不料娟婦競有如此大膽,我反被他愚弄,真要愧死"。洪鼎材亦怒對靜儀道: "我兒你爽性一不做二不休,此番再去切勿信他欺詐。好在訪實了,不容他巧辯,競將他抓了回來,慢慢的擺布他。"靜儀即吩咐備轎,又帶了男婦等人直奔新宅。
  衆傢丁起先受了那些吆喝,此時人人擦掌個個磨拳,恨不一步跨到新宅裏,打他個落花流水,好出胸中惡氣。橫竪打出事來,有主人料理。不一會,到了門首,見門已扃鎖,貼·了業主收回的帖子。衆人吃了一驚道: "怎樣手腳做得這般迅速,曉得我們要來,預先走脫了麽?"衹得至靜儀轎前回明。靜儀一路上煩惱萬分,愧恨交集。愧的是本來尋娼婦吵鬧,反受了他一頓惡氣;恨的是將來如何對人?丈夫的一個小婆子,我都奈何不得,倒被他占了上風。惟有此次重去,加十倍的報復那娼婦。王蘭必定出頭,即與他把命拚掉了,自有我父親作主,與他理論。
  正在籌畫間,忽聞衆傢丁來說: "新宅門已封鎖了,並有收回原房的帖子貼着。"靜儀道: "鬍說,就是鳥也飛不得恁快。他本有後門可以出入,怕的我們再來,故將大門封鎖,他等卻躲在裏面,你等到後門首去看。"衆傢丁急忙繞嚮巷內,見後門也是閉着,衹得又轉身回來。靜儀道: "不問他走與不走,你們代我打了進去,看行什麽動靜?"
  衆傢丁正欲上前打門,見道旁走過幾名巡兵來,喝住道:"你們是那裏來的?人傢一所空房封閉着,又沒有人在裏面,要打開了做什麽?"衆傢丁道: "你們問做什麽?我們早間在此還有人住着,怎麽半日工夫就搬走了?我們是洪大人府內來的,不管他搬不搬且打開來看,果真沒有人在內,也會尋房主說話。"
  衆巡兵冷笑道: "你們不要鬍塗,什麽紅府黑府?你知道這房子是誰的,是東府裏王爺買下給柳五官的。你們要打開不妨,待我們去回明了。王爺叫你們打開,那不幹我們的事。你要尋房主子,你們有大腦袋,衹竹找王爺去。此時要私自打開了,卻不能。"內中有一個老年巡兵道: "你等不必同他噦嗦,址好讓他們打去,打開了我們再去回王爺,看他們可吃得起這註兒。"靜儀在轎內聽得明白,早知王蘭又預為準備了,若再討個沒趣,更難為情。即止住衆傢丁不許亂動,吩咐轉轎。衆巡兵哈哈大笑道: "我說你們也沒有這般膽量和王爺碰去,終不成雞子敢同石塊撞嗎!還矜張什麽紅府兒黑府兒,就這麽算了罷,別要鱢壞了我們。"靜儀的轎子尚未走遠,聽了分外羞愧,切齒痛恨王蘭、洛珠兩人。
  回 至府內,細說與他父親知道。依靜儀的意見,即要他父親去封了房屋,房主自然出面,尋他兩人說理。洪鼎材深知柳五官是王爺極寵愛的,連魯道同尚不能奈何他,何況於我。 "倘或我去封房,王爺即挺身直認是他的房子,我豈不得罪了王爺?"遂用好言勸慰靜儀,叫他不可性急,慢慢再尋事擺布他。 "料想他既走脫,打開門來也是沒用。終久都要見面的,難道就是這樣罷了不成?"
  靜儀無奈,回後氣的晚飯也不吃,即和衣睡了。次日推病不起,惟時時恨駡不絶。早有使女們得了此信,來稟知夫人。洪夫人聽了,點頭長嘆道: "我原說難以討好,果然應了我言。阿彌陀佛!此乃白作自受,怨不得旁人。早知聽我一半句黴話,也不致如此。"又聞靜儀氣起病了,洪夫人痛恨女兒出乖露醜,也不去看視。 "如果他真氣死了,倒是我洪門造化。將來傳說出去,不知被人傢怎生談笑!"
