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三、 杜甫(12)      閔澤平 Min Zeping

  司功參軍負責地方的文教事業,主管當地的祭祀、學校、選舉(生員)、考課等。不過,從老杜所寫的《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五首》中,我們還是發現老杜對時事頗為關註。這次考試共五問。首問有關賦稅問題:官府應當收賦多少而不至於撓民;及針對當前賦稅盡為軍資的現實,如何保障軍旅供給而又不使民衆罹其疾苦。次問驛馬供應問題:驛站是王命下達、民情上聞、軍書傳遞的重要渠道,如何解决其費用,使其順利運轉。三問水陸運輸問題:漕運轉輸的便利是國倉充實的前提,但如今水路不暢,牛力不足,如何解决?四問軍隊給養問題:足食纔有足兵。當今戰亂未平,正值用兵之際,而有司自救不暇,軍糧無以籌集,怎麽辦?最後問到貨幣改革問題。而發問的目的就是為軍隊做好後勤保障,“使軍旅足食”。
  乾元元年(758)七月,詩人又替郭刺史撰寫了《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賊形式圖狀》,主張宜將剩勇追窮寇,不能姑息養姦,並進獻了具體的調兵遣將之法來剿滅安慶緒之餘部。仇兆鰲因此認為“杜公藉箸前籌,洞悉情勢。此等文字,真可坐而言、起而行者,初非書生談兵迂闊也”(《杜詩詳註》捲二十五)。老杜的軍事思想是否真如仇兆鰲所言那樣先進,由於這些主張沒有付諸實踐,我們也無從得知,不過至少可以肯定他非常關註這些問題。
  這年年底,杜甫回洛陽探望老傢。次年三月,返回華州途中,適逢郭子儀等九節度為史思明所敗,潰於相州。詩人目睹了戰爭的慘烈與官軍的腐敗,寫下了《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傢別》等。詩人終於對政治絶望了,回到華州之後,四十八歲的他便辭官而去,攜帶一傢老小前往秦州(甘肅天水)。辭官後生活遠非老杜所想象得那樣輕鬆,他曾幹起了採藥種藥的老本行,但這顯然是杯水車薪,最後他窮得囊空如洗,“囊空空羞澀,留得一錢看”。後人常說老杜這首《空囊》“寫窮況妙在詼諧瀟灑”(《杜詩鏡銓》),說老杜幽默而富有風趣,這實在是誤解。此時詩人有自嘲,有恐慌,偏偏就是沒有風趣瀟灑,在一傢大小都缺食少餐的情形下,他如何幽默起來。
  7.流離
  秋天的時候,老杜實在支撐不下去了。剛好同𠔌(甘肅成縣)有位素昧平生的“佳主人”(有人說是縣官)寫信給他,盛情邀請老杜前往。老杜抓住這根稻草,舉傢而去,“邑有佳主人,情如已會面。來書語妙絶,遠客驚深眷”(《積草嶺》)。其實這位“佳主人”衹是隨口那麽一說,他沒想到老杜是個實在人,竟然跨越崇山峻嶺老投奔他。吝嗇的“佳主人”慌了神,果斷地將老杜難民似的一傢拒之門外。老杜輕信人言,至此進退兩難,旅費耗盡,食宿全無着落,幾乎瀕臨絶境。看看他的《同𠔌縣作歌七首》之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發垂過耳。歲拾橡慄隨狙公, 天寒日暮山𠔌裏。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 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滿頭白發,未老先衰,缺衣少食,浪跡天涯,此情此景,讓人潸然淚下。前人說,讀《離騷》可以不流淚,但讀這首詩不能不傷感。但朱熹朱文公卻說“杜陵此歌,豪宕奇崛,詩流少及者。顧其卒章嘆老嗟卑,則志亦陋矣,人可以不聞道哉”(《朱文公文集》捲八四)。朱文公說,老杜這組詩藝術風格自然是不錯的,衹是結尾格調不高,老在感嘆自己日子太苦、年紀太大,這說明老杜在“道”這方面修養還是不夠。理學家之所以讓人生厭,就在於他們不近人情,沒有一點人的味道。
  睏境中的老杜茫然四顧,何處是他的安身之所,何人是他的依靠?“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發秦州》),四川有很多老朋友,又遠離戰火,看來就是他的樂土。這年十二月一日,老杜一傢又踏上徵程,“不緣衣食相驅遣,此身誰願長奔波”(王建《行見月》,不解决衣食問題,他就要不停地奔波在旅途之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一、王維(1)一、王維(2)一、王維(3)一、王維(4)一、王維(5)一、王維(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