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沸腾的仇恨:恐怖与反恐怖的正邪较量   》 第33节:第二章恐怖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14)      Li Tao

  黎巴嫩用此方法将美国、法国军队从自己的领土上赶出去,多年之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们不能冒着海军陆战队再次遭到自杀式袭击的危险继续呆在那儿了。"因此,恐怖分子对这种袭击的信赖度又大幅度地提高。美、法的让步,更加坚定了恐怖分子自我标榜的思维方式。
  无独有偶,本·拉登在1993年索马里局势失控后,也得出类似结论:美国人对人员伤亡的敏感就像是阿基里斯的脚后跟。阿基里斯是希腊神话中不可战胜的英雄,全身刀枪不入,唯有脚后跟是致命要害。对本·拉登来说,强大的美国就像阿基里斯,美国人对自杀式袭击的恐惧,就像是阿基里斯的脚跟。
  恐怖分子不希望别人对他们的印象停留在"疯子"、"残暴"等负面形象上,他们更愿意用抬高自己的方式来注解历史。在他们看来,正是因为神风突击队偷袭珍珠港的"英勇战斗",才让美国人相信日本是一个可怕的民族。他们也希望给自己的民族带来"不可战胜"的铁人称号。他们在历史的篇章写下自己位置的高大,用这种高大让对手心惊胆战。
  恐怖组织中不仅有谋略家,还有好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深谙该如何将一个组织发扬光大,并有条不紊地运行。"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者组织"和其他一些从事自杀式恐怖活动的巴勒斯坦组织首先会在招募的新人中进行思想上的洗礼,然后不遗余力地为这些新人准备精良遗言,并且在自杀式袭击前录制成影,以颂其德。在他们死后,生前的照片都会被制作成海报,以扬其功。
  在巨大的宣传下,一批批殉难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自杀式袭击掀起了一个个小高潮,使这种袭击方式迅速居于各种恐怖袭击之首。黎巴嫩的一些组织争相模仿真主党游击队,开展自杀式袭击活动。在"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的自杀式袭击取得成功之后,原本以伏击和游击战为主要战斗方式的法塔赫中的一些派别也逐渐热衷起"殉难行动"来。
  很多西方的观察家们认为,大量的自杀式暴力活动都是"基地"组织一手策划和实施的。这种观点十分符合西方人的心理,他们一向喜欢将问题单一化,本·拉登让美国见识了恐怖主义的厉害,他们就把本·拉登当成了恐怖主义之源。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让人无法考察出自杀式袭击的真实面貌。
  自杀式袭击根本不是"基地"组织的专利,它正被越来越多的恐怖组织所采用。自杀是人在绝望状态下的一种表现,"自杀式袭击"一词本身就有几分绝望的意思。但是,正如之前所说,今天的自杀式袭击,已经说不上殉难行为,而更像是谋杀。袭击者只是利用了人们不追究死者过错的心理,将自己美化成殉难者。
  对此,人们有必要分析他们这种行为的动机,有必要重视他们遭遇到的苦难,甚至有必要为消灭这些苦难而努力。但是,人们不能过分强调"自杀"二字,"自杀式袭击"毕竟以夺走他人的生命为目标,毕竟造成了太多无辜者的伤亡。
  恐怖分子相信,人们不会用屠城、投放原子弹的方法反恐,那将是对民主的亵渎。但是这并不代表受害者会一直甘愿受自杀式袭击的威胁,在事情发展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时,不排除他们会采取集体惩罚的方式来阻止恐怖组织的行动。而这无疑是人类的灾难,势必会有大量无辜者被牵连。
  很多频繁遭遇恐怖袭击的国家都考虑到这一点,它们十分清楚对恐怖组织成员的大规模清剿很有可能大幅度增加恐怖主义分子现实和潜在的支持者,造成更大规模的恐怖行动。大规模屠杀人口不是对付恐怖组织自杀式袭击的最佳方法,而且这也是另类的"恐怖"。当然,极端暴力事件的血腥场面也很有可能震慑住部分恐怖主义支持者,让他们知道,善良并不等于懦弱,宽容并不等于任人宰割,恐怖袭击的受害者不怒则已,一怒惊人。说到底,恐怖主义和反恐类似于一场博弈。
  瓦解和阻止袭击活动并不仅仅是抓住一个炸弹袭击者就能解决的。恐怖组织一般都是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团体,在恐怖组织中,有招募人员、训练人员、侦查人员,炸弹制造者和庇护所。作为自杀式袭击者可以混入人群中来,反恐之人也可以渗透到他们中去。以色列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了解它的对手,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找到它的敌人,因此比较容易监控恐怖分子和培养线人。
  以色列的检查站和警戒线也是阻止恐怖分子实施恐怖活动的有效防线。不但阻止了一些"人体炸弹",还增强了公众的安全感。即使有的袭击者能够穿越这些防线,警惕的安全警卫也会设法让他们远离餐馆或舞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这样就会将恐怖活动导致的伤亡减至最低。除此之外,快速疏散爆炸现场的人群,以免后续的袭击也是比较明智的防卫措施。
  能阻止恐怖分子的袭击固然好,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长期高度警惕让人们的神经过度紧张,工作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其实,阻止恐怖活动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政治上的和解和协调,让人们充分意识到,恐怖主义行为的危害性和非正义性。一旦恐怖主义者再不能将"自杀式袭击"粉饰成殉难之举,愿意充当自杀式炸弹的人也就大大减少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1)第2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2)
第3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3)第4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4)
第5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5)第6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6)
第7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7)第8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8)
第9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9)第10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10)
第11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11)第12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12)
第13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13)第14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14)
第15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15)第16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16)
第17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17)第18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18)
第19节:第一章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还是仇恨的沸腾(19)第20节:第二章恐怖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1)
第21节:第二章恐怖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第22节:第二章恐怖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3)
第23节:第二章恐怖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4)第24节:第二章恐怖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5)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