  不提洪府這邊,各人有各人心事。且說王蘭將洛珠寄頓在雲從竜處,自己住在江府,終日與伯青、漢槎說笑。有時在辦公所在碰見洪鼎材,即早為趨避,或躲藏不及,見了面惟說公事煩多,不能回來。洪鼎材當着人衆,無可如何,也衹得含糊過去。
  又膈了多時,這日相巧在街市上遇見,洪鼎材硬將王蘭扯入京,我又不這樣說了。"王蘭笑道: "本是楚卿不好,怪不得五官動氣。人傢此時心內不知怎生難過,你還取笑仙。明日五官到了你任上,罰你出城四十裏迎接,每日要加倍供應,還要早晚問安。若錯了半點,五官給個信,我們人衆都不答應你。"二郎笑道: "應該,應該,算我以功贖過,沒說供應他,迎接他,那怕罰我代五官倒馬桶提尿壺的服侍,我總願意。"引得滿座縱聲大笑,五官也"嗤"的一聲笑了。
  五官又起身與衆人把盞,無非彼此諄囑些別後的言語。伯青又囑咐五官, "置的房屋,若真欲脫手,可以得價即售,就是短缺少許,也衹好看破些。好在你這幾年,收的房租也過頭了。實在出脫不去的,不妨懇求王爺代為照管,諒王爺也不能不應許你。你即可挾資到南京來,我傢房屋甚多,不乏你的住處。你也可以不必到他們任上去,究竟帶着財帛四路行走,終屬不便。況金陵山水不減京中,那些名勝之所也很夠你逛的。"五官道:"我也懶得東奔西走,受那無辜的風霜,不過我嘴裏這麽說。我自然到南京來投你的為是,你卻要收拾出一進幽雅的所在讓我棲止。不然即與你府中金小癯同住,也可以使得,我久聞他亦是個怪有趣的。"
  從竜搖頭笑道: "伯青未免欺人太甚,五官倒有心念舊,不忘故交,每處居住一年,可以大傢盤桓。伯青偏要招攬他常住在南京,又不許五官到我們任上來,分明你嫉妒太深,要瓊枝獨占。不知五官出京,非走山東不可,我先知會子蹇留住五官,不放他到南京去,試一試我們當路而要的手段。竊恐伯青彼時,也無可如何!"五官笑道: "我又不是個香荷包,你們爭着什麽呢?我爽性連京都不出,你們大衆亦無可如何!"說得衆人人笑了一回,反覺愁腸頓掃。傳杯遞盞,直飲到三更以後,大醉而散。
  且說洪鼎材夫婦連日料理女兒行裝,好隨他丈夫赴任。靜儀見他的時候,何等性急?恨不暫時與他拚命,方泄胸中氣悶。今日難得他被我拘束回來,你縱然不好一見面即翻過臉來,也該審問他個理屈詞窮。然後等我責以大義,不怕他不低頭折服。那料你信他巧語花言,又被他脫身而去,還要被他笑我洪傢不敢得罪他,欺你如稚子一般罷了。我也是白惹閑氣,一百歲你們是夫妻。好也罷歹也罷,我做丈人的何苦枉結冤仇。"說畢,怒衝衝出房面去。
  靜儀正受了王蘭哄騙,一肚悶氣無處發泄。此時又被他父親埋怨,氣上加氣,實在難受,於是放聲大哭,衆婢再三勸慰。氣的一連三日水米不沾,衆婢忙去稟明夫人。洪夫人雖說恨着女兒,到底是他親生的,衹得到靜儀房內反覆開導一番,靜儀方肯進點飲食。
  晚間,洪夫人又與洪鼎材計議道: "女婿女兒別氣,不是長策。女婿雖是少年心性,趾高氣揚,然而納妾是丈夫的常事,卻怪靜儀不能容物。非是我放肆,說你不好,當日女兒得信要去尋鬧,你做父親的應該從中攔阻,善為調停。怎麽反慫恿着女兒去,未免老爺失於檢點。而今靜儀已被我說平復了,他也在那裏懊悔以前孟浪。最好仍將女婿勸回傢來,連那聶傢女子都帶至府中居住,可以大衆相安。況你我皆是半百以外之人,衹有這一個女兒,原是贅婿養老。若他們夫妻參商,你我何以為情?如怕聶傢女子不安於室,衹要靜儀處處以禮相待,他也不能吹毛求疵尋事。"
