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柯云路把脉当代婚恋:谁的灵魂更可悲   》 第33节:35岁前成功的10条黄金法则(2)      Ke Yunlu

  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强加给他人。
  自己渴望的事情,要想到他人也可能渴望。
  做到了这一条,人生状态就相当高级了。
  当你渴望安全感时,就要理解他人对安全感的需要,甚至帮助他人实现安全感。你渴望被理解、被关切和爱,就要知道如何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人理解、关切和爱。
  给予他人理解与关切,会在高水平上调整融洽彼此的关系,也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这个好状态既来自于对方的回报,也是自己“给予”的结果。
  善待别人,同时就善待了自己。
  朋友们不妨将最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态度一条条写下来,扪心自问,而后便会想到别人同样有这些希望。
  在这些条款上对他人慷慨大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正确态度。
  五、永远不忘欣赏他人
  这条原则是己所欲而推及于人的首要注释。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理解与欣赏,得到欣赏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生活与奋斗的很大动力。小时候,父母的欣赏会使孩子积极兴奋地上进发展,老师的欣赏会使学生废寝忘食地努力学习。成年了,社会的欣赏是一个人工作的最大动力之一。
  善于欣赏他人,就是给予他人的最大善意,也是最成熟的人格。
  每个人都既坚强又软弱。在渴望欣赏这一点上,很天才的人其实都很软弱。
  如果得到的欣赏太稀缺,天才也会枯萎。
  六、诚信待人
  诚信被人们谈了又谈,我们绝非人云亦云。因为我们知道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因此,诚信待人不仅为了在他人那里造成一种印象,也不仅为了塑造自己的美德与品牌。这种质朴自然由真心流露的诚信,本身就是生活的需求。
  在诚信待人的状态中,我们找到安详和思维的流淌通畅。
  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可以使我们理直气壮,正气凛然,心胸开阔,心无挂碍。
  诚信不仅是一种待人的态度,本身就是生活的质量。
  诚信不是生活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目的。
  一个人能够诚信地生活,是因为他有着智慧,有着状态,有着条件。
  即使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诚信也常常造就最杰出的成功。
  七、和气宽仁
  古人讲和气生财。不仅在商业中,在方方面面,和气的性格都是成功的要素。
  两个货摊卖同样的东西,一个摊主拉长着脸,一个摊主一脸和气,后者的生意肯定要好做得多。仅从经济学角度讲,买一份货,外搭一份和气,要远比买一份货,还得搭一张长脸合算得多。这么一看,和气也是含金的。和气也是商品
  和气待人与和气待己是一回事。
  和气待人,必然宽容。
  当我们和气宽仁地对待所有人时,就相当完整地和气宽仁地对待整个世界了。
  这个道理自然无用多言。
  重要的不是停留在道理上,而要在实践中体验。
  如果你原本待人不和气、不宽仁,那不要紧,不需要强扭硬拽。只要一点点做起来,就好像做一种精神操,你会在每一次对别人的和气宽仁中体会心态的放松和开阔。
  于是,你就会更进一步和气宽仁。
  一个良性循环就渐渐改变了你。
  八、不靠言语取悦于人,而靠行动取信于人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些人喜欢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恨不能讨好一切人,应酬好一切关系。这是拙劣低下的表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相对贫困”的驱动与困扰第2节:没有猫狗的村庄(1)
第3节:没有猫狗的村庄(2)第4节: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1)
第5节: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2)第6节:互联网上的童话(1)
第7节:互联网上的童话(2)第8节:有一种情结叫奥运
第9节:陈逸飞失误在哪里?第10节:悲悯之心与人类的希望
第11节:林黛玉的病非药可治第12节: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第13节:怎样才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1)第14节:怎样才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2)
第15节:为了家庭,你的底线在哪里?(1)第16节:为了家庭,你的底线在哪里?(2)
第17节:为了家庭,你的底线在哪里?(3)第18节:发现父母婚外情,孩子怎么办?
第19节:面对孩子,你微笑了吗?(1)第20节:面对孩子,你微笑了吗?(2)
第21节:面对孩子,你微笑了吗?(3)第22节:婚姻中的爱情怀疑强迫症(1)
第23节:婚姻中的爱情怀疑强迫症(2)第24节:婚姻中的爱情怀疑强迫症(3)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