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我当代表十年 》
第33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11)
赵咏秋 Zhao Yongqiu
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不断向有利于照顾自由执业者的方向发展,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公费医疗也逐步改为社会医疗保险,同时推行五保合一,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建立与完善。然而,由于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实现全国网络管理,各项保险金的缴纳和支付局限在原工作地操作。随着我国各项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行业职工的国有身份都在发生改变,人口流动频率、异地居住和异地就业率大幅上升,目前这种属地管理与操作的模式,给异地就业或居住人员带来很多不便,主要表现在:
1.转变身份职工到异地就业时医疗保险难以在新工作单位办理,费用难以报销,医疗保险管理方式的落后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尤其限制了中年以上人员异地就业。
2.转变身份职工到异地稳定就业人员虽然可在新单位续接养老保险,但目前规定必须在新工作地域连续缴纳15年以上才能在新地域享受养老保险。否则,在退休后只能将其个人缴纳部分资金转往原工作地,使异地就业人员无法享受新工作单位缴纳部分保险金,降低了异地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限制了大龄职工的异地再就业。
3.第一批计划生育人群已进入老年期,空巢家庭不断增多,退休老人投靠子女在外地居住时,养老保险金和医疗费用只能在工作地支付或报销,给年老多病的退休人员带来诸多不便,使许多老人不得不放弃与子女团聚的计划。
4.到外地出差的人员生病就医的费用虽然可以按规定报销,但需要办理各种证据和手续,操作十分麻烦。
5.经常变换工作地点的临时工(包含农民进城打工人员)因社会养老保险续接困难不愿缴纳保险,医疗保险尚未对个人开办账户,自由从业者因无单位挂靠,无法进入医保,这些问题不仅减少了社会保险金的征缴范围与存量,而且使大量临时工的养老、医疗得不到保障。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进入寻常百姓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政府应当加快高科技成果在管理操作方式上的应用进程,尽快实现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网络化管理,为广大干部群众异地就业、居住、就医提供方便。建议作如下改进:
1.实行社会保险金全国网络管理。在实现社会保险全国统筹之前,首先实现社会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的全国网络管理。由国家投入足量资金和技术力量,与银行共同建立社会保险专用网络。将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金个人账户委托银行进入网络管理,国家给予银行网络建设补贴和服务补贴。全国统一将个人身份证号作为个人社会保险金终身账号。操作上将目前社保资金的属地管理模式与银行网络管理模式相结合,即每个人的社保资金和享受政策仍归属原工作地域管理,但在不同地域不同单位只使用同一个账号,可在不同地域银行缴纳和支付,免去异地就业、异地居住人员社保金的转移手续。让异地工作、居住、出差人员手持IC卡一卡走天下,在全国各地银行都可按政策规定缴纳和支付社会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
2.大力推行医保定点医院和药店进入全国联网。可以将二等甲级以上医院先纳入试行单位,要求获得GSP认证的药店实行全国连锁销售,使医保人员手持IC卡可以在全国各地刷卡看病购药。
3.加强对临时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征缴管理。参照养老保险征缴方式对个人开办医疗保险账户,确保异地就业和自由从业人员及时进入医保并在就业地点就医,同时增加医疗保险的资金库存。
4.完善自由从业人员(包含农民工)各项社会保险金存缴和享受政策。赋予社保金以银行存款性质,缴纳数量与享受等级挂钩,缴纳人去世后其后人具有继承权。以合理、周到的服务吸引广大自由从业人员进入社会保险。
5.在网络技术不太成熟和社保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分步实施。先将离退休医保人员和异地就业人员纳入网络管理范围,方便异地居住的老人就医和促进大龄人员异地再就业。
2004年6月18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建议进行答复:"已有上海、武汉、长春等40多个城市发行了社会保障卡,这些卡执行全国统一标准,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了跨地区使用的能力,但由于各地政策上的一些差异以及跨地区的网络尚处在建设当中,目前社会保障卡的应用地域主要还局限在本地。"
"关于养老保险关系接续问题……个别地区以户籍为条件,对户籍不在本地区的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出台了一些地方性规定,造成建议中所述必须在新的工作地区连续缴纳15年以上才能享受当地养老保险待遇等现象……我们正在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既要维护正常流动人员的合法权益,也要堵塞政策漏洞。"
看来,社会保障"全国一卡通"已经有了技术基础,但这个理想境况的实现还有待时日,需要国家经济的有力支撑,需要打破地域的政策差别,有待于创建更加和谐、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部的工作是繁重而艰巨的。
一则新闻又引起我的注意:
2004年9月7日,人民网《时政》部委行动
王东进:社会保险法已纳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
人民网9月7日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发表了《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时称,社会保险法已纳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与有关方面进行起草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很快会出台。
王东进说,我们重视社会保障的同时,也重视社会保障的立法。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已经纳入了社会保障的内容。今年的3月份召开的十届二次人大会上,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庄严的写入《宪法》,这是社会保障最高、最权威的法律依据。
此外,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与之相适应的法规,如《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条例》等等,同时,劳动保障部以部令的形式出台了相关配套的规章。应该说,现在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自序 | 第2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1) | 第3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2) | 第4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3) | 第5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4) | 第6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5) | 第7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6) | 第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 | 第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2) | 第1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3) | 第1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4) | 第1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5) | 第13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6) | 第14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7) | 第15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8) | 第16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9) | 第17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0) | 第1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1) | 第1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2) | 第2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3) | 第2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4) | 第2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5) | 第23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1) | 第24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