  洪鼎材聽了,半晌無言,嘆口氣道: "我豈不知女婿女兒反目,終非了局。既然靜儀能容他丈夫娶妾,可以接回一同居住,此乃好事。但是叫我低頭去請王傢那小畜生,我死也不能,除非我不是他丈人才可。"洪夫人笑道: "你真個傻氣了,誰叫你陪女婿的禮去,亙古及今也沒有這個情理,我自有善處之法。外面仍要叫他至我傢陪罪,給你個面子。"洪鼎村點頭道: "隨你怎生辦去,豈有女兒願意夫妻和好,你又一力作成,我反不願意麽?可不是笑話。"
  次日,洪夫人又到靜儀房內,將昨晚與他父親商酌的話對靜儀說了,勸他從此要夫婦和睦。就是新來的人,你以禮待他,他也不敢藐視於你。何況你夫妻以後日子甚長,此時即你爭我鬥的,將來除了父母,你又依靠誰呢?切不可勸了女婿來傢,你的舊性復作,那就一裂再難復合了。不是我說句短氣的話,婦道傢都要欠缺三分。不見我與你父親有時口角起來,他果然真動氣,我即暫避;待他氣平了,慢慢的與他說理,甚至他自己認錯,豈非省了煩惱,又占了便宜。"靜儀昨日被洪夫人勸說,早回了五分心意。今日洪夫人又將長譬短的說了一番,惟有唯唯答應。
  洪夫人見他已心願意服,衹是不好說出口來。遂起身吩咐外面備轎,到雲大人公館裏去,即回後穿換衣服,上了轎。少頃已至雲府,傢丁上前通報。程婉容聞說,嚮小黛說道: "日前小的來此,今日老的又來了,不知又有甚等新聞。"小黛道: "不過仍為柔雲的事。我久聞洪夫人是個賢淑持傢的人,斷不似他女兒那樣不明道理,出口傷人。我們自然要會他,不然還說怕了他呢,見景生情的打發他。"婉容點首稱是,即同了小黛迎接出來,邀請洪夫人入內。
  程林二位夫人以尊長之禮相待,洪夫人再三謙遜,頂禮相還。彼此入了座,洪夫人即謝了女兒前日造次的罪。 "此番到府非為別故,談起來令人羞'噸"。遂說自己如何責備女兒回心轉意, "現在惟祈雲大人邀約小婿的一班好友,代勸小婿回傢。那聶傢女子久住外面亦復非是,可一同到捨下居住,小女斷無話說。這事全仗二位夫人大力成全,愚夫婦感激不盡。並聞聶女刻下住在尊府,可容喚來一見,待我當面寬慰他一番。小女縱然不是,我今既出面凋處,此事斷不能使他抱屈,亦令仙放心得下"
  婉容、小黛聽了,欠身連稱言重, "既然夫人調停,不使聶女失所,又可從此相安,是極好的事。令婿亦該無異言,可請放心,我等無不盡力"。回頭即吩咐使婢至後堂, "請王大人新姨娘出來,謁見洪老太太"。使婢答應,去了半晌,領着洛珠出外,又有一名女婢搶步上前鋪設紅氈。洛珠不慌不忙走至堂中,深深行了四禮,拜罷襝裧低眉侍立一旁。偷睛觀看洪夫人,大非靜儀可比,滿面慈祥和藹,卻似一位太夫人氣概。
  洪夫人見洛珠下拜,也立起答了半禮。細看洛珠宛似盈盈出水芙蕖,裊裊臨風楊柳,肌豐骨軟,態度安閑,暗暗贊賞道:"果然好個孩子,怪不得女婿留戀他,真乃我見猶憐。此女外貌既如此安舒,必不是個悖情逆理的。"遂命女婢取了一張小杌,命洛珠坐下,洛珠謝了坐。
  洪夫人道: "日前的事我已盡知,不用細說,此時前情一概不問。所以我特地過來與二位夫人相商,意在擇日接你回去,與小女一同居住。你若慮小女有欺負你的處在,我可一力擔承。然而我看你是個聰明人,料想你禮法也是不銷的,彼此各盡其禮,還有何話可說?你心內揣度揣度,看我的話是與不是?就是我女婿,我已請了雲大人與衆位大人勸他回去,你何能一人住在外邊?"
