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   》 第四章 夏代紀年的推算(7)      嶽南 Yue Na

  中國在遙遠的古代,就將天象觀測作為一個國傢極其重要的政事,每一朝代都設置位高的專官,專門從事這種觀測工作。而朝廷對於天官的期望也往往很高,督促極為嚴格,若不認真觀測,很容易鬧出亂子,天官本人也將遭到被誅戮的命運。如在中國最古老的典籍之一《書經》中有一篇叫《胤徵》的文章,講述了一位司天的天官因玩忽職守遭到殺頭的悲劇故事。由於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之早和具有的典型意義,給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夏代經過禹、啓到太康時代,國勢就有些不妙,而這位稱做太康的帝王掌管朝政之後,放情縱欲,不理朝政,既不關心歷法,也不過問天官的工作,使國傢政務和農事陷入了混亂不堪的局面。這種局面終於遭到了以後羿為代表的武裝集團的反對,並起兵奪取了國傢政權。太康等兄弟五人在後羿軍隊的凌厲攻勢之下,不得不放棄京都而出逃。
  太康死後,其弟中康繼位。為了吸取太康一朝的教訓,中康對朝廷內外進行了整頓,不僅新設立了司天的職官羲和,還任命胤侯執掌兵權,很有些中興的勢頭。正在這個時期的某一個朔日,突然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衹見原本高懸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陽正一點一點地消失,頓時天色由灰變暗,由暗變黑,幾步之內難辨人影。在野外遊蕩的雞狗鵝鴨甚至微小的螞蟻,都因急於尋找歸宿以致在黑暗中團團亂轉,路上的行人面對突如其來的天象變化,個個驚恐萬狀,爭相奪路而逃。按照當時的認識和天命的宇宙思想,凡日食出現,預示着國傢將有災難發生,這個災難可能會危及帝王的地位或者性命。衹有國王親率衆臣到殿前設壇焚香捨錢才能將太陽重新召回,災難也可以避免。這個過程稱為“救日”。
  此時,宮中樂官眼看太陽一點點沉沒,無盡的黑夜就要籠罩大地,焦急與驚恐之中迅速敲響了救日的鐘聲,洪亮急促的鐘聲穿過一層層富麗豪華的大殿,驚動了夏帝中康和文武百官,主管錢幣的財官嗇夫慌忙趕往財庫取錢禮天,中康帝也滿面肅穆,慌慌張張地跑出後宮上朝率百官舉行救日之禮。就在朝廷上下一片驚恐混亂,雞飛狗跳之時,獨不見負責司天的關鍵人物羲和前來說個究竟。中康帝心中正為羲和沒有提前報告日食之事大為惱火,又不見其人前來行救日之禮,自是憤恨不已,情急中急忙派人去找尋。意想不到的是,這羲和剛與幾個哥們從灑肆裏喝酒回捨,醉臥鋪榻,發着酣聲做着金錢美女之夢,外面發生的一切似乎與他毫無關係。幾個找尋者見狀,忙將其擡起來嚮宮中大殿奔跑,想不到這羲和突然酒醒,並藉着灑勁把幾個當差的一頓飛拳亂腳,差役們一氣之下,索性不再顧及,徑自趕回宮內報告。中康聞訊,頓時臉色鐵青,暴跳如雷。根據夏朝政典規定,凡不及時上報日食的天官“殺無赦”。於是中康咬牙切齒地高聲喊道:“快把這個擅離職守、違背朝綱的昏官王八蛋給我砍了!”衹這一句,正哼哼唧唧,沉湎於美夢中的羲和,脖子上那個橢圓形的肉球,隨着一道寒光閃過,“噗”地一聲滾落到污泥濁水之中。肉球上的眼皮伴着有些發白的睫毛,於血污的滾動中迷茫而吃力地眨巴了幾下,便不再動作。
  這個故事明確表述了夏朝中康時代的一次日食記錄,也是全世界所知最早的一次日食記錄。在流行的《古文尚書·胤徵》中,曾留下了較為詳細的記載。而與《古文尚書》記載的這次事件相呼應的是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的記載:“帝仲康時,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往徵之,作《胤徵》。”梁代天文學家虞鄺認為文獻上記載的這次日食就發生於仲康元年,號稱仲康日食。此後歷代天文學家如僧一行、郭守敬、湯若望、李天經等都利用不同的推算方法進行過推算,至20世紀80年代已有13種不同的結果。夏商周斷代工程同樣註意到了這次日食記錄,並委托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臺、南京師範大學物理係、南京大學天文係等單位的吳守賢、周洪楠、李勇、劉次沅等學者進行推算,以考察夏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章 千年夢尋(1)序章 千年夢尋(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1)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3)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4)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5)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6)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7)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8)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9)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1)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2)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3)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4)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5)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6)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7)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1)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2)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3)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4)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5)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