  小黛接口道: "既洪老太太如此吩咐,柔雲姐姐宜回去同住的為是。洪老太太是待人極好的。"洛珠立起身來,回道: "蒙老太太不罪前愆,已是格外恩典。那日太太到我那邊,我亦未敢藐視,因太太實在駡得人難受,千娼婦萬娼婦的不絶口。老太太明見,這是最傷人心的。所以我纔放肆辯白了幾句,是有的。既老太太諄諄切渝,叫我回去,我還能倔強嗎?老爺何日回去,我隨了過來,給老太太,太太請安請罪。"
  洪夫人聽說,深知洛珠口角利害,這一番話軟中有硬。他卻一口咬定,王蘭肯回去,他方隨了過來。分明使乖,兩處不落褒貶,而且理上又說得去。 "我傢那個粗笨任性的寶貝,如何是他對手"。遂道: "也好,你就隨老爺回來罷。你亦要勸解老爺,不可執意。你勸了老爺回去,非獨我喜歡你,就是我女兒與女婿和好了,日後也要感念你的,自然即情投意合。本是我女兒不好,可知終屈是一傢人,能別氣到底麽?徒惹外人笑話。好孩子,你外貌既好,心地定然是不鬍塗的。你聽我說的可是不是?"洛珠連聲應答。
  洪夫人又與婉容、小黛說了些閑話,遂起身作辭。又執着洛珠的手道: "明日我央人勸轉你老爺回府,你卻不可扭難,是要同着來的。"婉容道: "夫人但請放心,若令婿王大人果肯回去,新姨娘交在我們身上送至尊府。"洪夫人謝了又謝。洛珠隨着程林二位夫人直送洪夫人至前廳上了轎,方轉身回後。
  小黛笑道: "他傢明知鬧不過去,所以老的出頭做個好人。我想柔雲姐姐是不能不到他傢去了。"洛珠道: "我正要到他傢去,難不成他洪傢有老虎吃人麽?好在他女兒已領略過我的生活,若待我稍有參差,我仍然鬧了出來。那時請下天神來同我說,我都不依從了。"
  少頃,從竜、 二郎回來,婉容、小黛將洪夫人來意說了一遍。 "無非請你們勸他女婿回去,我們已應承了"。從竜道:"洪鼎材的夫人倒有點見識,勸了者香回傢,必要帶柔雲同去,此乃善處之法。若不如此,者香斷不肯回去。來日我去約了祝、江等人,一齊勸他,不怕者香不行。凡事要循理準情的做,自然回去為是,終不成一輩子兩處住麽?難得洪傢來請,也好趁勢落篷了。"
  次早,從竜、二郎套車至江府,先與伯青說明洪夫人之意,請我們從中解勸。伯青亦深贊此舉甚善,即約了王蘭過來,勸他回轉洪府,並說: "洪夫人昨日親至在田處,說了尊夫人多少不是。與柔雲已會過面了,允他回去毫無異說,若有半點參差,你與柔雲仍可出來。那時也無顔面來謫你們。"
  王蘭初時立意不行,被從竜等人再三勸說,方纔應允。即同從竜回府,問明洛珠可願意回去?洛珠笑道: "我怎麽不願意回去,還要被他傢笑我們膽怯呢!看他們若何處置,再作計較。"王蘭聞洛珠願意同回,亦無話說。擇定後日同往洪府。
  從竜即差人先嚮洪府送信,洪夫人聞說女婿肯同洛珠回來,好生歡喜。又到靜儀房內囑咐, "見了丈夫,切不可又使性子。就是聶傢女兒,他待你禮儀不錯,你亦不可尋事。倘再被他得了理去,即難處置"。又叫在後進內收拾三四間房子,讓洛珠居住。所有應用的物件,皆與靜儀那邊一樣。
  到了這日,洪夫人清晨起身,梳洗已畢。女婢上來回道:"姑老爺同新姨娘回來了。"洪夫人出了房門,早見王蘭在前,洛珠隨後進來。王蘭搶步見洪夫人請安,洛珠重新叩見。洪夫人即命請了洪鼎材入內,受了洛珠四拜。王蘭說了多少認罪的話,洪夫人笑道: "前情一概不提了。但願你們夫婦三人,從此同心和好就是了。"又叫女婢去請小姐出來受禮。少頃,女婢來回道: "小姐說身體不快,不好出來,好在自傢人,見與不見都是一樣的。"洛珠立起道: "既然太太身體不爽適,我理當去看視。"
  洪夫人道: "也罷,你進去與他談談,省得他;乜來受了風,倒不穩便。"遂命女婢引路,同了洛珠到靜儀房內。女婢先進去回明,靜儀反覺羞見洛珠,仍欲推托。洛珠早掀簾走入,見靜儀尚未梳冼,斜靠一張小幾坐着。洛珠近前深深下拜道: "日前冒犯太太,罪該萬死-蒙老太太格外恩典,寬恕不究,特命過來見太太請罪。"說着,又拜了下去。靜儀見了洛珠滿面通紅,衹得老着面孔,用手攙住道: "前日均有不是,既已說開了,自傢人還有什麽記恨。"即拉洛珠在上首坐下,問答了一回。靜儀起身梳洗,洛珠即親自代靜儀整衣拂鬢,殷殷勤勤小心服侍。靜儀倒覺不安,暗念洛珠為人原來甚好,懊悔前日自己太盂浪了。
  過了一會,王蘭也進房來,嚮着靜儀深深一揖,自認了錯。又問近來身體如何?靜儀本是個喜趨奉的人,今見他兩人兢兢陪禮,前情早巳置諸腦後了。笑道: "我也沒有什麽,就是你們日前擺布得我太狠了。我從今也深知老爺與姨太太的利害,再也不敢尋蒼蠅到老虎頭上去。你們亦不可算計着我,我實在氣不起,留條活命過過罷。"說畢,引得一房的人都笑了起來。又見洪夫人來請他們用飯,今日是盛席款待,因為洛珠初次回來。靜儀也同着他們出來吃飯。
  白是洛珠住在洪府,洪夫人即命人衆改口稱姨奶奶,不準輕視。數日之間,上下人等沒一個不贊他好。他又麯意事奉靜儀,無微不至。靜儀此時競待洛珠如姊妹一般,王蘭見妻妾已和,亦放下心來。不時小攏遣人接了洛珠去玩耍,有時婉容、小黛二人到洪府來,他們反覺比前加倍稠密。
  這一日,王蘭朝回,正與一妻一妾閑談。忽見三桂兒上來道: "江老大人那邊着人謫老爺過去,說有要話面談,請老爺不必耽擱。"王蘭聽說,即忙更換衣服,套車直嚮江府而去。未知汁丙謙來請王蘭有何要事面說,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千裏關山欺二竪 六朝金粉擅雙珠
第二回 偕友尋芳桃葉渡 論詩共醉菊花天第三回 樂春遊麯詞聽麗口 行酒令笑駡出深心
第四回 捏虛詞密現喪心計 痛遠別合譜斷腸詩第五回 報前仇風波起邗水 賦佳句月夜宴平山
第六回 嬉春閣雙美彈棋 捷秋闈三元及第第七回 遊舊跡萋菲遇衆惡 宴新令花月集群芳
第八回 拔窮途路逢美二郎 平海寇羽報連三捷第九回 鬧闈場害人反害己 護名葩全始復全終
第十回 狐假虎威狐謀終遜 石出水落石性常堅第十一回 慶壽筵醉綰同心結 鬧喜酒爭補洞房詩
第十二回 陳大令判聯碧玉環 祝詞林訪舊紅文巷第十三回 序壽文老眼無花 論星數揮毫起草
第十四回 甘老術妙著青囊 馮郎金盡遭白眼第十五回 智以紿貪猶煩撮合 散而復聚頓解相思
第十六回 見彼美陡起不良心 藉世交巧作進身計第十七回 鬍塗蟲受贓枉斷 陳鐵面執法雪冤
第十八回 沐皇恩雙開孔雀屏 聯夜宴小試鴛鴦令第十九回 看新娘衆公子解橐 憎禿婦兩親母爭鋒
第二十回 衆傢宴闊敘別離情 半山亭珍重凄惶淚第二十一回 鬧家庭偏傷愛日情 浪閨闥共恥中風苒
第二十二回 盜財帛奴僕齊心 施火劫天公有眼第二十三回 朝南海悔過禪關 遊西湖宣淫佛寺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